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人民币贬值已超5%,还会贬多少,央行会进一步出手吗?(图)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4月下旬开启的一波快速贬值,未现暂停之势。
继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是否会继续其他动用逆周期调节工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后续调整空间有多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轮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已分别下跌5.3%和6%
在岸市场上,从4月20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6.3778到5月9日收盘价的6.7202,累计下跌3424个基点,在短短11个交易日贬值超过5.3%。
率先启动急跌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4月18日收盘价6.3788到5月9日盘中跌破6.77关口,本轮人民币汇率在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市场累计下跌超过6%。
“疫情及防控措施带来的多项不确定推升中国资产的隐含风险溢价,叠加美联储近期连续‘鹰派’表述推动美元走强,导致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走弱。从交易层面看,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能主要取决于疫情与抗疫防控措施的变化。”华泰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
兴业研究则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短线行情的主导因素是股市跨境资金和境内美元流动性。一方面,沪深港通下单日资金流入和流出同汇率升贬正相关,即“股汇联动”特征。4月25日央行实施境内美元降准后,人民币汇率反弹均伴随着陆股通下资金大幅流入,修复高估则发生在资金撤出时期。A股受到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目前仍在探底中;美联储“加息+缩表”并行,造成美股下跌,这也使得市场情绪处于低位,牵动国内股债市场承压。另一方面,前两年境内美元泛滥支撑人民币走强的情形逆转,近期境内美元利率上行与人民币汇率修复高估同步。
“假期后,虽然美联储最新会议没有进一步释放鹰派信号,但受资金流出以及对疫情下经济增长前景担忧等影响,相较其他主要非美货币,这两周人民币汇率下行幅度更大。”某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
逆周期政策是否进一步出台
在央行通过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进行逆周期信号后,人民币对美元在短暂停歇后再次走低。因此,市场对央行下一步动作格外关注。
4月25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短暂反弹后,在五一假期后进一步走低。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对冲方面,按照2015年的节奏,一般汇率贬值2%左右央行即开启对冲,方法包括释放外汇流动性的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释放储备以及干预离岸市场等。目前来看,央行已经在6.6附近开启第一次明确的干预,预计当下位置央行亦有意愿暂时维持汇率的位置。
兴业研究指出,美联储“加息+缩表”并行之下,全球股市承压以及境内美元利率上行均利空人民币汇率,节奏上关注整数关口附近结汇盘的支撑,以及央行逆周期政策的出台时点,这可能造成汇率调整的步伐放缓。
后续贬值压力有多大
在美联储加息与缩表将同步进行的背景下,市场更为关注人民币后续的贬值空间有多大。
黄文涛指出,贬值节奏上,当下压力最大。
他认为,中美利差上,按照美债“买预期、卖现实”的交易逻辑,一般在联储加息缩表预期的博弈期,美债上行幅度最快,在紧缩确定后,美债利率料在二三季度初进入一段高位盘整时期,国债利率也将在宽信用重启后逐步有上行压力,从而导致中美利差三季度中后期可能逐步转正。同时,也要注意到,人民币汇率与利差之间受到资本流动管控、债市币种结构、融资主体信用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存在单一对应关系。
华泰证券指出,在疫情及其相关不确定性明显消退之前,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基本面因素不支持人民币结构性贬值。
该机构指出,稳预期和稳增长才能稳汇率。人民币实际汇率主要通过相对价格通缩完成调整,无需名义汇率明显贬值;而且从跨境资本存量及流量角度看,人民币也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元指数可能在两次50基点加息及缩表开始后的6月迎来“回调窗口期”。人民币更大规模贬值的真正尾部风险,来自对宏观和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利差和汇率变化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稳汇率的痛点是稳预期和稳增长,利差不应成为当下降息或其他逆周期政策的制约。
“我们认为二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呈现双向波动幅度加大的特征,随着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上行(我们预计10年美债收益率受联储紧缩预期驱动可能在Q3最高上行至3.5%,美元指数短期仍可能进一步上行至105附近),人民币后续仍有一定贬值空间,但幅度总体可控。”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
长江证券则认为,中美货币政策周期持续错位,人民币短期或仍有贬值压力,但可贬空间已经不大。当前中美面临的核心矛盾不同,导致货币政策的方向持续错位,短期内中美货币政策背离仍将持续,对人民币形成压力。但随着我国疫情拐点出现,复工复产政策加速推进,人民币汇率或将止跌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