郁亮三连任的底气(组图)
六年,万宝之争恍若昨日,宝能、安邦、恒大,曾经搅弄风云的“野蛮人”退去,深铁坐稳第一大股东,郁亮也迎来了他的第三个董事长任期。
6月30日,万科举行第二十届董事会换届选举,这也是自2017年王石退休后的第三次董事会重组。毫无悬念,郁亮再次当选主席,深铁仍鼎力支持,双方相谈甚欢,默契更甚。
作为一家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万科管理层与大股东,依然保持了微妙而稳定的平衡。
这是万科39年历史上,除了华润宋林时代之外,又一段难得的“无战事”的时期。在经营层面,过去三年,万科和其他房企一样,也经历了房地产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调整。
不过,万科用结果证明,其还是那个房地产行业最稳健的选手。在2022年亏损成为行业底色的背景下,万科去年营收5038亿,位列行业第一,净利润实现企稳。
这已是万科第三次穿越地产周期。深具危机感、遵循市场化逻辑、谨守审慎财务策略,以及对转型的多年坚持,让万科走到了今天。
六年,万科生动演绎了一个混合所有制房企越过寒冬、不断奋斗的故事。
平稳
2017年6月,深铁接替华润成万科第一大股东,王石退休,郁亮接班,那时候,没有人能预料,万科管理层和大股东将如何相处,走向何方。
时间证明了一切。六年后,万科股权结构仍然保持了稳定。截至2023年一季度,深铁以27.2%持股稳坐第一大股东之位,万科合伙人以约4.71%持股,位列第二,中央汇金、新华人寿、中证金融等机构紧随其后。
期间,深铁董事长从林茂德换成了辛杰,万科管理层仍与之保持了融洽,双方高度契合。
在最新出炉的11名董事会名单中,代表深铁的共有3名,分别为辛杰、黄力平和雷江松,代表深圳国资1名,为胡国斌,万科方面共有3人,郁亮、祝九胜、王蕴。
变化最大的,是独董。康典、吴嘉宁、刘姝威任期已满6年上限,换成了廖子彬、林明彦、沈向洋。张懿宸则保持不变。
相比以往万科独董多具有资本市场、财会背景,新独董背景更加多元了,曾担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的沈向洋,以及曾任凯德集团总裁的林明彦,科技和商业感非常浓厚。
在6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代表大股东的深铁董事长辛杰再次力挺万科管理层。
他指出,在房地产行业深刻变革下,时间证明了郁亮及万科团队的前瞻性,让万科提前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和经营调整,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作为股东感到很欣慰,“深铁投资万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这个评价很高。可见,如今的万科管理层与大股东的关系,颇为融洽。
当然,作为董事会主席,郁亮也面临与王石时代截然不同的大环境。
相比华润当年持股15%左右,深铁持股万科逼近30%,国资持股更高,大股东与管理层互动更多;而房地产当前的情形,也远非20年前的“草莽时代”可比,无论国资还是民企,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也更高了。
由此,作为一家标杆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万科当前的股权关系、董事会、管理层稳定殊为难得,从公司治理层面构成了企业应对危机、穿越周期的底盘。
万科,作为A 股最古老的公司之一,39年历史上,经历了君万之争、万宝之争两次惊心动魄、波云诡谲的股权争夺战,各路人马牵涉其中;而今,万科保持了六年的股权、股东关系稳定,经历了三年行业大调整,又要向新的周期迈进了。
穿越
6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董事会顺利换届之外,股东们不可避免地,要问起万科对于房地产行业、公司经营的看法。
过去三年,房地产行业大变天,曾经的四巨头有两家已经倒下,一家碧桂园苦苦支撑,只有万科,依然保持了一贯的稳健,无论是销售、营收还是净利润、现金流,都站在行业前列。
万科不仅守住了经营安全的底线,实现了稳健业绩,同时转型效果显现,为下半场做好了准备。
2022年,万科共实现5038.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1.3%,位列行业第一;连续1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值为正;实现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0.4%,能在2022年这样的行业环境下实现净利润企稳,含金量十足。
这离不开万科长期以来的尊重常识、敬畏市场、危机感驱动。典型的做法就是一直保持审慎的负债水平,2018年前后同行仍在狂飙突进,万科净负债率却仅在30%左右,远低于后来三道红线100%的要求。这让万科后来虽也受到了行业的冲击,但保持了充足的安全边际。
同时,万科十年前就开始转型多元化运营,在过去三年也开始逐步成营收的新支点。2022年,万科物业、商业、物流、长租公寓等业务,共实现超过500亿的营收,一定程度补上了开发流失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这些经营服务业务,已经开始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万物云2022年在H股寒冬中上市,仍然得到一众国际投资者支持,并拿下了当年港股最大IPO;2021年,万纬物流成功引入GIC、淡马锡等四家顶流战投;2023年初,万科与建行成立基金,收购泊寓6个项目。
这一切都说明,万科的转型业务经历了十年的培育,正在开花结果。
站在当前的节点回看,人们发现万科2018年秋天喊出的“活下去”,多么有前瞻性,以及长达十年坚持转型运营的正确性,而这,恰恰是多数人做不到的。
管理和投资一样,有时候也是反人性的,需要对抗绝大多数当时流行的观点,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万科做到了。
作为一家近40年历史的公司,算上1998年、2008年的行业调整,万科已经是在第三次穿越行业周期了。尽管当前的房地产仍未走出低迷,但对于未来,郁亮并不悲观。
在他看来,如今的房地产正处于新旧模式转换阶段,过去三年对应的,恰好是承上启下的阶段。所谓旧模式是拿地和融资驱动,这样的老路已行不通。
而房企全新的生意机会,在于能否真正建立起全场景的综合竞争力。
郁亮判断,房地产行业会常做常有,常做常新。它和汽车、手机行业类似,会在行业饱和后,长出新的分支,并取代主干。
这仍然是一个十万亿级的市场。万科依靠多年转型积累的综合能力,让它仍然有机会,去更多地分享这个“大蛋糕”。这也是万科最大的投资人,深铁所乐于见到的。
5年前,万科提前预测到了风险,喊出“活下去”;5年后,万科已经渡河“上岸”,并且生长出了新的运营能力,踏上了通向未来新世界的诺亚方舟。
郁亮有理由,不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