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4日 21.6°C-24.6°C
澳元 : 人民币=4.5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留学断供潮,风险从出国那天就已埋下(组图)

2023-05-15 来源: 精英说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消息好像对于中产家庭越来越不利了。

《三联生活周刊》近日发了一篇报道,《“留学断供”,当中产家庭突然跌落》,其中举了三个例子,一些在国外留学的孩子,突然发现家里无法供应他们留学的费用了。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选择在国外勤工俭学,坚持读完;有的选择回国,开始艰难地重新适应过程。

留学断供潮,风险从出国那天就已埋下(组图) - 1

图/网络

不过,我仔细看了报道发现,这些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不是中产家庭,而多数是原本曾经在商业中获取了成功的人,甚至有人曾经资产过亿。这和两个月前凤凰网的一个报道大同小异:随着商业环境的日趋严苛,有些私营企业从巅峰跌落,于是家庭的命运随之改变,留学断供成为了附加牺牲品。

这并不普遍,因为从私营企业巅峰跌落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我猜想的,并且相信的一件事是:更加普遍的情况一定在普遍发生,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中产家庭,如今恐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留学断供潮。

2016年的时候,海清曾经主演过一个电视剧《小别离》,讨论的就是中产家庭面对留学热时所面临的财务、心理与家庭困境。如今想起来,如同隔世。

留学断供潮,风险从出国那天就已埋下(组图) - 2

中产家庭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曾几何时是一种几乎可谓普遍的选择。我的许多前同事,基本上都采用了相同的策略,只是他们更加幸运:他们的孩子基本上现在都已经顺利完成了学业,或者在国外展开了新生活,或者回到国内,找到了不错的大厂工作:至于未来会如何,就是一件无从预测的事情了。

他们中的多数人把孩子送出去的原因与我理解的差不太多:在经历了自己如同地狱一般的中学教育竞争之后,无法忍受国内无穷无尽的教育心灵撕扯和鸡娃竞争,希望让孩子有一个完整而愉快的教育经历。

我所见过的这些人的孩子,多数健康且阳光,人生态度积极,与父母辈背负家国天下和文化薪传的沉重内心不同,他们选择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艺术、科学、心理等领域。其中我一个好朋友的孩子,在工作几年之后,现在在朋友圈中分享的,是自己辞去工作之后的旅行与心灵体验,看着真是让人心情愉快。

让自己得以解放,获得自由,这永远是作为人而言,最为艰难的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这些孩子中有多少人真正能够获得这样的自由,但是哪怕只有其中的几个,都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然而,也是我所知道的是:中国的许多父母把孩子送出去的理由却远远与此相异:或者是为了逃避在国内的教育竞争,或者是为了逃避在国内的就业竞争。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和职业生涯中看到了太多的风险与挣扎,知道自己从农村或小城市之中筚路蓝缕实现了阶层跨越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他们把孩子送出去的原因,是因为要给孩子寻找一个更加优势的竞争位置,从而至少能够让孩子们稳定住自己所夺取的中产地位,甚或能够在这个社会中更上一层楼。

留学断供潮,风险从出国那天就已埋下(组图) - 3

图/Pixabay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北美的教育热闻:那些各个方面极其“优秀”的华人孩子,普遍被藤校所拒绝。他们虽然拥有完美的成绩、完美的课外成绩(实习、实践等),以及完美的个人素质修养(钢琴、绘画等),然而藤校却因为他们过于完美,而把他们拒之门外。

这的确与我在海外的见闻颇为吻合。不仅仅是在国内的父母,那些已经移民到了海外的父母,都深切地认为,藤校所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履历,因此他们往往不惜重金,全方位培养自己的孩子以切合藤校的需求,从而完美地符合藤校所公布的招生要求。

然而,这其中的理解差异在于:藤校对于优秀学生的定义,与华人父母们所理解的“优秀”大相径庭。藤校的优秀不是标准,而是对于自由与热爱的追求。

有个简单的案例是:一个孩子在实验室中花了三年时间实践,写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论文,与另外一个国外的孩子呆了七年却一无所成,藤校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从那个孩子的身上看到了热爱

华人的父母仍然以升学竞争来看待藤校标准,而藤校早在100年前,就已经摒弃了出于生存竞争的教育理念。

以国内的生存竞争方式,把孩子送到国外以获取竞争优势,这个出发点的立场,原本就有很大的偏差。

留学断供潮,风险从出国那天就已埋下(组图) - 4

当然,留学断供的原因虽然并不是因为留学目的所引发的,却与此息息相关。

留学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财务负担,这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对于最近的财务负担我并没有研究,但如果仅仅从我个人十多年前的海外生活经验,就大致可以算出一个基础的费用规模。

在美国,一个中等以上的大学的年度学费,大致都在5万美元左右。四年下来就是20万美元。在纽约那样的城市,房租负担很沉重,每个月基本上都在1000美元左右。

学校所能提供的宿舍非常有限,基本上要靠抢,所以很多的学生都抢不到,只能就近租房。多人宿舍非常艰难,一般也就是两三个人合租,合租的人多了学校、社区都会管,也很难找到合租人了。所以每个月500-800美元的房租是不可避免的。

生活费用如果节省一点的话,也可以打到800-1000美元左右。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其它开支,再怎么节省,每个月2000美元总归是需要的,也就是一年下来还要4-5万美元,四年也就是另外一个20万美元。

旅行费用当然也是非常沉重的。就算每年只回来一次,也就是几万块钱没有了。总的算下来,4年的教育费用怎么也要50万美元,也就是30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还要继续研究生的学业,那就差不多要到500万人民币了。

