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战老兵,因越军特工战斗经验丰富,迫使我们组建了特种部队(组图)
本文转载自皮皮真实生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我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
准确的说,我是一名光荣的侦察兵。
我是祖国的二等功臣。
我姓王。
敬礼老兵!
回想起当年在对越战场中的经历,我是感慨万千,因为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亲爱的战友,他们都还年轻,他们风华正茂。
而我们这些活着撤出越南战场的老兵,并不是幸运,而是我们要替牺牲的战友好好活着。
众所周知,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最终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但是,我们取得伟大胜利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我是一名参战老兵。
我觉得很有必要将当年在战场上,我自己所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讲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其实在平时生活中或者在电视报道中,我们所了解的越南战场的真实事件有很多很多。
当然,每一件真实事件的背后都是每一名老兵不太愿意提及的历史。
因为战场的惨烈程度,自然环境的恶劣,面对战友的牺牲等等,都会触及我们的泪点和那些不愿意提及的回忆。
今天给大家简单讲述一下我当年在越战中执行炸桥的任务。
还有当年在越南战场上,我们为什么是光着身体作战?俘虏一名越南军人真的很容易吗?我军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成立特种部队的?
参战的勇士们
参与炸桥经历
1984年5月,我接到前总指命令,任务就是因为战略需要,我们必须炸毁一座桥。
依稀记得,我当时在云南红河州的开远市,接到作战命令后,我独自一人在规定时间赶到了前总指,前总指首长向我们公布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随后,我、越语翻译、两位作战参谋和七名战士组成了一支11人的作战小分队。
因为我们这支作战小分队是临时组建,其他10位战友我一个都不认识。
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陌生感。
后来,我们11人的小分队进入了当地苗寨的一所小学。
我们在小学里接了一位年龄在36岁左右的苗族年轻人,当时他背着一把五六式半自动。
也就是说,我们当时的11人作战小分队已经扩充成12人了。
在途经苗族年轻人的家时,我们将自己的部分补给送给他,并让他送给自己的家人。
其实,当时我知道我们的作战任务。
但是,我们对后来加入的苗族年轻人并不了解,所以就生产了一些好奇心。
通过越语翻译的描述,我们才得知,那位苗族年轻人曾经也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之所以带上他,那是因为他非常熟悉当地地形。
也就是说,他是一名退伍老兵,更是我们的向导。
我们在向导老兵的带领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了指定的预伏地点。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桥头的南北都有敌人防守着。
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守桥的敌人大约是一个班的兵力。
四周地形勘察完毕,敌人分布勘察完毕,敌人数量勘察完毕。
剩下的就耐心潜伏,等待最佳炸桥时机。
十六个小时后,是我们潜伏的第二天早晨的七点多钟,当时是瓢泼大雨,而且还伴有浓浓的大雾。
我们知道,当时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在大雨和浓雾的掩护之下,我们能轻易的摸进去。
而这时,敌人正好也发动了一辆军车。
在当时情况下,雨声降噪,大雾遮目,再加上军车的发动机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决定立刻行动。
其实,在当时的战场上真不能小瞧越军,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经历过“越美战争”的老兵,他们个人的作战经验也非常丰富。
当我们凭着大雨、浓雾和发动机声摸到守桥敌人附近时,还是被他们发现了。
敌人突然向我们喊话,我们也知道,狡猾的敌人已经怀疑了我们的身份。
这时,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我们的越语翻译和向导老兵都用越语与他们对话。
我们一边用越语与他们对话来迷惑他们,一边加快摸索速度。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我们发现了防守桥头机枪的位置,我们观察的很清楚,就是一名机枪手和一支机枪。
这时,我们匍匐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前就解决了机枪手。
而与我们对话的敌人近在身边,我们也不敢用枪,因为枪声会引来其他敌人,所以我们用军刀将其解决。
外围的两个敌人已经被我们解决掉,我们很顺利的进入了竹棚子,竹棚子里的三名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我们用军刀解决掉了。
然后我们又迅速过桥,那座桥长大约为30多米,仅仅几秒钟时间,我们已经摸到了其他四名敌人的面前。
