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一格搬进了在上海的新家。在她和室友合租的50多平米的房子里,皮沙发是二手的,餐桌是二手的,烤箱是二手的,连植物都是二手的。镜头里,一格徒手整理着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她语气轻柔地分享着生活日常,没注意到头发因汗水粘到脸上。
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她从来不点外卖,产生的厨余垃圾用堆肥方式处理,生活中大部分用品来自二手。很难相信24岁的一格已经戒断卫生巾近6年,卫生纸也成为家里的“奢侈品”,有朋友来才会拿出来款待。
“尽量不留痕迹地生活,做一个地球资源的使用者,而不是一个掠夺者。”一格如此解释自己的“无痕”生活理念。这个想法来源于美国的户外运动方案“无痕山林”,旨在提醒人们在自然中活动时不要忘记关注并尽量维护自然的生态环境。她喜欢这个概念,因为它在指导大家如何在自然中活动的同时尊重环境并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两年前,她开始在视频网站上分享这种可持续生活方式。她的B站账号“壹个袋子”有五万多粉丝,其创立的豆瓣小组“无痕生活|可持续.极简主义”,目前也有三万多成员。尽管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力,一格却并不试图让别人变得和自己一样,她说环保这件事,就是一个对自己、对地球都有利的兴趣。
一年前,一格分享的戒纸视频
“无痕”生活日常
视频中的一格,多数时候穿着吊带,脸上的妆容虽不似很多UP主极尽精致,但也看不出太多瑕疵。
这个年轻女孩的护肤品用一个圆盘便能装下。她用一块纸盒子或者塑料膜包装的洁面皂替代洗面奶,洗头洗澡也用皂,皮肤不紧绷就涂抹爽肤水或者不用任何护肤品,煮咖啡剩下的残渣被制成磨砂膏,卸妆产品也是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食用油。
极简护肤,彩妆也尽量选用不含微塑料、对环境友好的品牌。迄今为止,一格已经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没用过BB霜这样的底妆产品,仅有的一支眉笔还是高中买的,口红也是高中买的,内芯可以替换。日常使用的眼线笔可以一物三用,还可作染眉膏、睫毛膏。
她坦承自己从来不是一个清心寡欲的极简主义者,所追求的,是在不牺牲幸福感的前提下,尽量不留痕迹地生活。
作为二手用品的忠实爱好者,一格衣橱里的大部分衣物都是二手的,高中时期的牛仔衣和裤子洗至泛白,现在依然是她喜欢的单品。为了穿到更多好看的衣服,她会和好友共享衣服,动手把衣服改成另外的样式,如果必须添置,也会首选二手网站。
“全新反而不知道要买什么,选择太多了,而且会有点舍不得,我想要衣服的想法也没那么强烈。消费这件事情背后就是在投票,如果我消费全新的衣服,其实就是在支持这个产业继续去制造更多衣服。”
一格已经有近6年时间没使用过卫生巾或者卫生棉条这种对很多女性而言必需的一次性卫生用品了。每逢生理期,她会使用在国内仍属小众的月经杯,一个100多元人民币的月经杯,可以重复使用近五年。戒掉卫生纸也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日常清理一格会使用冲洗器、抹布、毛巾等物品。
在她的家里,很难看到塑料瓶装的沐浴露和洗发水,洗碗也用皂,她曾自制过环保洗衣液,但近几个月来,她甚至不再使用清洁剂洗衣服,除非衣服上有一些难洗的污渍,她才把肥皂涂在衣服上,然后扔进洗衣机。
一格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很少,但还是无法避免地产生了不少厨余,在加拿大,她学会用各种方式对这些垃圾进行堆肥,回国后也依然保持着这一习惯。
一个灰色的两层蚯蚓塔内,蚯蚓在一格制造的厨余垃圾里自由穿梭着,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垃圾会被蚯蚓转化成为营养丰富的土壤,为一格种植的绿植和蔬菜提供养料。堆肥这种听上去有些古老的方式,与这个24岁的女孩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看到这些土里的蚯蚓,她觉得就像是在养一个宠物。
今年夏天,因为上海持续高温,植物难以养活,一格堆出的肥料没能派上用场,她把这些肥料囤起来,留待需要时取用。
一格在新家的堆肥箱。视频截图
“环保爱好者”养成
一格今天的生活方式,与父母的节俭意识有着很大关联。
在家里,一格爸爸制定了2条家规:吃饭时,如果想从冰箱里拿酱料或饮料出来,必须吃多少倒多少,然后迅速放回冰箱去,避免增加电耗;喝完的饮料和使用完的酱料,一定要往里面倒点水涮一涮。外出购物时,他们会自带袋子,如果想吃饭店的饭,也会拿家里的锅去打包回来,以减少打包盒的使用。尽管并不缺钱,妈妈的衣服70%穿了10年以上,小时候的一格也经常穿亲戚家的衣服。
