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员”大白群体的人员组成和经济收入,竟是这样的?(图)
刚开始,我们以为大白都是医务人员。
后来,我们以为大白都是优秀志愿者。
后来看了很多视频才知道,大白这个群体里有很多是临时招聘的。
原来测核酸是付钱的。
今年以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由于其具有隐蔽性高、传染性强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常态化核酸检测被视为“早发现”疫情的关键步骤,已在全国多个城市铺开。
刚刚看到的有人在朋友圈发的:
某医疗投资管理公司招募“核酸检测采样护士”,要求有护士证,有核酸采样经验。薪酬1000元/天,不仅提供年终奖金、定期体检、免费住宿和“五险一金”,甚至还有员工旅游、股票期权。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9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上海证券5月9日的行业周报称,按照杭州的人口数量测算,约1200人对应一个检测点。若按照该比例,仅考虑城市人口,全国范围内至少将新增75万个检测点。相应地,需要核酸采样员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多家招聘网站发现,近一段时间,类似“核酸采样员”“核酸检测采样护士”“核酸采集员”的招聘信息十分密集。11日晨6时30分,在“前程无忧”招聘网上就已经登出了十余条当日的招聘信息。
广东某人力资源公司的核酸采集员招聘信息称,有护士资格证及电子化执业证并在有效期内,18-35岁,接种完第三针疫苗。月薪1万-1.5万元,签订劳动合同,包吃住,有全勤奖、节日福利、“五险一金”、包住宿和餐饮补贴。工作内容主要是配合街道办或者医院做核酸采样。
长三角某城市健康管理公司招募“核酸检测采样护士”,要求具备护士证,有采血及核酸采样经验优先。报酬400-600元/天,封控期间70-100元/小时。主要负责公司规定的人(主要负责鼻咽拭子)或物(冷库物品)的新冠核酸采样。
某医疗投资管理公司招募“核酸检测采样护士”,要求有护士证,有核酸采样经验。薪酬1000元/天,不仅提供年终奖金、定期体检、免费住宿和“五险一金”,甚至还有员工旅游、股票期权。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多地卫健委等官方渠道查询到,今年以来,各地招募核酸采样点采样人员,开出的条件多数是缴纳社会保险;提供免费工作餐,外市人员可提供免费住宿;购买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专属保险;享受高温费等相关补贴;薪资优厚(面议)。招募数量多在百人以上。
“无锡本地宝”4月一则东北塘街道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的《东北塘街道核酸采样人员招募令》称,面向社会发出招募令,招募核酸采样人员,作为现有力量补充,参与全街道核酸采样工作。
招募条件包括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具备符合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和工作能力。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无传染性疾病,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薪资待遇包括月收入7000元左右、提供工作餐、购买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专属保险、享受高温费等相关补贴。
同一时间,无锡市锡山区正在招聘400名疫情防控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人员;无锡经开区也在招聘200名疫情防控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人员。
更赚钱的是核酸检测企业。
据腾讯创业的一篇报道称,毋庸置疑,核酸检测是一门大生意。
中商产业研究院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分析报告称,2020年中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已达到121亿人民币,最近两年更是以18%-19%的速度增长,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亿元。
146亿啊!
但事实上,随着近几月疫情频繁在诸如深圳、广州、上海、北京这样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爆发,核酸检测的市场规模显然已远超该数值。
对普通人而言是“黑天鹅”的一场疫情,却让一些企业陆续站到了风口。
之江生物(688317)、圣湘生物(688289)、捷诺生物、伯杰医疗、达安基因(002030)和华大基因(300676),早在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初期,这6家企业就已先后获得了新冠病毒检测产品上市资质。其中,圣湘生物、之江生物分别于2020年8月28日、2021年1月18日先后挂牌科创板。
整个2020年,毋庸置疑是属于它们的高光之年。
以疫情后上市的两家企业来看:之江生物2020年扣非净利润达到了9.27亿元,同比增长1993.02%,总市值一度达到140亿元。财报显示,其高通量、全自动化特点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销量增长显著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
圣湘生物表现更亮眼,其2020年归母净利润26.17亿,比上一年增加了65倍。其中,核酸检测业绩占比高达76.6%,仅核酸试剂一项,就给这家公司带去了一年20亿的纯利润。
此外,还有达安基因、金域医学、明德生物、东方生物等,无论是上游的检测设备、试剂生产商,还是下游的检测服务商都在2020年迎来了业绩爆发,净利润成百上千倍地增长。
今年4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关于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要求下调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政府指导价。规定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统一降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这已是全国第四轮核酸检测降价。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的定价已经逼近3到5元的生产成本,薄利多销已成为行业主基调。
其次,核酸检测技术的壁垒并不高,最主要的门槛是资质审核。而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如今核酸检测入局的企业早就不止最开始的6家了。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的一份文件显示,仅仅到去年6月,就已经有29个核酸检测试剂被批准通过,市场被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瓜分的局面将得到一定的改善。
不过,今年各地都是常态化核酸检测,可以想象各公司的业绩。
此刻,想起看过的一段话:
人世间有两种东西令人深深向往,一是来之不易的核酸阴性,二是手机中稍纵即逝的绿码。
2022,这个夏天,核酸很长,人生很短,防护服里的大白很热,五月的北京有点凉。
有些事情,做着做着就习惯了,比如核酸……
而有些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