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回奶奶家行吗”:孩子恐惧拜年的背后,是中国式亲戚最恶心的教育!(组图)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大家准备好年货了吗?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了吗?
最重要的是,准备好被亲戚们3D环绕了吗?
前些天,非常合时宜地,一则《我拉黑了我姑姑》的视频被顶上了热搜,博主的故事很能引人共鸣:
她小时候长得不算好看,姑姑给她娶了个外号“屁崩眼”,后来亲戚们都跟着喊,让她感到很伤自尊。
长大后,她割了双眼皮、抬了鼻子,姑姑便常常无中生有说她整容失败。
每当她提醒、反对,姑姑就会打哈哈说是“开玩笑”,后来她忍无可忍,狠狠怼了姑姑,并把她拉黑了。
这则视频有42w+人点赞,2w+人踊跃评论,吐槽长辈们的多管闲事和强盗逻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亲戚变成了一个令人讨厌的群体,过年走亲戚成了一种心理负担。
从温馨和谐到别来沾边,我们与亲戚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很多人小时候都遭受过亲戚的外貌羞辱,我看过一个令人窒息的故事。
主人公是个女孩,额头扁、嘴凸,小时候黑黑瘦瘦的。
舅舅每次见到她都会打趣:“哪来的非洲小孩?吃不起饭来逃荒啦”,然后乐呵呵地找张非洲人的图,喊她对比着看。
渐渐地,她被动地建立起了一个审美观念:肤色黑、体形干瘪就是丑。
长大后,她个子窜了不少、尝试了很多美白方法,终于有人夸她看上去像“白富美”了。
那一年春节,她自信满满地去舅舅家拜年,谁料却被取笑:“脸和胳膊都不是一个颜色。”
她一下子就泄气了。
“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怯懦的年少,我的人生似乎已经逃不开非洲小孩这四个字。”
知乎有网友总结过当代亲戚的几大特点:“来往不多,管的挺多,根本不熟,装的挺熟。”
前两年有个热搜话题#过年最讨厌听到什么话#,完美总结了我们被亲戚多管闲事的一生。
读书的时候——“期末考了第几名?”
工作了——“工资多少?”
未婚——“对象找没?哪里人?什么工作?”
已婚——“什么时候生孩子?”
孩子出生——“什么时候生二胎?”
孩子上学——“你家孩子期末考了第几名?”
然后循环往复。
有些亲戚不仅盘问,他还要教你做事。
@梦想家的梦
跟老公回家过年,和一堆婆姨第一次见面。
她们搬个马扎围着我,边嗑瓜子边问我夫妻生活的细节,然后一脸认真传授我怀孕、坏男孩的技巧。
感觉快性冷淡了,以后过年再也不想回去了……
@坏中尉
过年和老婆的大姨打麻将,赢了她一百块。
她问我够给儿子买奶粉了吧,我说不够,她就来劲了:“吃那么贵的奶粉干嘛?又不见得长得比别人大。”
@妮子小桃
我组局打牌,有一个同辈的亲戚、一个8个月的孕妇、和一个结了婚没怀孕的。
亲戚对着没怀孕的说:“你别生了,反正你也养不起,”然后又跟我说:“我见过怀孕9个月查出来问题引产的。”
然后桌上一片寂静。
还有类亲戚,专对小孩“下手”。
网友@妮子小桃分享的这个场景,如果你没亲历过,也一定见证过。
在堂哥家拜年那天,来了好多见过、没见过的亲戚,都围着堂哥4岁的儿子豪豪。
一个伯伯逗他:“等一下你要不要跟我回家?我家里有好多玩具,过完年再送你回来?”
豪豪还没说话,另一个大人帮腔:“你爸爸说你不听话,不要你了,马上要生个弟弟。”
听到这,孩子懵了,然后“哇”的一声吓哭了。
在大人们的欢笑声里,孩子爸爸只好打圆场哄他:“大过年的哭什么呀!叔叔伯伯逗你玩呢!”
@喵喵喵的故事则更残忍一些。
爸妈感情不好,经常闹离婚,她和弟弟都不想父母分开。
然而每次过年都有亲戚追问他俩:“要是爸爸不要你妈妈了,你准备跟谁过?”
甚至特地告诉他俩:“你爸好像外面有个女人……”
有首歌叫《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很多时候,过年和走亲戚只是催化剂,说到底其实是亲子教育的矛盾。
看过一个关于“孩子最受不了父母的十件事”的调查,第一名是:拿我和别人做比较。
网友@伊说,她前几天和侄女打电话,说过年要去玩,侄女问:“那你能不带陶陶来吗?”
她很错愕,以为表姐妹之间有了什么矛盾。
几番追问,侄女才愿意解释,说不是讨厌表姐,只是想到妈妈肯定会拿她和表姐比成绩、比懂事,很心烦。
更重要的是,这让本来关系很要好的俩人很尴尬,话也越来越少了。
在《我拉黑了我姑姑》的评论区,也有人有类似的遭遇。
她有个妹妹,二十几年来,家里人总无时无刻不对比姐俩,为此她曾一度怀疑自己。
有次长辈过生日,她正满脸笑意地送祝福,又有人冷不丁说她“情商低”。
那天她哭得喘不过气,是难过,也是终于清醒了。
*注: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在最后·
有篇小学生的作文《我的愿望》曾走红全网:
“马上过年了,请做个招人待见的叔叔阿姨,别问考了多少分,在班里第几名。我们问你工资多少了吗?几套房了吗?换车了吗?要二胎了吗?”
好笑之余,不禁让人深思。
说到底,这都是长辈们内心的“权力感”在作祟。
他们习惯性地傲慢,自认为有话语权,从不把小辈当做独立的个体,从不“好好说话”。
这样的“打压式教育”,是多少人的一生阴影?
我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做这样的长辈。
如果自己遇到,不要以柔顺为美,要以强辩为能。
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告诉对方你并不逆来顺受,告诉对方侮辱、嘲笑并不能够帮助你成长。
我们有权利,拒绝任何人的PUA。
你会怎么教孩子应对亲戚的“问候”呢?你还遇到过哪些亲戚“讨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