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确诊1例霍乱,专家:几乎每年都有,无需恐慌(图)
7月11日中午,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健康局通报:9日晚,该区疾控中心接医院报告,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诊断为霍乱,毒力基因阴性。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
11日下午,武大生命科学学院在校学生张绍迁告诉封面新闻记者,9日,武昌区疾控中心通知武大有疑似病例,涉疫工学部8号宿舍楼采取了封控措施,该宿舍楼在校学生均已进行肛拭子检测。封控宿舍楼外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受到影响,可正常出入校。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医学微生物学专家金冬雁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霍乱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多数情况下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近年来,国内几乎每年都会报告散发病例,在发达城市几乎不可能造成大规模传播,无需过于恐慌。
7月11日下午,武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武汉大学一例霍乱病例及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截至10日19时36分,通过对264名重点人群、259个点位进行快检,未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未发现新增病例。
武昌区卫生健康局通报一例霍乱确诊病例。
什么是霍乱
近年是否有病例出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
金冬雁介绍,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而非病毒,它“从未消失”,国内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霍乱散发病例,偶尔有个别地区局限性暴发,多由O139 群霍乱弧菌引起。该细菌菌株与此前的“经典型”相比有所减弱,加上我国医疗卫生水平逐年提高,因此病死率很低。其聚集性传播主要是因为被污染的饮水或是食物,尤其是贝类、海产等。
封面新闻记者梳理2012年至今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发现,霍乱年报告病例多在5-100例之间,十年来共报告266例,近年来报告病例数总体呈动态下降趋势,且2014年至今,报告病例无一例死亡。今年1月和3月也各报告了1例霍乱发病病例。
此次霍乱源头在哪里
是否与卫生条件有关
目前,关于这次霍乱的源头还尚不明确。据武大通报,已针对该生7月8日在武大医院接触的医护人员、检验人员进行采样,开展霍乱弧菌检测,对相关环境开展检测和终末消毒。针对该生7月5日以来校内就餐、购买食物和饮品的食堂、餐馆、小卖部等6个点位,进行环境采样和终末消杀,相关人员进行服用预防性药物、居家观察等处置。
网上有消息称,涉疫宿舍楼没有独立卫生间,洗手间老旧脏乱,公共浴室潮湿破败。对此,张绍迁告诉记者,“武大预计在今年暑假完成宿舍翻修工作,有极少部分宿舍还未进行翻修,所以洗手间的设备比较老旧,但管理是正常的。发现霍乱病例的宿舍楼就是还未翻修的。”
一位住在另一宿舍楼的武大学生则表示,不同宿舍楼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其所在宿舍有独立卫浴,虽然有些老旧,但使用起来并无问题,是否脏乱主要看个人。
金冬雁表示,目前还不能判定是否与宿舍卫生条件有关,具体由什么引发要等流调分析。霍乱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病从口入”,经粪-口感染,主要经被污染的水、食物及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只要切断传染源,问题基本就解决了。在发达的大城市,基本不可能造成大规模传播。”
2021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图源:国家卫健委官网截图
如何防范霍乱
专家给出建议
7月10日下午,武汉大学医院发布提示称,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请立即到工学部校医院门诊进行预检分诊、信息登记,按照工作人员指导及时到中南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注意饮食安全,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金冬雁建议,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就能有效预防霍乱。
记者注意到,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霍乱防治知识问答》也指出,预防霍乱主要“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传染病防控率的下降跟传染病防控的落地落实有关,一旦防控措施放松,就可能反弹……就像个盖子,底下一锅开水,上面是个盖,按不紧,蒸汽有可能把盖给翻开。”在6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对传染病防治做了一个比喻,并希望大家把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压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