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取消核酸,对旅游、免税并不是利好出尽(组图)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及,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取消入境后核酸检测及隔离政策。
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拖。
12月28日,海关总署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据28日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海关总署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所有入境人员均需向海关申报入境前48小时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海关对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入境人员,放行进入社会面;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入境人员,根据排查情况实施分类处置。
相关省(自治区)按程序分类推动边境口岸有序稳妥恢复开通货、客运。
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口岸环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监测检测等措施。
随着国内防疫政策优化后,出入境政策也放宽了,这将为跨境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也意味着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有望进一步恢复。
那么在防疫政策不断放松下哪些行业将最先复苏?目前都已经修复到什么程度了?
旅行社、OTA
众所周知,这两年疫情的“封控”政策对于以出境游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旅游综合服务版块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
据《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2020年—202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累计减少4亿人次。
在出境游业务暂停后,相关旅游企业业绩受损严重。其中众信旅游在2019年前出入境业务收入占比达到90%左右,在22年仅占到29%了。
2022、2021年受到疫情影响,出入境收入同比-89%、-80%,毛利更是连续两年负值(2021年-387万、2020年-3.2亿)。
不过随着出入境政策的放开,旅游业最坏的日子恐怕已经过去,在开放后旅游需求有望迎来一波触底反弹。
根据携程显示,在方案发布半小时内平台热门海外目的地搜索量同比大涨10倍,出境机票、海外酒店搜索均达到三年来峰值(全平台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大幅增长850%、春节出境跟团游产品的相关搜索量猛涨6倍)。
见智研究认为此次出入境政策的放松也会为携程这样的OTA平台带来明确的业绩修复。
实际上在疫情前国际化就是携程的重要战略方向了,2019年携程国际收入占比已超过35%,其中出境业务收入占比约25%(约89亿元)。
随着欧美和亚太部分地区的疫情管控开放,已经体现在了国际业务反弹上,其中欧美地区在去年下半年已陆续开放,以欧美地区业务为主的sky scanner在上半年恢复有所提升;今年又受到亚太地区开放的带动,海外品牌在3季度已基本恢复到19年9成左右的收入水平,预计随着中国出入境的放开,业绩将得到进一步的修复。
除了海外业务回到正常的增长轨道上,携程在疫情期间也在发展新的方向,如短途出行和内容平台,或成为疫情之后的业务新增长点。
尽管短途在疫情前业务占比不大,但在疫情期间短途需求成为了旅游恢复的重要支撑,短途出行占比从原来的3、4成提升到了5成以上。
另外,在疫情后,消费者可能有出行的意愿但不知道去哪里,携程也在从纯交易平台慢慢转变为一个内容加交易的平台,通过搭建内容渠道如直播、榜单、社区,来提升用户的转化和粘性,以更长期地达到交易到内容的闭环。
总结:见智研究认为随着出入境的开放,政策底已经过去,同时通过用户的搜索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旦出行环境得到改善,大家对于长途旅行的热情其实并不会有所减少,受到疫情影响打击较大的旅行社及OTA或将迎来业绩反弹及盈利能力恢复。
其中携程在海外业务回归正轨后,同时又有短途出行及内容平台的新助力,预计会有不错的业务表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出入境的完全恢复还是需要时间的,参照已经开放的市场,像日韩在年中就已宣布要开放跨境出行,但到目前为止的出入境人次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本地消费还是以餐饮酒店为主、再到长途、出入境则会更慢一些。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目前携程酒店预定基本80%以上的订单来自当天预订,⼀周以上的订单还不到4%,取消风险目前也比较大。总之出行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还是要等到整个疫情更加常态化,消费者的感染心态更好了之后,出行的恢复才会更加明显。
免税
见智研究已经在《取消落地健康码,中免能迎来业绩爆发吗?》一文中详细分析了随着月初防疫政策的优化,消费已初露复苏迹象,总的来说疫情不确定性已经消除,后续需重点关注恢复强度。本文将重点分析目前消费的恢复情况如何,以及出入境开放政策对免税的影响。
首先,我们观察到上周(12月19-12月25日),海南航空客流已经在回暖,其中三亚客流维持高位增长,恢复至疫情前近8成水平。客源主要是来自北京、成都、上海的第一批“阳康”旅行者。
海南机场:客流30.4万人次,环比-8.9%,恢复至19年同期65.7%。海口机场:客流13.0万人次,环比-19.4%,恢复至19年同期54.5%。三亚机场:客流16.6万人次,环比+0.8%,恢复至19年同期78.3%。
此外,离岛免税销售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回暖趋势。
12月13-19日,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已连续7天超1亿元,三亚4家离岛免税商店7天销售金额达4.38亿元。
具体来看中免12月的销售数据,12月第一周中免销售额在5.7亿,第二周在8.3亿,第三周在11亿。
从日均销售额看,去年中免一天平均销售额在8000 万-8500万,在今年 8、9 月份疫情防控最严时一天销售降低至4500万-5000万。
而根据上述销售数据换算,中免在12月第一周一天销售额大概在8000万,第二周平均每天销售额超过1亿,到了第三周平均每天在1.5亿左右,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疫情恢复后的增长速度好于预期。
而本次出入境的放开将再次有利于免税店的业务恢复,其中机场免税店有望率先受益。
值得关注的是,中免与海南机场共同持股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于25日在官网发布消息:
自“新十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发布以来,三亚航空旅游市场实现快速回暖,为满足更多旅客的免税购物需求,三亚机场免税业务再升级。
本次三亚凤凰机场免税业务的升级,一方面是扩大了运营规模,用于吸纳海南免税市场快速发展下带来的增量消费客流;
另一方面新引进了诸多精品、腕表、酒水等高级奢侈品牌,要知道精品比香化类产品客单价更高,对毛利率也将有一定支撑。
此外,三亚凤凰机场T3航站楼预计于23年开工,按照2700- 3000万人次保障能力设计,建设完成后旅客吞吐量将进一步提升。
从明年海南的整体免税情况来看,在消除疫情影响下,海南观光旅游免税的销售明显增长,明年整体海南离岛免税的期望大约是1000亿,重点则在于新海港和王府井这两个新增量。
其中新海港项目我们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详细分析过了,今年10月底开业率在40%左右,预计可在今年春节前达到 60%,并在明年下半年度实现90%的开业率;
另一个王府井项目是除了海口和三亚两个集中的免税地开出的另一个万宁免税项目,预计23年1月开业,免税业务对于王府井来说是从0到1的过程,也会给海南的离岛免税业务带来新的份额。
不过市场上也存在一些担心的声音,出入境开放后日韩的免税购物是否会对国内免税造成巨大冲击?
见智研究认为日本和韩国的免税店确实比国内发展得早,也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从韩免进口到国内大概会比从中免进货便宜10%左右,中免从品牌采货相较韩免从品牌采货大概高5-10个点左右。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韩免的运营压力也在上升,3Q22新罗旅游零售收入同比+40%,经营利润却大幅下降97%,OP margin仅0.04%;
另外仁川机场免税店租金减免将于年底结束,乐天自成立以来首次向员工发出自愿退休以节约成本。
总的来说尽管韩免确实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不过运营压力也在上升,对国内免税的冲击不会太大,市场不必过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