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西方国家通过加大资本支出,到2030年或能结束对中国电动车电池的依赖(图)
本文转载自加美财经,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据《金融时报》报道,高盛预测,到2030年,美国和欧洲可能通过新增逾16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减少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依赖。
电动汽车电池是核心技术之一,引起了西方各国对依赖中国的担忧。经过多年的国家大力支持,加上中国政府希望减少自身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中国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三的电池,还主导着电池材料和零部件的生产。
The Conmunity - Pop Culture Geek from Los Angeles, CA, USA,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根据《金融时报》看到的一份致客户的报告,高盛分析师认为,华盛顿和布鲁塞尔明显转向保护主义,加上非中国企业空前的支出热潮,有可能在未来7年让西方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报告计算,为了获得一个自给自足的供应链,与中国竞争的国家将需要花费782亿美元购买电池,604亿美元购买零部件,135亿美元开采锂、镍和钴,以及121亿美元提炼这些材料。
高盛分析师认为,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即使没有中国,对成品电池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这主要得益于韩国企业集团LG和SK在美国的大笔投资。这些公司受到了美国巨额补贴的吸引。
高盛预测,韩国电池制造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将在三年内从2021年的11%飙升至约55%。
美国今年8月通过的《降低通胀法》(IRA)意味着巨大的税收优惠和其他补贴,用于电池供应链的本地化和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高盛预计,“在美国符合条件的电动车平均”将从IRA中获得超过1万美元的补贴。
电动汽车咨询公司New Electric Partners的合伙人罗斯·格雷戈里(Ross Gregory)说,尽管IRA已经通过,而且最近关于超级工厂的投资激增,但高盛的成本估计似乎过低,时间框架过于乐观,对电池回收影响的预期也不现实。
“有一些势头正在形成,但除中国企业外,其他企业仍没有对上游投资做好充分准备。举个例子,澳大利亚还没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开发电池采矿项目,是由任何外国重大投资开发的,”格雷戈里补充说,“在此期间,中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增长可能非常巨大,仍将超过欧洲和美国。”
减少中国在电池材料和部件方面的主导地位,也被视为一项挑战。中国企业在全球电池市场的阳极生产能力占87%,前驱体(precursors)占85%,阴极占77%。
高盛分析师表示,欧洲和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加上对来自中国的关键矿物需求减少的替代电池化学物质,以及电池回收的兴起(将削减对锂和镍的需求),都可能削弱中国的主导地位。
高盛表示,更多中国以外的企业正在开发钠离子电池(锂基电池的替代品),以及LFP(一种不使用镍和钴的阴极)。
尽管如此,西方电动车电池生产的基本经济性仍是与中国脱钩的一个根本障碍。
分析师指出:“我们注意到,美国最近公布的每单位资本支出比中国高78%……近期的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也将使在美国生产电池的成本更高。”
对于中国以外的电动汽车供应链来说,环境风险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挑战。到目前为止,世界一直乐于依赖中国,不仅在矿产开采方面,而且在涉及剧毒化学品及其废料的材料加工方面也是如此。
本文转载自加美财经,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