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10澳元一颗?物价飞涨的“暗黑时刻”还将继续
很多人最近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打开账单,发现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在超市或看到加油站的价格牌时,心里犯嘀咕:“怎么涨价那么多?”
你可以用通货膨胀率,也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把自己的账单具象化——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最新的数据,5月的CPI指数为5.1%。
财长吉姆•查默斯更是表示,物价暴涨的情况“在好转之前会变得更糟”。那目前,涨价情况到底有多夸张?
首先来看,我们生活“衣食住行”各类涨价的情况:
食品:很多果蔬价格都翻了几番。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生菜,从2.5澳元一颗最高涨到12澳元一颗。就连肯德基都公开表示,要用卷心菜来替换生菜了。与此同时,西兰花价格也涨了一倍,有些地区卖到9.9澳元一公斤。草莓也从去年8月3盒2澳元,涨至如今一盒最高10澳元。
电价:随着全国各地变冷,家家户户都在为他们的能源账单发愁。上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电力“平均现货价格”(即批发价)最高分别达到733澳元/兆瓦时和708澳元/兆瓦时。
油价:无铅汽油的价格在每升2澳元上下浮动,浮动区间大约为10澳分。
房租:CoreLogic的3月份季度租金评估显示,一季度,全国租金指数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8.9%,创2008年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
房贷: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澳联储已经将其现金利率上调至0.85个百分点,导致很多人的房贷月供增加数百澳元。
毫不夸张地说,为了有房住、用得上电、吃得上饭,数以百万计的澳大利亚家庭每周需要额外支付数百澳元。
物价上涨归咎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集中在供给端,无论短期、中期,还是长期,都有一些因素推涨了各类商品的价格。
短期:先来看食物,像此次果蔬价格的暴涨,主要就是昆州和新州的洪灾所导致的供应短缺。而粮食方面,则是与东欧冲突有关,两个涉事的国家同时也是国际种粮大户,他们出口量的减少,直接带动了全球粮食价格的上升。
中期:新冠疫情造成的供应链紧张一直在持续,虽然中国部分地区放松管控后缓解了一定问题,但全球的供应链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有待时日。澳大利亚多数的工业制成品都需要国外进口,因此供给必然持续受到影响。
长期:全球大力推动“碳中和”目标,澳大利亚也是其中一员,导致能源过渡过于激进。目前,传统能源企业都在“大跃进式”地加速绿色转型。近期不少燃煤电厂要么提前准备关闭,要么仅维持一半不到的机组发电,此前,全球最大矿商必和必拓还剥离并出售了油气资产。
但事实上,澳大利亚无论从硬件还是配套政策方面,都没有准备好进入清洁能源时代,目前70%左右的发电都是依靠煤炭和天然气,能够存储清洁能源所发电力的设施更是远远不足。因此随着燃煤、燃气电厂供应的减少,东部各州的电价高涨就成了必然。
令人无奈的是,其中许多问题不会消失——乌克兰战争仍没有结束的迹象,供应链紧张缓解速度缓慢,能源转型更是将持续推行。
在这种情况下,通胀率显然将持续攀升。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预测,到9月份,通胀率将达到5.7%。
澳联储此前曾表示,通胀率将在6%左右触顶,但本周二澳联储行长已经发话,这个数字可能在年底前涨到7%。“电力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近期汽油价格上涨,意味着近期通胀率可能高于一个月前的预期。”
那么,澳大利亚居民能消化生活成本的大幅上涨吗?
上周澳新银行(ANZ)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了4.1%,为4月初以来的最高单周数据。这表示,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以及他们当前的财务状况感到非常悲观。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储蓄是有限的,但收入增长是不确定的。居民面临的债务成本不断上升,而用于偿还债务的储蓄不断减少。
现实是,许多家庭目前情况还好,但今年晚些时候呢?
生活成本仍将上涨,尽管最低工资水平已经跟着通胀率上调5.2%,可多数家庭并不会因此受益,而他们还是必需用储蓄来目前用来弥补生活成本上升的差距。
可以预见,数百万家庭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将面临严重的财政紧缩。这意味着一些非必需的消费也将减少。经济中的价格压力将会缓解,但这也可能伴随着更少的消费和投资。这对于澳大利亚整体的经济增长实在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