同样,我们用军刀悄无声息的,逐步的解决了他们。
随后我们分成六人一小组,把身上的胶皮炸药分别捆在了桥墩的钢梁上,炸药固定完之后,就立刻将其引爆。
引用图片
之后我们又以最快的速度撤离了战场。
其实真要论起来,都是向导老兵的功劳,因为他对那一代太熟悉了,他带我们穿越小路,我们只花了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了自己的防区。
现在回想起来,战场上路哪有这么好走啊!因为我们走的地方并不是双方的预设战场,如果没有向导,我们就是一颗没有目标的子弹。
光着身体作战,是由于条件气候太恶劣
在纪录片中,大家都看过我们在越南前线作战时,有的是光的身体。
其实我们也不想光着,但真的没有办法。
尤其是在云南作战时,当地的天气分为两个季节,即旱季和雨季。
旱季我们暂且不论,他们的雨季是从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由于经常下雨,造成空气湿度特别大,而每天都是38度,39度,甚至是40度的高温才是关键。
在温度高,湿度大,而且是空气不对流的情况下,我们除了非常容易出汗外,个人卫生在当时条件下也得不到解决,所以我们都有烂裆、烂腋窝的症状。
久而久之,我们身上的湿疹都连成了一片,而湿疹又是属于不碰痒,一碰破,破了之后就会发生糜烂,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那种浑身难受的感受,常人无法理解。
所以造成我们无法穿衣服,我们甚至只能光着屁股与敌人作战。
自然环境再艰苦,也阻挡不了消灭敌人的决心
俘虏越兵并不容易,迫使我们组建特种部队
我们常在电影片段中看见,俘虏或者抹掉一名哨兵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可是在实际战争中,想要俘虏越军士兵,绝非易事。
因为,在中越自卫边境反击战场上,有一部分越兵都是经历过“越美战争”的,他们的实战经验非常丰富,而且个人战斗力也是比较强悍的。
想要抓他们当俘虏,首先必须要穿越接触线,而接触线又很难穿越过去,即使穿越过去了,我们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因为,越军中有特工,这些特工的个人单兵素质都非常强,他们的特工经常抓住我们,而我们对他们的特工是难以下手。
而我们当时想要俘虏对方,唯一对付他们的方式就是潜伏,我们的必经之路潜伏,比如敌人有三人,我们会解决到其中的两人,然后再俘虏一人。
但是,我们为了抓住一名俘虏,往往我们会采用十多人,并分成小组,比如,抓俘组,掩护组,支援组和重火力支援组。
尽管配合默契,计划周祥,但是我们还是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特种部队的前身侦察大队成立。
特种部队前身侦察大队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见识了越南士兵的凶悍,但是越南的特工更是令我们头疼。
因为在当时战场上,越南特工的个人单兵素质和野外生存能力极强,他们对我们的破坏力还是挺大的。
可以说,越南特工一度令我们头疼不已,而且让我军吃尽了苦头。
所以我们决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我是1984年7月份进入战区的,我们的特种部队是1984年10月份正式进入战场。
也就是说,我们在短短的数月之内被越南特工逼出了一支特种部队。
当然了,当时我们不称之为特种部队,而是称之为侦察大队。
我们侦察大队的成立就是专门针对越南的特工。
尽管如此,我们在抓捕越南特工的过程中也是险象环生。
因为既然要俘虏,就必须要近距离作战,而且是悄无声息的速战速决,能用枪的,必须用枪,不能用枪的,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解决敌人,直至到最后一名敌人,我们才会有机会将其俘虏。
因为,如果一旦被发现,哪怕是晚一秒钟,那些越南特工就会拉响手榴弹与我们同归于尽。
可想而知,在战场上想要抓俘虏的难度有多大。
但是,尽管越军狡猾,我们仍然取得了最后的伟大胜利。
向二等功敬礼!
结语
可以说,我们当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与如今的俄乌战争的惨烈程度相比,绝不逊色。
我是越战老兵,侦察兵。
我活着撤出了战场,我们所有活着撤出战场的老兵谁都不愿意提及那一段令人泪目的往事,战友们牺牲了,而我们却成为了参战英雄。
我们每一名参战老兵的心理都清楚,英雄的称号永远属于牺牲的战友们,而我们只是共和国普普通通的、坚定的守卫者!
想说,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
每一名老兵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总是与守卫祖国、人民平安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要善待参战老兵,因为他们是我军历史上丰富的经验宝库,而老兵的参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继续前行。
我们要善待每一名现役军人,因为他们随时随地会为了祖国和人民安全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而且是没有任何犹豫。
我们要善待每一名退役军人,因为他们“若有战,召必回”的口号响侧着祖国大地,这种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尽管戴着墨镜,我们仍能看见回忆牺牲战友时的黯然眼神
所以,通过老兵的口述,我们看到的是不怕牺牲和对牺牲战友的崇高敬仰,以及深切思念。
本文转载自皮皮真实生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