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普跌 未来走势如何?(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期受发达经济体政策收紧和经济衰退影响,投资者抛售大宗商品,其价格普跌会带来哪些影响?近期大宗商品调整是否充分,未来趋势如何?
近一个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大幅回调,金属商品下调14.7%,其中,锡期货价格回调30.8%至25675美元/吨,创2021年4月以来低点;LME铜、锌和镍金属跌幅均超过20%,如果从5月4日计算,铝回调幅度同样超过20%,铜价跌至2021年4月水平;能源方面,布伦特原油价格跌幅16.8%,至102.8美元/桶,创近两个多月低位;近一个月,CBOT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跌幅均超过20%,CBOT大豆、玉米期货价格创2021年12月价格以来新低。
大宗商品价格为何普跌?
为何近期国际能源、食品、金属工业原材料商品价格普遍出现明显回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会产生哪些影响,接下来会怎么走?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普遍回调主要是金融环境收紧、全球经济需求前景放缓,削弱了大宗商品的金融与商品属性,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预期随之变化。
需求前景转弱。近两个月,主要经济体公布的PMI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零售销售指数等经济指标均呈现趋势放缓走势,预示全球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正在真切发生。在全球普遍高通胀压力下,各国利率上升速度很快,叠加高通胀和供应受限影响,全球消费、投资将受到抑制,全球需求面临快速放缓压力,高利率、高通胀正成为发达经济体内需的拦路虎。同时,由于利率快速上升,地缘冲突,贸易放缓可能导致部分经济体财务状况出现恶化等,经济衰退前景引发市场担忧大宗商品过剩。
金融属性削弱。回顾本轮大宗商品走势,与发达经济体无限量宽松有很大关系,但今年以来,高通胀改变了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由于发达经济体政策急转弯,利率上升、流动性收敛,市场波动加剧,经济趋缓等,金融环境趋紧,大宗商品投机热情在减弱。
大宗商品价格还是“贵”。近一个月大宗商品普遍明显回调,但与2019年底价格水平进行粗略比较(之所以粗略比较,主要是目前宏观和政策环境已明显变化),大宗商品价格继续维持高位。截至6月30日,CRB现货指数中食品、金属、工业原材料指数较2019年底分别高出68.8%、46.1%和36%;截至7月5日,LME铜期货价格仍有23.6%涨幅,LME铝和锌价格较2019年末高出三成,镍(61.1%),钴(99.8%)等。整体看,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并不便宜。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全球控制高通胀带来曙光,尤其是能源、食品价格回落将对发达经济体与全球通胀带来明显“降温”效果。一方面,缓解食品、能源价格上涨压力。尽管各国通胀成因各异,但也有些共性,食品、能源价格对各国物价走高起到明显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能源、食品对外依赖严重经济体通胀上涨幅度更大;另一方面,缓解工业生产成本。数据显示,5月美国、欧元区PPI指数同比分别10.7%和36.3%,部分企业有动力向终端消费者转嫁部分成本压力。上游能源与工业原材料价格回落,有助于降低部分中下游生产商投入成本,有助于提振市场有效供给,舒缓上下游价格传导。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助于缓解全球金融环境过快紧缩。近两个月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主要是高通胀压力,发达经济体政策急转弯,同时,市场担忧发达经济体激进收紧政策可能引发全球衰退提前到来,导致金融环境收紧,金融资产估值承压。但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调,通胀压力前景趋缓,有助于舒缓市场对金融环境过度收紧、经济衰退前景担忧,为近期跌跌不休的欧美股市带来暖意。
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将导致上下游行业、企业经营状况与盈利前景出现一些变化,对于部分上游行业利润将出现下滑,而部分中下游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企业整体盈利有望逐步改善,未来资本市场将重新为这些行业、企业进行定价。进一步联想到部分商品国外贸内需及财政状况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对于工业国来说,由于大宗商品进口成本下降,有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盈利改善有助于带动投资和消费活动扩张。
大宗商品价格趋势
从基本面、政策面走势看,未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面临一定压力。
本轮高通胀影响因素复杂,有欧美空前规模刺激政策拉动,也有供给冲击,全球疫情导致供应链较为混乱,地缘冲突等加剧全球供需矛盾;加之上游生产成本向终端消费者传导,就业市场趋紧、生产成本上升可能推动薪资螺旋上涨,高通胀对经济、社会影响广泛,各国政策重心锚定通胀,在通胀拐点到来之前,货币政策将延续收紧态势。
全球商品需求前景仍不够乐观。全球利率中枢明显上移,推升信贷融资成本,同时,消费者面临着几十年来强劲通胀压力,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和投资放缓将拖累内需表现。数据显示,美国楼市明显降温,6月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继续趋缓,反映全球需求动能在减弱。
从商品需求前景与金融环境紧缩看,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有下行空间,但短期走势可能存在反复,市场波动剧烈。一方面,商品供给不稳定。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指标指向全球商品需求前景趋缓,各国加快收紧政策,不利于商品价格走势;但本轮商品供给环境相对复杂,疫情、地缘冲突等干扰商品供给,短期商品价格回归正常年份水平不大现实;另一方面,经济和政策前景不确定性。近期大宗商品接连快速调整,主要基于经济前景衰退担忧,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主要发达经济体就业稳定且PMI等指标整体处于扩张区域,预示短期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偏低;加之发达经济体政策面临经济“硬着陆”挑战,各主要经济体政策更多依赖经济数据指引,政策前景不够明朗,5月美国通胀超预期改变了6月整个市场交易风向。另外,由于全球复杂政经环境和供应链方面问题,商品供需两端扰动因素增多,各商品价格走势将出现一定分化。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