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二次感染新冠后,器官衰竭、死亡率大增!遭专家强烈反驳(组图)
新冠疫情走到现在已经快三年。
从最初的恐慌,再到中间的担忧......
到现在,很多新加坡人对病毒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不会对病毒那么恐惧了。
不过,最近美国一间研究所公布了对于感染的新冠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声称:二次感染新冠,会让患者面临器官衰竭的可能性显著增加,死亡概率也会跟着上升!
不过,这份研究报告得到了不少新加坡卫生专家的质疑。这个结论,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新加坡曾经经历过的事实。
美国专家称二次感染危害大
新加坡专家持相反意见
据《路透社》报道,这份研究结论是由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经过多方调查和数据比对后才得出的。
根据项目组的公开信息,他们收集了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4月6日期间,总共43588名感染过一次新冠的患者、40947名感染过两次或两次以上新冠的患者以及530万名未感染新冠者的数据。
在比对了这些人的疫苗接种状态、感染新冠后的遭遇后,研究小组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再次感染新冠,会增加患者的重症率及他们患上新冠长期后遗症的的风险!
具体来看,一名从属于研究小组的Ziyad Al-Aly博士表示,二次或多次感染新冠的患者,他们患上肺部、心脏、血液、肾脏、糖尿病、骨骼、肌肉、心理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都比其他人更高。而且,他们出现这种情况和疫苗接种状态几乎没有联系。
“即便是他们感染过新冠,也完成了疫苗接种拥有双重免疫力,但再次感染新冠后仍然容易出现不良后果。”这位博士是这么对路透社说道的。
研究发现,与只感染过一次的患者相比,重复感染的人患上肺部疾病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出三倍多,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则高出三倍。而他们患上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也相对高了60%。即使是重复感染超过了半年时间,但依然有很大机率出现各种问题。
随着感染次数增多,这些人患上其他疾病的风险也随之提高。
作为结论,Ziyad Al-Aly博士认为人们应当对重复感染新冠提高警惕。这个消息一出相当炸裂,在传到新加坡后,一些本地的卫生专家似乎提出了不太一样的看法,认为研究结果有失偏颇。
“二次感染新冠并不会更危险...”,来源:海峡时报其中,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新兴传染病专家Ooi Eng Eong教授,更是在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表示他“对这项研究如何通过同行评审感到震惊”!
Ooi教授说,虽然研究结果听起来相当“耸人听闻”,但该研究几乎没有提供关于重复感染病患存在哪些慢性病的信息。因此,新冠病毒究竟是不是加剧了患者体内潜在的慢性病发作机率,在Ooi教授看来是存疑的。
除了Ooi教授外,国大医院高级传染病顾问、国际传染病学会候任主席淡马亚教授,也认为这项研究存在严重问题。他认为,二次感染患者群体,在研究总580万人的群体中占比相当少,样本并不足够得出结论。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临床主任Shawn Vasoo则拿出新加坡本地数据作为反驳。
他表示,2022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旬,新加坡本地数据并没有表明与首次感染相比,二次感染新冠患者的临床结果会恶化。
这段期间,新加坡正被毒性相当强的德尔塔疫情袭击,可二次感染者需要吸氧的占比仅为0.2%,首次感染新冠者同期也有0.3%,差别并不大。
而且,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行研究的患者往往是年龄较大的男性患者,有不少人是烟民或有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普通人群。国大医院传染病科高级顾问医生Dale Fisher则认为,华盛顿大学的这项研究结果混淆了因果关系。
他认为,一些因社会经济地位关系而处于健康不平等不利地位的人,往往本身自带的风险因素I就更高,并且对一些潜在的风险无法控制。
“由于这些人的潜在健康状况,他们有更高可能性在感染新冠后的六个月内死亡,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因为感染了新冠。”Dale Fisher也对这份研究报告相当“不以为然”。
总而言之,在新加坡卫生专家看来,这项研究结果只是看起来有些吓人,但实际上并不能代表事实。
毕竟,新加坡已经经历了多次疫情爆发期。但每一次,新加坡都平稳度过并没有让其造成严重影响。
新加坡的科学防疫态度
让这里度过了一次次“危机”
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新加坡对新冠已经相当“习以为常”了,整个社会正朝着政府一直期待的“与冠病共存”前进。
就在上星期,新加坡卫生部更是宣布了新措施:不再公布冠病单日新增病例数字,也不再为新冠患者预留病床!
