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撞人后当街杀妻,竟因为这件小事:把善良留给渣男有多可怕?(组图)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起触目惊心的案件,男子开车撞人后与妻子发生了争吵,竟当街将妻子按在地上用石头砸死。
杀妻家暴案件频发的背后隐藏了无数女性的婚姻血泪史。
网络上,有这样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
在澳洲,警方每隔2分钟就会接到一宗有关家庭暴力的事件;每天,有12名女性因遭遇家暴而住院;每9天,就有1名女性被前任或现任伴侣杀害……
家暴行为不仅仅使女性遭受了巨大的身心伤害、甚至使部分女性丧失了最宝贵的性命,让这些女性和她的至亲遭遇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且,家暴行为和事件造成的社会恶劣影响也极大,让部分女性对于男性、对于两性关系也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失望心理。
今天,我们仅从微观心理和两性关系的角度来看看,遭遇家暴的女性与这些施暴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识别并防范你身边的危险分子。
01
有些纠缠不清的烂关系,需要趁早离开绝不留任何幻想
有一个姑娘叫小雨,是一名护士。她在感情生活中一直比较波折。她和现任男友处于想分、又分不掉的泥潭里,既害怕,又纠结痛苦。(本文案例中涉及的人物,均使用化名;并且均已做隐私处理)
小雨之所以想分,是因为她越来越发现,男友是一个极度控制、并且有严重暴力行为的人。最严重的一次,把她的鼻梁打到骨折。
那次,小雨白天上班时没有接到男友的电话,因为那天太累了,也忘记及时回电,结果男友直接冲到小雨的单位,威胁要杀了她。小雨很害怕,下班后暂时在同事家借助了一晚,手机也关掉了;结果第二天回到家时,直接被男友堵在了家门口,那次,是小雨被打的最严重的一次。
小雨逐渐对男友越来越绝望。
可是,每当小雨提出想分手的想法时,男友都会千方百计地弥补甚至讨好小雨。他说自己之所以动手打小雨,是因为他太爱小雨了;也会跟小雨诉说他曾经在感情里遭受过的伤,说自己很怕再次受伤;也会跟小雨说,是她哪里哪里做的不好,才让自己控制不住脾气,等等……
小雨总是很容易被男友的这套说辞打动,甚至被男友洗了脑,认为的确是因为自己也有问题,所以对方才那么生气。
身边有知情的好友劝说小雨尽早离开暴力男友时,小雨也不是没有认真考虑过。不过,小雨似乎总是狠不下心来。如果几天切断与男友的联系,小雨会觉得想念他,可怜他,也会觉得自己这样做太绝情了。
因为小雨认为,对方对自己的一切言行,说明对方需要自己、离不开自己。于是,小雨就在这种纠结、犹豫、不舍的复杂情绪下,分手的事情一拖再拖……
我想说,小雨和暴力男友之间的这段关系,其实是一种施虐和受虐的不平等关系;而男友的人格,本身就有严重的暴力和危险的因素,这完全不是通过小雨的忍耐和同情就可以改变的。小雨更不是什么圣母,也无法拯救对方。如果小雨想要保全自身的安全,唯一的出路就是放弃任何幻想,趁早离开对方。
当然,面对人格有明显缺陷的暴力男友,如何离开,以及分手的具体方式和策略,我们都需要谨慎和智慧应对,有一些雷区尽量不要踩。
比如,几次三番跟对方提分手,却并没有真的下定决心。这样很可能会激发他强烈的警惕、恐惧和控制欲,反倒让你的处境更加危险和被动;
你也不要与对方激烈争论、反驳他的观点等,因为遇到这样的男友或丈夫,你需要的不是和他分清对错,而是从行动上让自己尽早抽身;
另外,针对不同特点的家暴男和危险人物,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切不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也不能全凭意气、贸然行动。必要时,寻求必要的社会支持和保护。
当然,小雨之所以迟迟离不开,这里面还有非常复杂的个人情结和情感创伤,小雨也需要重视自身的心理成长,处理创伤,解开心结,让自己有能力去享受阳光下的爱情。
02
错把控制当爱情,是家暴和情杀案中最令人痛惜的事情
在上面讲述的小雨的案例中,最令人痛惜的事情,就是小雨把男友对自己的控制甚至暴力行为,理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在意和需要。
其实,对方需要的根本就不是小雨本身,而是一种绝对的掌控感。他要的是在这段关系中,小雨绝对听从于自己的意志,能够绝对掌控小雨的生活和行踪,要求小雨绝对服从自己、依附自己。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和真爱其实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遗憾的是,极度渴望爱和亲密关系的小雨,无法识别这种危险,也没有能力离开这样一段极度不平等、不健康的关系。
在美剧《大小谎言》中,妮可·基德曼的丈夫,也是一个有严重控制欲和家暴倾向的男人。而这种极端的控制倾向,其实在他们结婚之前,就早已露出了苗头。
家暴男曾经主动了解女方的家庭情况。妮可·基德曼告诉对方,自己是家中独生女,母亲已经去世,而自己和爸爸之间也并不亲近。
家暴男听完后,脸上浮现出一种诡异的神态。
他“深情款款”地对妮可·基德曼说,“如果我俩成的话,我就完全独占你了”。
