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冲击波(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美关系不会好转,未来20年中国必然承受美国巨压,这是必须的考验、必要的代价。中国扛不住,就自认倒霉;扛得住,就柳暗花明。
截至6月9日,俄乌战争持续106天,对中国的冲击和利弊更为清晰。
政治中立:中方立场与各方反应
中方谨慎地保持中立,一方面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认同(实质委婉反对)俄罗斯用战争手段解决分歧;另一方面没有将俄的“特别军事行动”界定为“侵略”,强调俄正当的安全利益需获得美国和北约尊重。
这个立场最符合中国利益。肯定不能支持俄明显违背《联合国宪章》的行径,否则必定在国际上孤立,且为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留下重大后患;也不能冒失反俄,不会得到美国的任何奖赏和回报,美国始终视中国为价值观异类,收拾完俄之后,只会更从容地聚焦扼华。
如此平衡“走钢丝”不容易,所幸获得交战双方的理解。俄罗斯外交部对中国“平衡的立场”表示感谢,泽连斯基泽对“中国选择了一种远离、不卷入的政策感到满意”,欧盟、乌克兰甚至希望中方充当调停人。
当然,美国、北约对中国的中立表达不满,持续施压。3月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王毅通电话时声称,“全世界都在关注哪些国家挺身而出,捍卫自由、自决和主权的基本原则。”4月14日,布林肯演讲时又说,站在对的一边、还是错的一边,站在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一边、还是混乱和冲突一边,“中国最终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4月5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责中国“不愿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与俄罗斯一起“质疑了全球各国选择他们自己道路的权利”。4月13日,美国财长耶伦声称,“如果中国在当前的关键时刻不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它未来就不能期望国际社会尊重它对主权和领土完整提出的任何诉求。”
将中、俄深度捆绑污名化,共同列为国际秩序的破坏者,符合美国利益。但中国的立场并不孤立,印度、越南、阿联酋和东盟、非洲等数十个发展中国家既不认同也不谴责俄罗斯。
军事稳健:不主动打破两岸现状
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政界、智库和媒体有一个担忧,中国是否会趁美国分心武统台湾?
拜登政府沿袭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不断打“擦边球”,制造“一中一台”,提升台湾防卫能力和美台官方关系。而且更进一步,开始动员盟友体系和力量高调打“台湾牌”,其中日本跟随最紧密。
3月10日在参议院听证会上,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卡林认为,顽强抵抗的乌克兰是台湾防御大陆进攻的“典范”;助理国务卿刘易斯鼓动,台湾人“必须准备好战斗”。
5月24日,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后,东道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代表美、日、澳、印四国首脑宣布共识:“任何地方,特别是在印太地区,永远不会容忍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单边企图。”与岸田早期的表态印证,暗指台海的意图明显。
中美两国如发生军事冲突,最大风险的确是台海。所幸目前两国都非常理性,一如既往都不想打仗。在中美共同约束之下,台湾不会也不敢单方面改变现状(例如法理“台独”、非法拥核等),那么大陆没有动力主动改变现状,也没有契机被动改变现状,所以台海无战事。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一旦要武统台湾,必须师出有名。这个“名”,对内对外既解决合法性,也解决后遗症。不要低估美国精英的精明,不会轻易成全中国获“名”武统。当然,中方实施低烈度的军事反制手段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军机军舰绕台,针对性军事演习,与俄联合战略巡航绕日等。
美国战略正确,但战术操作有失误。“台湾牌”打得越多越高调,越容易引起中国民众的反感与反抗,国内民族主义势头更猛,持“挺俄反美”的立场更多且更坚定,与执政党的团结更紧密。