这些生活习惯不知不觉影响了她的一言一行,她从不觉得穿二手衣服丢脸,出去购物会带上环保袋,外出吃饭也会带上自己可用来打包的广口玻璃瓶。一格在视频里说,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浪费都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
高中到加拿大留学,一格开始接触垃圾分类。她严格地学习分类标准,为了提高回收率,会清洗喝完的酸奶瓶,回收纸壳时会把胶带拆掉,买薯片也只买可回收的盒装而非袋装。
彼时她单纯地以为,回收一个盒子就能再做一个盒子,回收一个塑料瓶就能再做一个塑料瓶。直到看了纪录片《塑料王国》,一格才发现环保的更多复杂性,“回收也不是那么完美,它能通过回收减少原始资源的开采,但回收本身也会造成很多环境问题。我就觉得环保这个东西很复杂,想去了解它。”
在多伦多,她看到大型的可持续生活社区有地方可供公共堆肥,还有零浪费的超市,消费者可以买散装的牙膏、洗发水,超市里面卖的很多东西的瓶子可以退还押金。
一次逛超市,一格奇怪为什么有个肥皂上写了不含棕榈油,她原以为棕榈油是很健康的东西,搜索资料才知道棕榈油广泛使用的背后是油棕树被大量种植,加剧了森林砍伐和濒危物种栖息地减少的问题。
在这里,关于环保的新大门敞开了,只要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关,她总愿意多一些思考。一格慢慢发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选择一种可持续的方式。
探索过程中,她了解到畜牧业里的母牛一生没见过公牛,永远都在以注射精液的方式怀孕,生完小牛会被带走,因为哺乳会影响母牛的下一轮怀孕和产奶。因为无法接受,一格开始吃素。
在多伦多参加环保活动时,一格经常被误认为是日本人。回想接触可持续生活的过程,她发现确实都是从英文渠道了解信息,国内相关活动非常少。“确实中国年轻人在过环保生活的很少,大家看到一个年轻的亚洲面孔,觉得是日本人也算正常。”
一格猜想中国应该也有很多人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兴趣,在朋友提议下,她开始做自己的环保频道。两年下来,她在各大涉足的平台都收获了不少对可持续、“无痕”生活方式非常感兴趣的粉丝。
视频截图
“先爱自己,再爱地球”
“为什么不剃光头,这样省水又省洗发产品,最可持续了。”“你既然是环保博主,你怎么还开灯?你怎么还化妆?你平常坐不坐飞机?”……引发关注后,一格不免受到一些网友的质疑与批判。
说起来,她确实有过一个极端的阶段,想尝试在海外环保博主间流行的“零浪费”生活(一种几乎不产生垃圾的生活方式)。这给一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注意力一股脑聚焦到“垃圾”身上,甚至也隐隐希望身边人能践行这样的生活方式。
“你会给自己定一个指标,什么东西算垃圾,什么东西不算垃圾,但是很多时候垃圾是无法被量化的,它也许是在你没有看到的其他环节产生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她不再追求苦行僧式的绝对环保,而是只在舒适圈内做尝试。
“先爱自己,再爱地球。”采访过程中,一格一再强调自己是环保爱好者,做出的所有选择都是基于一种对自己、对地球都有利的兴趣。也正是因为对这种兴趣满怀热情,她才拥有持续探索环保这件事的动力。
选择很多可重复使用的产品,不仅因为对资源的消耗少,也因为省钱。购买散装的新鲜食物,除了减少塑料使用,也少吃了很多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少了花花绿绿的包装,一格的心情也得以更加舒畅。因为日常生活用品被替换成可循环利用的产品,疫情期间的一格少了很多囤货压力。
“我们对动物的同情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吃素的人也会同情蚊子和蟑螂,但我对它们就毫无感觉。有的动物你杀它时能读出它的表情,有的不会叫也没有表情,你对它感同身受的程度会浅一点。”刚吃素时,一格还吃鱼,两年过去后,她不再吃鱼类,但仍会吃乳制品和鸡蛋,尽管她知道乳制品和蛋的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衡量过后,她觉得吃这些东西总体会更开心。
她在豆瓣小组“无痕生活|可持续.极简主义”的简介里写道,“环保不一定要愁眉苦脸得充当苦行僧,我们也可以在爱自己的前提下爱地球。”
做UP主的这两年,一格并不寄希望于让大家和她过上一样的生活,更不会在自己的频道里说教。在她看来,只有以自爱为核心、以兴趣为前提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才能持续轻松得践行下去。
她变得更加包容身边人的多样性,也尽量不因自己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人。在上海,她在阳台和户外堆肥时,会离室友很远。由于不喜欢家里出现一次性的厨房湿巾,便主动承担了这部分清理工作。她说,“我不会要求牺牲她的便利来迎合我,她也可以点外卖,我做的饭她也可以吃,我不给别人制造麻烦,也不要求别人像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