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实事求是的《政府工作报告》(组图)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李克强总理任内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出炉,作为外界观测中国经济发展与走向的重要文件,此一《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是一份实事求是的报告。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定在了5%左右,这一目标不仅低于外界预期,也低于中国31个省(区、市)此前陆续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平均值。为何会将目标定在5%左右?国家发改委在《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给出了三点考量:
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影片截图)
一是“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须在提高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二是“体现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要求,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提振信心,引导预期,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在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三是“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经济全年仅增长3%,远低于官方原本设定的5.5%目标。而接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压力有增无减。
其二是对疫情三年的表述并未延续“奇蹟”的叙事。李克强的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花了很大篇幅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而疫情无疑在过去五年中佔有极大比重和分量。
李克强在谈到疫情时,更多是从如何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纾困支持力度,以及如何针对部分民众生活困难增多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并坦言“在极不平凡的抗疫历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各行各业共克时艰,广大医务人员不畏艰辛,特别是亿万人民克服多重困难、付出和奉献,都十分不易,大家共同抵御疫情重大挑战,面对尚未结束的疫情,仍在不断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持续了三年的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衝击,人们信心低迷。(Reuters)
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这也是中国调整坚持了三年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后围绕疫情首次召开的最高层级会议。在该次会议上,对于过去三年疫情的表述是“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蹟。”
其三是对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不足之处做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依循于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惯例,李克强在总结完过去五年发展成就之后,也提到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李克强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当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不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不少困难,稳就业任务艰钜,一些基层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较多,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暴露。”“有的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单打一,存在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等问题。”
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影片截图)
此外,李克强在报告中也提到了政府施政的总原则——“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仔细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冷暖,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坚决反对空谈浮夸、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甚至盲目蛮干;以改革的办法、锲而不捨的精神解难题、激活力,激励敢于担当,对庸政懒政者问责。”
2月23日,李克强考察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反覆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发展改革委担负发展与改革职责,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根本动力,要继续做发展的实干家、改革的攻坚者。”同时也对即将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做了“预告”——“实事求是总结工作,科学安排重点任务,依法接受人民监督。”从实际结果来看,李克强显然兑现了承诺,因为这确实是一份实事求是的《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