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2日 15.5°C-19.3°C
澳元 : 人民币=4.6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停用行程码,健康码等疫情管控手段面临清理(组图)

2022-12-14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进一步放松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周二(12月13日)下线了其最主要的疫情监测工具行程码,而健康码仍然保留使用。

新冠疫情开始后,中国当局一直用行程码和健康码监测追踪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传播,但不少人也对其搜集个人信息感到担忧。

中国停用行程码,健康码等疫情管控手段面临清理(组图) - 1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行程码让每一位出行的人必须向中国政府汇报详细行踪。

行程码的争议

周一(12月12日),通信行程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在周二(13日)零时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其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也被称为“行程码”,是中国当局在2020年2月开始推行的查询行程服务。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包括入境旅客在内,在中国内地城市跨区域走动的出行者基本都会被要求提供行程码,以证明自己最近14天是否到过爆发疫情的地方。地方政府会根据行程码显示结果决定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强制隔离。

用户打开微信小程序“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填写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就可以查到过去14天的到访地信息,显示的信息至少能精确到地级市。

过去近三年,中国政府一直依靠行程码和健康码等工具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控制人员流动,达到管控疫情的目的。

还有中国城市用和行程码类似的“时空伴随”来确定密接者,这一措施会根据手机信号来寻找确诊者附近的人员并实施隔离,精度达到数十米。由于其科学性受到广泛质疑,后来有中国城市明确废止执行。

取消行程码似乎是中国改变新冠清零政策的又一举措。上周,中国发布“新十条”措施,朝着逐步开放的方向前进,措施包括缩小核酸检测范围,不再对跨地区人员要求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等。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有人表示怀念行程码,但更多人庆祝行程码将走入历史。

中国停用行程码,健康码等疫情管控手段面临清理(组图) - 2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微博网友“小狮子K1和二虎子K2”说:“再也不用查看行程码了,却还是挺怀念的呢。”

但更多人在庆祝行程码被弃用。

“我很开心,因为我是行程码的受害者。我们乐见各种码消失,因为我们要回家过春节,我们需要工作,我们需要正常的生活,我们需要交流情感和思想。我们同时会做好各种防护,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因为我们不希望"感冒",也不想去发热门诊,更不愿意耽误赚钱。再坚持几个月,2023年的夏天应该是一个奔放热情、自由自在的夏天,大家一定要挺住!”微博财经博主“今纶”说。

台湾艺人黄安表示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怀念行程码:“行程码要再见了,居然还有粉丝怀念它,说过去三年咋地咋地的,说什么的都有,你这么怀念它,你自己用得了,国家要废除啦,这是现实。瘸久了,开始怀念拐杖? ”

健康码还能存留多久?

行程码走入历史之时,也有人关注与行程码经常一起使用的健康码会不会也从社会生活中消失。

目前已经有多个地区不再查验健康码。如上海宣布,自12月13日开始起,上海轨道交通所有车站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省市宣布要停用健康码。《解放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上海辟谣平台”周二表示,健康码没有作废。

微博网民“自观其心自净其意”说:“已经放开,健康码已经没意义。”

中国停用行程码,健康码等疫情管控手段面临清理(组图) - 3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宋华琳表示,健康码也应当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媒体红星新闻引述宋华琳称,健康码存储着大量个人信息,对人的财产权和隐私权都带来很大威胁。

健康码维稳事件

中国利用通讯工具收集个人信息一直让公众感到担忧。在行程码停止运行后,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表示,将删除用户行程数据,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今年6月,河南有多家村镇银行因遇到资金危机,无法提供取款服务,涉及数百亿银行存款, 一些储户希望前往省会郑州维权。但很多储户称,他们的核酸检测为阴性,健康码却被突然赋“红码”(风险人员),无法自由走动。

这在中国互联网引发舆论争议,愤怒的民众质疑当局把疫情防控措施用于维稳。

对开放的担忧

路透社报道指,虽然中国逐步放开了控制,但有分析认为,这波感染将造成人员短缺,并让消费者变得谨慎,中国企业将在未来几周陷入困境。

中国停用行程码,健康码等疫情管控手段面临清理(组图) - 4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分析人士说,报告的新病例减少可能反映了检测要求减少,而未反应当地的实际感染情况。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大城市感染病例迅速激增,可能只是大规模新冠感染潮的开始。”

“我们认为,1月底中国春节假期前后的迁徙潮可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传播。”陆挺说。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大鼻子妖妖
大鼻子妖妖 2022-12-14 回复
还乡团还会不会打回来呢?
暗念刺猬
暗念刺猬 2022-12-14 回复
这次行程卡下线,背后有不知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