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来势汹汹 你该如何保住钱包?(组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当前因疫情、战争冲击供应链,全球进入高通膨时代,短期内物价不会下跌,那么我们该如何生存?德国之声访问专家整理出4件你能做的事。
(德国之声中文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表示,该基金将在未来几周内下修对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同时她说,自4月以来,全球经济前景已“明显变得暗淡”,有鉴于诸多风险升高,因此不排除明年全球经济可能会陷入衰退。
格奥尔基耶娃称“我们正处于惊滔骇浪中”,主要是受到当前通货膨胀无所不在、各国央行利率调升、中国经济成长放缓,以及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相关的制裁升级等影响。
世界银行(World Bank)总裁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曾在今年六月表示:“俄乌战争、中国清零政策、供应链混乱及停滞性通膨风险重创经济成长,很多国家恐难逃衰退。”
综观全球,美国当前通膨率处在40年新高。欧盟统计局(Eurostat)公布6月通膨率年增8.6%,再度改写历史纪录。至于德国6月通膨率略降至7.6%,但依然维持在历史高档。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3.59%,创14年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乔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南华早报》称,由于“中国CPI里商品和服务的占比结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因此中国当前通膨率不像其他国家那么高。但从去年夏天以来,中国相关部门开始从国家储备中释放铜和铝等金属,还释出大豆、大米和小麦等。中国通过产能释放、储备调节等多种手段,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当通膨的号角已经响起,究竟民众该做些什么减缓冲击?对此,德国之声访问了中华经济研究院WTO中心资深副执行长李淳,以及马来西亚财富管理公司营业总监凯瑟琳·张(Katherine Chang),并整理出四个要点。
1.审视财务状况
“我相信很多家庭应该没有检讨过每个月的消费”,李淳认为对抗通膨的第一步,是先审视自身的财务状况,还有消费习惯。可以先从资产负债著手,评估自己手边持有的现金、其他有价值的资产,甚至是负债。另外,可以试著列出每个月固定支出有哪些,可运用的资金有多少等。
对付高通膨的方法没有绝对,毕竟每个人的环境和条件皆不相同,因此必须先厘清目标。李淳说,对于小康家庭或是中低收入户者来说,面对高通膨带来的压力,应思考如何维持现有的生活质量。而对于高收入者来说,考量的层面会是如何减少资产缩水的幅度。
2. 减少非必要支出
物价飙涨迫使民众不得不改变消费习惯,《CNN》报道指出,最常见的行为不外乎是转向便宜替代品、停止购买非必需品,还有减少冲动性购物。
李淳指出,从过往的研究观察到中低收入户每月消费最高的,不外乎就是食物支出。而目前餐厅不断涨价,因此民众应减少在外用餐,改成在家里自己煮。虽然食材价格也上涨,但相较之下可以省荷包,也能够减少与他人共食的染疫风险。
李淳举了南韩上班族的例子。在南韩“共食文化”盛行,午餐是上班族重要的社交活动,不过近来餐厅不断涨价,许多人改为自行携带便当,或者是购买便利商店的即食品,选择留到晚餐才与朋友见面。在万物皆涨的压力下,上班族得更有效地分配资源。
另一大生活成本就是交通费用。汽油价格上涨,愈来愈多用路人大喊吃不消,纷纷改变驾车习惯,而李淳认为若情况允许,可改搭乘公共交通。
此外,看似方便的订阅服务,从 Netflix 到手机费用,乃至健身房及有线电视帐单,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从你的荷包里拿走钱。因此李淳提醒,使用者应该趁机审视自身的需求,区分自己是“想要”还是真的“需要”。
至于不动产资产过去被视为通膨洪流下之最佳保值产品之一,但升息后将使得民众借贷成本升高,影响最甚的正是房贷和车贷。因此,李淳认为民众应暂时延后买车或买房等大型的财务计画。
3. 现金为“亡”
通货膨涨是指当前货币的流通数量膨胀,导致物价持续上涨,相同的金钱购买力越来越薄。
马来西亚财富管理公司营业总监凯瑟琳·张(Katherine Chang)告诉德国之声,她可以理解目前有许多人持有现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短期内害怕损失,“但长期持有现金可能会导致亏损,因为通货膨胀会侵蚀资本的价值,尤其是持有期越长或通货膨胀率越高时。”
凯瑟琳说,假设通货膨胀率仅为1.05%,那么持有1000万美元的现金,10年内变为900万美元,“而且我们都知道,实际通胀率远高于1.05%。”
凯瑟琳日前撰写一篇《当现金不再为王时》的文章,举了马来西亚慈善机构的实例。内文提到当前马来西亚的慈善机构开始鼓励捐赠者,以捐赠实物取代现金。随著商品价格飙涨,慈善机构也意识到,现在花一样的钱也已无法购买像过去相同数量的食物。
李淳说:“现金其实是最不保值的”。他建议这样一个高通膨时代,民众应该先评估需要多少紧急预备金或手头可周转金额,并且把现金保持在该水平即可,其余可配置在其他资产,“不要持有过度的现金”。
4. 调整心态
路透社引述欧洲央行(ECB)首席经济学家连恩(Philip Lane)说法,欧元区创纪录的高通膨率,可能会助长“通膨心理”的形成。连恩所指的是,消费者和企业在高物价预期当中调整自己习惯的一种现象。
一旦通膨心理开始形成,消费者就会提前支出,以避开物价随后上涨带来的影响;而企业则在预期成本上升之下,开始提高自己的价格。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通膨持续下去。
“眼前这股通膨压力,可能会在明年第一季或第二季趋缓”,李淳呼吁民众应该体认到,通膨现象是阶段性,不会是长期、永久的现象,若能有心理建设,就能在短期内牺牲部分娱乐花费。但若民众认为价格永远都不会跌回去,那么约束自己的动力就会下降,如此一来便难以坚守纪律、落实自己的财务规划。
凯瑟琳认为,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或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谨慎行事,为致命的通胀做好准備”。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