这句话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大家都知道,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尤其是当两个人处于爱情的激情期和甜蜜期时,很容易把独占当做是爱情的标志之一。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爱情虽然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但这种独占和排他是有范围的,常常是针对伴侣以外的其他爱情竞争者,而不是说独占到连对方的亲人、朋友和普通异性都充满竞争和敌对。
遗憾的是,在剧中,渴望爱的妮可·基德曼也把这话当成了情话,接受了对方的追求,而没能识别出其中的危险气息,结果在婚后屡屡遭遇严重家暴。
在这里,我们绝对不是想表达说,受害者有错。因为打人本身就是非常错误的,而杀人更是法律所坚决不容的严重犯罪行为。这里只是想从女性自我保护的角度,提醒大家及早识别并远离你身边的危险人物,对自己做好应有的防范和保护。
03如何识别你身边的危险分子
危险分子,既包括大家熟知的家暴男,也包括一些看起来温良和善甚至很老实、但实际上却很危险的披着羊皮的狼。
那么作为女性,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身边的危险分子呢?这里给大家提供五条参照标准:
一,极端的自我中心,一切以他的需要、他的感受和他的利益为中心
对方一旦违背了他的意志,那结果往往就是被打、被报复、甚至丢了性命。比如近期发生的多起杀妻案、杀女友案、杀前妻案,以及《隐秘的角度》里张东升策划的杀妻案,这些罪犯都具有这个典型特征。
关于第一点,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危险分子最大的危险,不一定来自外表的凶残毕露、言论的极端恐怖,而是外表和善、甚至颇具几分魅力的人。这种人非常善于伪装自己的自私和阴暗,有时候他也会为你做一些看起来很甜蜜或浪漫的事情,可是,他之所以做这些,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目的和利益,而不是真正站在你的角度为你考虑。
要想识别清楚,就需要在进入一段关系之前,保持必要的谨慎和理智,擦亮眼睛、认真观察和感受、理性辨别。
二、极端的观点和思维
言论偏激,观点非对即错、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甚至不时流露出对社会、对人类、对生命的仇恨和敌意。
三、外归因的思维模式
如果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出现了不好的结局,他的思维模式就是“都是你的错”“是你毁了这一切”,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对他所认定的这个毁坏他生活的人的制裁或报复。
《隐秘的角度》里,张东升的那句著名台词“我还有机会吗”,其实就是典型的外归因思维。当他的家庭关系、婚姻等出现问题时,他表面上是在问对方,“我还有机会吗”,看上去很像是等着对方给他宣判结果,但实际上是他自己打算做出是否宣判对方死亡的决定。你给我机会,我就让你活;你不给我机会,我就要你死!因为张东升内在的思维是:你不给我机会,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你该死!
四、说话只凭个人主观好恶和想象,只说结论,不讲依据
“我觉得”“我认为”“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接受反驳,也不允许对方有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这背后其实是强烈的、病态性的控制欲。
比如小雨和她的男友之间,小雨因为漏接对方的电话、没有及时回电,就被对方堵在单位门口威胁要杀掉小雨。无论小雨怎么解释,对方都认定,在联系不上小雨的这段时间里,小雨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如果摊上这样的男友或丈夫,哪怕你有九张嘴,也抵不过他的一个主观想象和臆断。
五、跟他在一起相处久了,你总是会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全感
总觉得哪里似乎不对劲,可是你又有点说不上来。这很可能是你的直觉和“第六感”在提醒你,这个人很可能有问题,这段关系很可能有问题。
04
《隐秘的角落》这部片子中,张东升在婚姻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外露的伤害妻子的言行,甚至可以说,他看上去是关心和爱护妻子的。可是妻子对他的感情,就是越来越疏离和冷漠,不想靠近他。妻子说,“我已经不爱你了”。
虽然,剧中并没有进一步诠释妻子到底是因为什么不爱张东升了(剧中,妻子出轨发生在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之后),但是在婚姻里,两个人在一个屋檐下待久了,其实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自然的嗅觉和来自直觉的判断。即便张东升对她不打不骂,但是她很可能也已经嗅到一些异乎寻常的气息,让她觉得自己无法和这个男人亲近起来,也无法爱他。
最后,在恋爱和婚姻里,愿我们都有明辨真相的能力,及时止损的智慧,保护自己,远离危险人物。
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整个社会和法律,能够对女性有更多切实的保护和应有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