这个数目,大概一个中产家庭就得砸锅卖铁了。

但是问题的关键核心并不在这里,而是国外的孩子与国内的孩子分别如何完成学业的问题。

华人孩子的教育,是读书的时候就要好好读书,不要做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十年寒窗苦,换得人上人。这还是竞争教育的思路。300万也好,500万也好,那都是教育投资。

很不幸,据我所知,50万-80万美元的教育费用,多数的美国家庭也负担不起。可是国外的家庭往往都轻轻松松完成了大学教育,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多数的美国家庭,在孩子上学之后,依靠的是教育贷款。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孩子一上大学,就已经负债累累了。这还不算,他们多数情况下都要打工来负责自己的日常费用。

留学断供潮,风险从出国那天就已埋下(组图) - 5

图/Pixabay

请记住,他们打工的目的不是勤工俭学,作为一个补充,而是他们必须养活自己。上大学并不是一个教育投资的事情,而是一个开始进入社会的预备期。从上大学开始,因为教育贷款负债,因为要打工养活自己,所以孩子们从大学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人生。

没有人会认为父母狠心。他们依旧和父母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从父母那里时不时地收到资助,但是他们非常清楚的一件事是: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了。父母给的是补充,而自己养活自己是天经地义。

这不是竞争思路,这是人生思路。

所以,国外的孩子不存在断供这回事,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已经没有再被人供养了。

的确,教育贷款对于国内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多数情况下是不提供给国外学生的,但也并非没有办法。我所知道的事情是:如果你足够用力,足够明白这是生存思路,这是人生思路,你便不会失去学业的道路。

况且,很多的国外孩子也都会因为生存问题中途肄业,打几年工再回去上学。既然是生存,既然是生活,你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但是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件不能想象的事情。把孩子送出去是错,把孩子“回收回来”更加是错。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想明白送出去的目的是什么。

留学断供潮,风险从出国那天就已埋下(组图) - 6

中产家庭突然跌落,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描述。

因为在中国语境内,本没有中产家庭这回事。

在很长时间以来,国内一直喜不自禁地用“中产阶层”来形容那些进入了职业生涯的人群。他们,包括我,多数拥有农村或者中小城市的成长经验,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而进入了职业人群,获得了稳定的收入,甚至在城市中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看上去良好的职业前景。

这样共同经历的人,都被认为是“中产阶层”,这样的家庭于是被定义为中产家庭。而这样的一批人,都极其执着于保存自己的社会阶层,于是希望通过孩子的留学经历,稳固这种阶层地位,甚或能够继续跃迁。毕竟,谁也不愿意“下流”。

然而这都是一种幻梦而已。

进入中产的条件是十分严苛的。中国的“中产阶层”所拥有的最大的资产,是房子。这是他们最大、最稳固的资产。而多数人的流动资产其实是存疑的。

在发达国家中,中产阶层的资产构成是非常复杂的,而房地产在他们的资产配置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他们资产组合往往由几个重要的部分构成:稳定的职业结构、组合式保险(包括个人、财产和教育、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必要但是并不充分的流动资金。

除非社会出现大规模的动荡,能够把中产阶级的整体资产产生动摇的情况并不多。房地产断供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风险,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之所以严重,就是千万人的房产按揭出现问题,以至于许多人变成了负资产。

但是这种情况显然是罕见的。由于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险是雷打不动的,所以中产阶级的普遍跌落是极其罕见的。在美国的历史上,只有大萧条造成了中产阶级的普遍破产。

但是对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而言,除了房地产之外,缺乏其他多元的资产保障。医疗、养老、父母、子女、职业,其中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可能会造成个人与家庭的资金断裂,从而引发财务危机,仅仅留学断供甚至算是相对好的结果了。

留学断供潮,风险从出国那天就已埋下(组图) - 7

图/Pixabay

只有房子的资产配置,竟然可以说是中产吗?中产是一种社会结构,一种权利结构,一种保障结构,而不是收入结构。

我们所谓的中产,很多都只是“伪中产”而已。

当这些中产一旦进入经济的下行期,首先发生困境的就是职业风险,一旦个人收入发生风吹草动,地产资产立即进入危机,且不说医疗危机、抚养危机、保障危机……又有哪个危机是中产家庭可以安然度过的。

教育危机其实只是其中带来整体性危机不大的一个危机而已。只是中国人向来因为子女为大,所以这个危机显得特别深重而已。

留学断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的确是一个深重的灾难。但这个灾难,其实从送孩子出去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以竞争意识出发的留学教育,本身所带来的风险就很大,收益也不高。那些真正出于热爱,和给予孩子自由思路的留学,从来就不会失败,也不会带来危机。因为孩子们自己能够想到和找到生存和生活的道路。

这个危机的本质,是“中产家庭”本身的危机。中产家庭的脆弱性与生俱来,从前年开始在各种自媒体上频频爆出的“中年失业危机”,就已经在预示这个虚幻的中产生活方式是如何地摇摇欲坠。

中产生活方式原本就只是一个幻梦而已,只是梦做得时间长了,大家都信以为真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相关新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蒜三好
蒜三好 2023-05-15 回复
资产危机、教育危机、职业危机……我都觉得快要崩溃了,中产生活这么不稳定吗?
Mike
Mike 2023-05-15 回复
谁说留学一定是有返回保障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赌注,万一留学失败怎么办啊!
小象飞行员
小象飞行员 2023-05-15 回复
现在真的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了,中产连留学都负担不起,以后咋办啊!
unintended
unintended 2023-05-15 回复
中产真的很脆弱啊,不光是留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风险!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