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私募量化大厂”从十大股东名单上消失
百亿量化私募的名字“消失”了!
一些喜欢钻研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投资者一定发现了今年一季报的这个最新情况。
根据第三方统计,一些著名量化大厂的持股案例数,已从2020年末的每季度上百起,悄然减少到个位数。
一些大型量化机构的名字更是已经悄然从上市公司股东榜上消失。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量化大厂对A股市场的交易参与频度和热度都在急速萎缩。
曾经被热议的20%以上的日成交占比,仿佛已经是被淡忘的过去。
“量化大厂”的现在和未来究竟在哪里?
01
量化私募去哪了?
中国最头部量化私募中,明汯投资、九坤投资、灵均投资、幻方量化、金锝资产是代表机构,在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行列中,总能看到上述机构的“曝光”。
以明汯投资为例,该公司是中国最早突破500亿大关的量化机构,
在其突破上述规模的2020年,明汯投资一度出现在上百家投资标的的十大股东行列。
资事堂曾经统计过:2020年三季报中,该机构曾现身超过18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到了2021年一季度,出现明汯身影的上市公司数量减至20家左右。
而到了最近三个季度,明汯投资的现身公司,每季度都只有一家(下图)。
另以九坤投资为例。
2021年三季度末,九坤旗下产品出现在上市公司十大股东的次数为55次(存在两只产品同时进入一家公司股东名单)。
到了四季度末,出现的次数将为13次。
转眼到了今年一季度末,九坤投资与上市公司股东名单“绝缘”。
再以幻方量化为例,这是中国首家规模破千亿的量化机构。
2020年四季度末,幻方产品出现在十大股东的次数近40次。到了2021年四季度末,出现次数降至零,今年一季度也是毫无踪迹。
资事堂梳理了灵均投资、金锝资产、天演资本、启林投资、衍复投资、千象资产、金戈量锐、佳期投资等百亿机构,均未出现在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大股东名单中。
02
说法各异
百亿量化机构为何突然“低调行事”呢?
一家百亿量化机构的投资总监回应资事堂:此前买入前十大股东的现象属于小概率事件,现在量化机构对进入股东名单更加谨慎,也是持仓组合更加分散的体现。
另一家头部量化机构市场部负责人则指出:此前出现在股东名单次数较多,是因为产品账户较为集中所致。去年开始产品账户增多,不排除不同账户买入同一家上市公司,但因为资金更分散,因此外界难以再看到上榜股东名单的情况。
对于上述管理人给出的版本,一位主管基金研究的人士透露:受托管理规模的缩减也导致百亿量化机构曝光频次大幅降低。
03
“回撤事件”成分水岭
2021年三季度,量化私募在A股的地位陡然上升。
我们来回顾一下市况:
去年6月末开始,沪深两市成交量放大,展开了延续数十日的万亿成交记录。
8月末,“量化放大成交量”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出现量化交易占成交量三分之一等说法,量化机构成为A股“风暴眼”。到了9月下旬,情况直转之下,随着指数行情冲高回落,量化基金净值曲线不约而同“掉头向下”,冲击显著。
如上图,百亿量化私募的净值曲线,几乎都在去年9月下旬开始走“下坡路”。
招商证券报告曾推测,当时头部量化私募很可能超配周期股所致,继而遭受到了周期板块的回撤带来的净值损失。且管理规模可能已经接近资金容量的上限,稳定获取超额的难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亦有业内传言,个别头部量化机构超配新能源股票,导致净值曲线大开大合。
实际上,2021年12月初-2022年1月份新能源板块出现显著调整。
04
规模缩减的印证?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大厂开始大幅降低在股东名单曝光度,正是从去年四季度起开始出现,直至目前几乎“绝迹”的现状。
公开信息中,幻方量化于去年11月开始严格限制规模,暂停所有产品募集。到了12月末,该机构反思不佳业绩时指出“量化资管行业规模扩展太快,策略同质化严重,加大了整体操作的难度。”
海通证券的最新研究指出: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头部私募不得不降低交易频率,导致在依旧十分有效的高频策略或因子上的应用强度明显减弱,损失了一部分收益。其次,规模的扩张提升了单只股票的交易成本,也对收益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损耗。两者交织在一起,最终对头部私募的业绩形成了戴维斯“双杀”。
一个推测是:规模变化对持仓交易成本的提升,导致收益锐减,并实现负反馈,减少了对单票的超配。
另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
此前量化机构在股东名单曝光度高,还得益于收益互换工具的使用。
先后有多家头部机构通过券商的杠杆融资服务,借道北上通道等渠道进行交易,可放大收益。
但去年末,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收益互换业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收益互换业务不得挂钩私募基金及资管计划等私募产品、场外衍生品,证监会认可的情形除外·····。”
合作券商无法给私募提供加杠杆的服务后,量化大厂们失去了另一个进入股东名单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