中美防长都出席6月10日至12日的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据美方透露,中方主动提议两国防长举行会谈,主要议题之一是台湾问题,美方接受提议。显然两军两国都需要管控风险,降低误判。此前美方曾拒绝举行两国防长会谈,认为与美国防长对等的官员应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方不接受。
中美谈什么不重要,是否谈出共识不重要,小吵、大吵都不重要,双方代表都要向本国民意和元首交代,各为其主,各为其利。最重要的是中美两军有牢固的平台和机制保持战略沟通。2018年特朗普开打贸易战,笔者一直认为,军事已取代贸易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中美关系不会好转,未来20年中国必然承受美国巨压,这是必须的考验、必要的代价,没什么大惊小怪。中国扛不住,就自认倒霉;扛得住,就柳暗花明。
扛不住,说明没有实力坐不稳世界老二或老大,也不会获得多少同情或支持;扛得住,而且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那就是真本事,各国见风转舵的会越来越多,待GDP超过美国20%时,量身打造新的国际规则和秩序成为可能。
制裁挑战:扛住之后没有预料的可怕
美国率领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金融、技术、能源、贸易、外交等制裁。三个多月后观察,俄罗斯的确损失惨重,在国际社会的确声名狼藉,但没有被打趴下,还很顽强,比预料的结局更好。
以金融制裁为例,俄被踢出SWIFT,大量美元、欧元储备被西方冻结,富翁的财产被没收。俄在吞并克里米亚之后已布局多年,大幅度降低美元储备,增加黄金储备,被西方实施最狠的金融制裁,市场依然短期恐慌。
3月7日的汇率跌至最低点,1卢布兑换0.0064美元,相比开战前下跌50%。此后竟然持续上涨,6月8日汇率为1卢布兑换0.0167美元,较最低点飙升150%。主要原因是战争和疫情加剧了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推高了能源、粮食价格和通货膨胀,卢布汇率更加坚挺。
美国对俄的极限制裁,今后台海如爆发战事,都可能对中国实施,等于提前给了中国宝贵的研究和演练机会。中美贸易战,华为、中兴已进行极限压力测试,这次是举国进行极限压力测试。
中国国情与俄罗斯不同,是能源进口大国,但抗压能力明显更强,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主粮可以自给。特朗普政府与中国打贸易战,用了高关税这个三流武器,其实两败俱伤。如今美国通胀居高不下,拜登已明确要求美国财政部研究取消对华高关税。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每年新增约1/4为中国贡献。与西方的经济利益成功地深度捆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中国外汇储备逾3万亿美元,欧美在华投资资产远多于3万亿美元。西方如下狠招冻结中国外汇储备,也得惦量中方对等报复后,自己在华资本和资产的巨额损失。
俄罗斯运用NSPK(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替代SWIFT,中国也有应用更广的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2021年参与者已逾1200家,累计交易金额79.6万亿元人民币,虽然规模约为SWIFT的8.6%,但2021年增速惊人,同比暴涨51.6%,SWIFT只增长11.2%。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一带一路”项目和RCEP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必然加快,数字人民币必然普及,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必然提速,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对SWIFT的依赖。例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正在与沙特谈判放弃美元,改用人民币结算进行石油交易。
俄乌战争打成残酷的城市巷战、消耗战,最苦的是交战双方,其次拖累欧洲,军援、难民无底洞。最受益的是美、中、印三个大国。
以能源制裁为例,欧洲石油和天然气的刚需不变,尤其冬季取暖更是基本民生,从俄罗斯进口急剧下降,不得不花巨资从美国、中东等进口,德国预计今年至少多花费50亿欧元。印度、中国借机从俄大量进口更廉价的石油,精加工后出售,闷声发大财。
以规避美欧二级制裁为例,中西皆有不言自明的默契。中国官方必须反对,这是“政治正确”,但在实操层面,中国企业尤其高科技企业和国有银行十分注重合规审查,没有刻意去碰西方红线,美欧也没有刻意扩大化树敌,制裁中国大企业。
以技术制裁的芯片为例,俄罗斯七成芯片从中国进口,中国低端芯片已量产并掌握自主的知识产权。虽然与全球顶尖技术约有五年的差距,好在便宜、实用、可靠,可以长期大量占领俄罗斯市场。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