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柳叶刀:常见的致癌“元凶”是这5种!尽早避开,癌症不易找(组图)
潘大叔刚过60生日,一直在工作岗位勤勤恳恳,今年终于可以做个“散人”,架不住女儿的孝心,给潘大叔预约了一次全身健康体检。
潘大叔平日不抽烟,偶尔喝酒,身体硬朗,一直没病没痛的,原以为这次体检纯属“浪费钱”,走个过场。但体检结果却显示,肿瘤指标很高。
为了找到病因,潘大叔又做了胃镜、腹部增强CT等检查,最后发现:直肠癌已经出现肝转移,评估为中晚期。
潘大叔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平日没病没痛的,怎么就患癌了呢?
一、60-64岁为癌症高发期,为什么?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报告,数据显示,60—64岁和50—54岁年龄段的恶性肿瘤病例最多,60—64岁和75—79岁年龄段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也最多。
同样,国家癌症中心杂志JNCC也发现该年龄段,不论男女,癌症新发病例数量均在60岁-64岁达到峰值!
为何癌症高发,都集中在这一阶段?分析原因,与退休前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1、年轻时不重视身体
仗着年轻,肆意消耗身体,且不重视体检,有些人甚至5年、10年才体检一次。而到了60后,身体机能变化较大,之前种下的恶果,到了这个时候都一一通过负面回馈出来。
2、焦虑、抑郁情绪
有些人退休前后,离开了熟悉的领域,一时找不到新的方向,就会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若本身存在基础性疾病,再加上心理巨大变化,身体就容易垮。
3、身体机能退化
踏入60岁这个门槛,身体各项机能退化严重,可能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就可能卧病在床。更何况像癌症这种疾病,就喜欢趁着身体衰弱的状态进行攻击。
预防肿瘤离不开我们的免疫系统。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器官功能是一年不如一年。对于老年人而言,想要巩固免疫力,可通过适度运动、均衡膳食、保持平和乐观心态等进行加强。
二、癌症高发,“元凶”是这5种
数据对比发现,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达482万例,而美国新发癌症为237万例,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是美国的约2倍。
为什么中国的癌症发病率这么高呢?
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牵头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分析中国31个省2014年成人癌症数据发现,中国的常见癌症与这5种风险因素相关,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
1、行为因素
包括吸烟、吸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2、饮食因素
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不足;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摄入过多。
3、环境因素
PM2.5、紫外线辐射。
4、代谢因素
体重超标、糖尿病。
5、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EB 病毒(EBV)、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毒(HIV)、乳头瘤病毒(HPV)、华支睾吸虫、人类疱疹病毒 8 型(HHV - 8)、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
三、癌症预防,首先从日常生活入手
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有三分之一癌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掌握致癌因素,早期有效预防,是降低癌症发生的关键。因此要想预防癌症,首先要从“根本”上着手,制定防癌计划:
1、戒烟限酒
癌症预防第一项就是“戒烟”,戒烟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益处。美国癌症协会报告明确指出,烟草及烟草制品是导致癌症的首要危险因素。
除了戒烟之外,限酒也是预防癌症的关键。
来自世界癌症基金研究会的数据指出,每天饮酒超过125毫升(酒精浓度8%),患肠癌的概率增加18%。而戒烟20年后,患这些癌症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2、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包括癌症。要解决肥胖问题,就要坚持运动,避免久坐。
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左右的运动,避免久坐;每工作1—2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
3、远离病毒感染
目前针对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已经研制出HBV疫苗和HPV疫苗。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肝癌和宫颈癌的发生。
当然日常生活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餐前餐后洗手、分餐制等习惯,可以有效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4、调整饮食模式
加工肉、隔夜菜等,偶尔吃吃不致癌,这类食品可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在人体胃部胺化作用下,可生成亚硝胺,长期积累在人体,对身体危害极大。
建议日常饮食还是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少吃烧烤腌制类食品,尽量达到平衡饮食、合理膳食。
健康是需要细心经营的,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积极避开致癌因素,是维持健康的最低成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大家更清晰地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健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