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后,美中关系走向何方?(图)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备受舆论瞩目的拜习会落幕之后,美国总统拜登曾公开表示,外界不必担心美中出现新冷战。中国官方则呼吁两国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不过,有美国学者警告说,中国早已对美发动冷战,美国及盟友必须就此做好充分准备。
2022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印尼会见中国领导人习近平
“我们是否处于一场冷战之中?”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周四(17日)的研讨会上,对于主持人的询问,太平洋国际论坛的印太外交与安全政策资深主任约翰·海明斯(John Hemmings)说,“所有的趋势都显示,习近平在看待未来愿景上被更强的意识形态所驱动,他的数字中国战略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
学者:中国科技政策充满马列主义意识形态
海明斯谈到,习近平的数字中国战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从长期来讲要与美国脱钩的战略等,都显示中国迈向冷战的趋势。他认为,冷战包括很多方面因素,而这场美中之间的新冷战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冷战,因为战争的风险如此之大(涉及核武器),以致于这两个大国间的竞争不是垂直性上升,而是跨越诸多领域,甚至包括社会文化的横向升级。
今年10月份,拜登政府发布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指出美国不寻求冲突或新冷战,但将中国称为“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并强调中国是唯一既有改变国际秩序意愿、也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竞争对手。
日前,拜登在拜习会中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进行激烈的竞争,但他重申这种竞争不应转向冲突,而是美国和中国必须负责任地管理这种竞争并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
不过,海明斯认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实际已包含了很多应对冷战的内容:“我认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做了自相矛盾的两件事:它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冷战打下了基础,借用杜鲁门的方式捍卫民主盟友,但也捍卫那些感到被其它大国威胁的非民主国家。”
太平洋国际论坛的印太外交与安全政策资深主任约翰·海明斯(John Hemmings)表示,习近平的数字中国战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从长期来讲要与美国脱钩的战略等,都显示中国迈向冷战的趋势。(视频截图)
学者:数据控制,强化中共权力
周四,正在曼谷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的习近平发表在“商业论坛”上的书面讲话,其中提到世界应该共同摒弃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习近平还表示,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任何将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企图,都应受到反对。
不过,海明斯认为,充满冷战思维的正是北京本身。他以科技政策为例,谈到中国如何把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其中。
他说,自从2015 年以来,尤其是去年夏天,中国政府对于数据公司和数据平台方面出台了更多监管架构,以保护隐私为名,实际上是加强政府管控,也令技术公司和国家之间的界限更为模糊。同时,中国当局认为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将影响社会秩序。当局还将数据称为“国家资源”,加强国家内部对数据的控制,同时也在强化“数据治理”,对民众的思想行为实施更大的控制权。
海明斯说,习近平认为数字时代将从本质上赋予国家和共产党更多权力,并让共产党实现其所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政府还投资新型的数字基础设施,计划五年内投入1.5万亿至3万亿美元,建立智慧社会、智慧城市等计划。
“在西方,我们还不了解它的含义,但在我看来,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数字化大战略,看起来像是党想要在国内外施加广泛的影响。” 海明斯说。
美国和盟友准备如何应对?
美国和盟友伙伴对如何应对中国的数码威权做好准备了吗?海明斯认为,在印太区域内并没有一个类似北约的架构,美国和盟友的整合速度也很缓慢:“我担忧美国整合盟友的能力,不仅是在政治而且在军事上,因为军事系统需要数码整合。我没有看到我们把大家在未来战斗平台加以整合,是有一些,但速度还不够快。”
不过,海明斯也谈到,美国的盟友无论是欧盟还是英国、法国,都开始提出自己的印太战略。他们并不想遏制中国,但他们看到中国对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的抵制:“我看到了正确的战略文件,正确的想法,现在是如何执行和时间表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竞争和威慑的步骤。 我们可以一起足够快地完成这一切吗?这就是我们的现况。”
在日前结束的拜习会上,美方宣布国务卿布林肯将在明年初访问中国。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周一也和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举行了会晤。
美国民间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清认为,拜习会虽然让前一段时间中断的美中对话得到恢复,但并不意味着美中双边关系将会有任何方向性的变化:“拜登总统专门强调了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他不希望竞争最后会变成冷战。”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