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朱不定期鸡汤 | 天赋
老生常谈,当时永不过时,因为天赋的问题困扰了一代代家长,包括我。
我个人非常相信天赋每个人都有,你最热衷于做的事情,你最愿意花时间做的事情,就是你的天赋(所在)。
每个人热衷做的事情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的,比如喜欢打游戏,比如喜欢看电影,比如喜欢旅游,比如喜欢抽烟喝酒,比如喜欢(小红书)看美女,这些不是天赋哈。嗯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天赋就是局限在技术能力上,而对于天赋的用途缺省暗指成名成家的那些天赋,我觉得的我想要强调的天赋完全是两码事。
如果从老话说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层面上来说,天赋就是精神上的严肃性。比如我一直这样表达:“我画画,但很业余的,不过我很喜欢,seriously。”
差不多可以这样来辨别,一般必称什么什么需要天赋的,那么都是功利性非常重的人或家长,放不下那份看到结果和成名成家的执念。内心真喜欢和内心严肃的对待兴趣爱好,就可以从中受益或者得到内心的精神享受,不过这个感受很个人,外人或者家长根不理解或者不懂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
真的很普遍现象,父母辛辛苦苦花钱培养起来的爱好,家长自己其实并不欣赏也不想去理解。我说的欣赏不是说自己需要会这个技术技能,比如说不会乐器而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大把大把。
孩子学各种高大上的东西,到了一个阶段,家长们都露馅了,完全不懂也根本不喜欢,所谓的supportive就没有了,剩下的都是“我天天开车接送你,我周末不能睡懒觉,学爱好的孩子是碎钞机。。。”这样的不快回忆。很多人的开车接送只是在完成任务而已。其实呢,孩子身上的小小天赋如果让其内心,因此自我建立起来小目标和小成就,父母能理解和欣赏,就不会痛苦了。
不要为没看到孩子的成就感到伤心,大部分情况下是日子还没到,更大可能性是家长根本(永远)不懂。相信一个人热衷做的事情就是他/她的天赋,寻找和发现自己擅长的,我觉得这个思路基本是对的。不能每次都把“天赋”和“家里穷”当借口,内心需要有海洋,没有海洋有池塘也好,而不是自我先设定只能有个puddle。
对于兴趣爱好,最终就是关于内心充盈的那些东西,孩子小时候卷一下即便有功利,问题不大的,但是最后能留下来的那些,变成孩子内心自己的东西,就很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