对此,新加坡卫生部表示这是由于单日新增确诊数据,经常受到假期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取而代之的七天移动平均数字,则更适合代表新加坡一周内的疫情态势。
当然,在外媒看来,这又是新加坡迈向疫情常态化的一次新尝试。疫情政策的调整,或许也代表着疫情现在不一定是目前新加坡的最大困扰。
从新加坡过去一段的时间的数据可以看到,从10月中旬开始,新加坡的新冠住院人数一直在不断下降中。
至于新加坡当局一路以来的重症病患(需要吸氧和进入ICU病房的病人),也没有大幅度反弹。
需要吸氧的患者
ICU病房病患在过去的28天中,99.7%的新冠患者都是无症状和轻症患者,死亡人数只占了这段期间新冠患者总数的0.03%。
因此,为患者预留床位显得不是那么必要。毕竟,在新加坡已经实行了相当一段长的“分级医疗程序”,已经证明可以有效缓解医疗系统所面临的压力了。大部分新冠患者,感染新冠后只需要在家休养就能自愈,不必再挤占新加坡有限的医疗资源。
虽然在推出早期,分级医疗程序曾被人诟病是“躺平”的一个体现。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逐渐认识到这个制度的好处。分级医疗程序,此时又变成了新加坡“科学抗疫”的具体体现。世界上对新加坡抗疫之路称赞的声音很多,世卫组织更是多次点名表扬。
从新冠疫情中逐渐走出来,过去一段时间,新加坡不仅迎来了高速经济增长,整个国家也举办了多场大型活动,整个国家都充满了活力。
不过,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抗疫之路,新加坡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新加坡的防疫政策,似乎不断处于一个试错并且纠错的状态。但是,新加坡政府在意识到自己犯下错误后,改正的时间非常快。最关键的是,是他们秉持着科学防疫的精神。
科学防疫:适时阻断病毒传播
最早期,在对未知病毒了解不足时,立马推行阻断措施。在尽量不影响经济的情况下,新加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单日新增病例并不高。
2020年8月后的近一年单日新增几乎不过百在2021年5月期间,德尔塔病毒开始传入新加坡后,政府立马选择回到“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禁止堂食,减少社交聚会人数。
防疫限制一直松松紧紧,虽然一直说“共存”,但新加坡政府没有忘记,在必要的时候,哪怕牺牲经济,也要控制住疫情传播,保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科学防疫:提高疫苗接种率很早新加坡政府就认识到,高疫苗接种率,才是带领国家走出疫情的关键。
因此,在新冠疫苗甚至还没完成实验并上市前,新加坡就和辉瑞、莫德纳、科兴等疫苗产商签订预购合同,提前购买疫苗,保证疫苗充足供应。2020年12月,第一批辉瑞疫苗到货,新加坡成为亚洲第一批拿到疫苗的国家。
辉瑞疫苗抵达新加坡,图源:日经新闻
之后,新加坡马不停蹄,根据需求的紧迫程度分阶段地推行全民接种计划。虽然政府并不强制人们接种疫苗,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都是全球最前列的国家。
最高时,有92%的人口完成了疫苗接种!(现在卫生部调整了规则只有80%了)
新加坡政府制作视频并打广告呼吁年长者接种疫苗最近,新加坡疫苗更是开启了第四针大规模接种计划!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
只要在提供的网上预约,到点就能去打疫苗了,相当方便~
科学防疫:重视确诊者的心理健康
另外一点是,新加坡从一开始,就格外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很早之前,新加坡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组长黄循财,就表示“新加坡大部分人都会感染(新冠)”。
当时,有不少人或许都会认为,这是政府防疫不力而找的说词。但实际上,政府希望大家不要歧视那些新冠确诊者。
在政府引导的舆论风气下,新加坡整个社会,不会对这些新冠确诊者太过抵触,因此,确诊者也不会面临太大心理压力。在传播性超高的奥密克戎疫情下,新加坡社会依旧维持秩序,或许和这个有关。科学防疫:时刻保持与公众沟通疫情下,为了让大家知晓,新加坡政府从很早就开始向民众描述“最坏情况”。
今年的这波奥密克戎疫情,卫生部长王乙康,曾向公众坦言在达到峰值时,日增病例可能每日高达10000至15000起,也不排除突破这一预测范围。
虽然没有封控,但今年10月那次XBB毒株疫情,新加坡又一次平稳度过了。小伙伴们,你们觉得新加坡的抗疫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