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上海疾控最新发现:新冠可通过微信群传播(视频/图)
本文转载自特稿哥李万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一大早,刷到一段来自魔都的录音。
这段录音,是上海青浦疾控中心流调人员与一位接受流调的男子的对话。
很魔性,很震碎,很吓人,很惊讶,很......
对话透露的信息是:微信群可以传染新冠!
听罢录音,我的第一感觉是:上海方面赶紧辟谣。如果不是谣言,就赶紧澄清、说明。
网络时代,谁没有几十、几百、几千个微信好友?谁没有几个微信群?几乎人人都在网上溜达过。假如,“微信群可以传染新冠”是真的,大家岂不都成了“密接”“次密接”?
我把录音整理了一下,大意如下:
青浦疾控:我这边是青浦疾控中心的,我们接到了一个你的投诉,说是你没去过那个KTV,是吧?
男子:对对对。
青浦疾控:是这样的,我这边接到的是疾控中心返下来的名单……
男子:我都没去过那个KTV。
青浦疾控:我知道你没去过,但是他们返的名单里面有你......当时是这么说的,如果你进去了,那肯定是密接,没去的话,肯定按照次密接来管理。
男子:没去怎么会叫次密接?
青浦疾控:那你不去,怎么会有场所码的呢?
男子:啊?什么?
青浦疾控:哦,你在这个群里,在这个名单里面。
男子:对啊,我在群里面啊,在群里不犯法吧?
青浦疾控:......我也是请示我们领导的。
男子:难道现在病毒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啦?我只是在KTV微信群里面,没去过的呀。没有去过怎么叫次密接呢?
什么叫“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就是。
原来有个新名词,叫“时空伴随”,现在又出现了新名词,应该叫“微信伴随”,或者叫“网络伴随”,或者叫“云次密接”。
公道、客观地说,青浦疾控那个流调的女子,声音很好听、很执着、很认真,也很耐心。
毕竟,她也是奉命“流调”。她的一言一语,都是“奉命行事”。
那位接受流调的男子,反复说自己虽然在KTV微信群里,但他自己确实没有去KTV。他反复解释,反复澄清。
青浦疾控的那位流调的女士,也反复强调,反复询问。
我也反复听了几遍录音,终于明白:这名男子在此之前就被通知要隔离,他就选择了投诉。所以,青浦疾控人员就打电话了解情况。
男子反复说,自己并没有去过那家出现阳性的KTV,只是有个这家KTV的微信群而已,在群里都没怎么说过话,不明白怎么就被判为次密接了。
对话的最后,青浦疾控的那位女子,好像被“说服”了,或者是理屈词穷了。
不过,听了这段录音,胜读一本奇书。
我们也会更加注意,即使没有去过高风险区,但如果所在微信群里有感染者,就是次密接了。
大家快看看自己的微信群有没有场所风险。如果有,赶快退了,以免被云化。
同时,我们也心疼并同情“青浦疾控”们。
上海有200多例感染者与同一家KTV关联,“青浦疾控”们不敢掉以轻心。
君不见,上海疫情的版本,一开始是从第一季的华亭宾馆;然后,是第二季的红玫瑰理发店;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三季是KTV。
这三个地方的共同点,都是人员密集型场所,感染的范围及感染的人群都是指数型爆发的。
所以,“青浦疾控”们“奉命行事”,也可以理解。人们不理解的是,“同一个微信群就成了次密接”。
这样的“一刀切”,这样的“云密接”,也忒狠了点儿。
针对这段疯传的录音,11日晚上,上海青浦区疾控中心人员回应称:前述录音内容属实,但该人员最终并未被判定为次密接对其进行隔离,目前健康码已由红码转为绿码,“市疾控下发要求所有群里的人都要被判定为次密接,后续处理时发现确实没去过,所以并未判定为次密接。” 此外,微信群内其他人员也将由相关部门审核流调信息,若未去过该KTV不会被判定为次密接。
12日,上海青浦区疾控中心就同一微信群人员被判定密接致歉。
青浦疾控发文称,近日青浦区疾控中心接外区协查,对一起涉及娱乐场所疫情进行调查管控。鉴于娱乐场所特殊性,涉及人员较多,活动轨迹广,潜在风险较大,有无接触很难及时查清,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保护广大市民朋友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相关风险人员参照次密接进行先行管控,实施居家隔离。后续经过进一步深入排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等,对确定没有接触风险的人员进行排除,如查实,还需升级处置。
对流调管控过程中给市民带来的不便,我们真诚致歉。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理解,继续支持我们的流调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要求落实疫情防控,进一步规范流调处置。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本文转载自特稿哥李万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