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津官宣! “疫情3年,现在要结束了?”张文宏医生最新发声(组图)
最近,中国多地防疫政策进入“过渡期”!
广州即日率先解除其全市内的所有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拆路障、解交通限行,大刀阔斧走向“新常态”。
紧随其后有郑州、石家庄、重庆等地,皆有所调整,只是改变幅度没有广州大。不过就在今天,第二个“广州”出现——成都也官宣了!
继广州后,成都天津也官宣了!
中国各地防疫规定最新进展
今日,成都地铁发布官方运营通告:12月2日(即日起),成都所有市民乘客搭乘地铁,只要绿码就能通行!
时隔没多久,天津也宣布了!
给新加坡的小伙伴解释一下,直到现在,基本无论在国内哪个城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都必须先扫一扫这种场所码
有点类似之前新加坡本地打卡进商场的操作。
成都官宣的内容意味着扫码操作本身不变,变的是“绿码通行”规定。
绿码是通过核酸检测获得。
成都以外,以深圳为例,深圳搭乘地铁要求48小时核酸阴性绿码,一些写字楼、办公场所、大型商场则要求24小时核酸阴性绿码才能通行。
成都的这个操作,相当于给了其当地市民可不用天天做核酸的便利。
那么成都的其他公共场所呢?
当地网友问,除地铁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如办公楼等,是否还需要查验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核酸绿码。
得到成都发布官博回复称:
除进入除医疗机构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都无需核酸报告戴好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扫场所码就可以啦。
除医疗机构以外,普通市民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均无需核酸报告。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也就是说,除了去医院等场所需凭有效核酸绿码以外,其余场所的绿码限制都放开了。
但对于医护行业来说,核酸对于他们仍是每日清单上必划的一项。有成都网友@成都下水道帮忙解释:“对于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是内紧外松。为什么呢?最大限度的避免院内感染、避免因为疫情导致医护人员减员。所以,医护人员需要每天做核酸检测。”
上述消息传得很快,很多网友有种喜大普奔的感觉,纷纷感慨
而成都此举,称得上是继广州之后迈步最大的第二城。事实上,广州、成都的做法也符合现在的官方倡导,“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不只是上述2城,其他城市也在陆续开展落实。珠海公交12月2日最新消息:自12月2日即时起,市民乘客持健康码绿码、戴口罩、测体温即可乘车。
大连,乘坐公交和地铁无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石家庄,自11月15日起,地铁和公交已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但仍需持健康码绿码。
郑州,11月29日起,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出行需求,可不做核酸检测。
北京,11月30日起,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太原,11月30日起,每日上网课的学生,如果没有外出的需求,可以不参加每日的核酸检测。线上教学期间,学校不再要求学生提供每日核酸证明,学生核检纳入常态化核酸检测。
对于近日这一波动作,有网友称起风了。
但是对于这阵“风”会带来什么效应,产生什么后果,有的持乐观态度,有的乐观之余还有担心。
张文宏最新发声:保护弱势群体!
新加坡是怎么做的?
12月1日,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发表最新观点:“走出疫情的前景越来越清晰”。但要走出这场疫情,还有几个坎坷要度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保护高龄人群以及有基础疾病者。
大家还记得新加坡是从何时开始防疫转向的?去年8月以后,新加坡当局就将资源以及防疫重心转移到医疗系统、对高风险人群的保护上。在有病毒流行情况下,对弱势群体应该如何建立起保护屏障?这是新加坡一直在摸索要解决的问题,如今从结果来看已有所成果。
当前因新冠住院治疗的患者(入住普通病房共99人),其年龄分布情况如下:
70岁+新冠患者,53人60-69岁,21人
40-59岁,12人
20-39岁,8人
12-19岁,1人
0-11岁,4人
截止到昨天12月1日,新加坡累计新冠确诊216万9201人,死亡总数1703人。
低死亡率,也是新加坡为外界所关注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新加坡是怎么做到的?回顾新加坡的做法:
① 通过疫苗差异化措施,减小弱势群体在活动场所感染的风险。
疫苗差异化措施,在10月10日全面解除。(下图是早前的措施执行范围)
疫苗差异化措施是专门针对没打疫苗,或没打完疫苗,感染新冠后容易有重症风险的人加以场所限制。
换句话说,只有打完至少2针,甚至3针的人,才能进入新加坡大型超市、夜店酒吧、大型活动等人群容易聚集的地方。
② 加快疫苗加强针接种。
每次新剂次的疫苗,都是从中高龄人群疫苗开始接种。新加坡也有社区疫苗小组,上门给老人打针。
③ 对医院探访加以人数、时间限制。
每次病毒明显流行引起病例激增之时,新加坡当局最先收紧医院探访限制。
这样做大大降低病毒从外带入内,继而感染扩散给患者的风险。
图源:新加坡卫生部官网
现在,如果国内群众也将面临相似的流行处境,那该如何保护弱势群体?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中国跟新加坡体量不同,情况不同。但应对疫情下要保护人民安全的做法,万变不离其宗。
那么,国内能怎么做呢?这次张文宏教授团队要表达的观点,也是通过打疫苗来达到“可能”病毒流行情况下保护弱势群体的目的。“全球所有走出疫情的国家,在老龄化人群的保护方面都达成了共识,高龄与有基础疾病者需要注射疫苗以应对可能的流行。”
图源:nikkei asia
“疫苗的广泛接种是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在张文宏团队看来,接下来国内防疫要面临的挑战在于:
普遍的疫苗接种与加强针接种,加上及时有效的重症患者救治。特别是疫苗对脆弱人群的保护,是降低医疗资源挤兑、战胜疫情的关键。
“老年人在这段时间尤其要加倍注意保护自己,要加强在公众场所的自我保护。”
图源:today 新加坡的疫苗由总理带头开始接种
“养老院需要提前做好保护的准备,医疗资源则必须为老年人与脆弱人群提早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将要面对的挑战。”
不过,施打疫苗等措施是对内的。
近日也有出现这么一个声音,对内放宽的话,如有必要,那就对外收紧。
于是,有的网友就呼吁延长入境隔离期——
从当前的“5+3”延长到“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