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世界舆论聚焦:西方对中国抗疫看错了(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实际行动重于政策宣示;同时,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中国不可能只顾抗疫而不管经济,因为如此下去,抗疫也是无法贯彻下去的。
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关于当前中国抗疫的会议,成为国际舆论聚焦的焦点话题之一。在上周四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誓言:“坚定不移地坚持‘动态清零’的总体政策,坚决反对任何扭曲、怀疑或否定我国防疫政策的言语行为。”尽管这个文件强调了中国人口众多、老年人口多、医疗水平发展不均匀,为“动态清零”提供了依据,但一个基本的背景是:中国是一个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和国际经济联为一体的世界大国,因此其自身的抗疫措施必然波及国内经济、影响世界产业链,这在今年上海的疫情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因此,国际社会对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动态清零”会议表示了担忧和疑虑。
然而另一方面,实际行动重于政策宣示;同时,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中国不可能只顾抗疫而不管经济,因为如此下去,抗疫也是无法贯彻下去的。
实际行动重于宣示
从当前中国抗疫的现实情况来看,除上海以外,不少地方实际上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执行抗疫政策的,而非机械地执行上周政治局常委会的“动态清零”政策,实际行动重于宣示是最突出的特点。这同时也说明,对于此次政治局常委会通过的、连既要稳定经济又要控制疫情的“两点论”都没有重申的文件,有其政治考虑。
从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官方宣示看,口气和内容都是相当严厉的。
根据新华社报道的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内容说:“我们的防控战略决定于党的性质和使命,党的性质和使命,我们的政策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们的措施科学有效。”
政治局常委会还要求中国的干部对党的中央领导层所制定的政策有“深刻、完整、全面的了解”,“坚决克服意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思想中的蔑视、冷漠、自以为是的问题。”
会议还警告:“坚决反对任何扭曲、怀疑或否定我国防疫政策的言语行为。”
美国CNN据此报道说:自4月以来,(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自武汉以来最严重的疫情的问题已经演变成党内的“路径斗争”。与此同时,据笔者了解,在华外商也对此普遍担忧。
然而从防疫政策的实际执行来看,对上述会议文件的精神是视实际情况来执行的,在操作上并不机械和生硬。
这种状况最典型的就是当前北京市的抗疫情况。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北京并未如上海一般全域封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的实际上是“精准封控”的政策,即:小区内只封控有确诊感染的楼、层;行政区内只划出部分狭小区域封控等;与此同时,市场供应充足。这一切的核心显然是使居民生活不受影响。可以设想,在上海当前严厉封控的背景下,如果北京也生硬地实行全程封控,这对中国政府的形象、对今年的中国经济乃至未来与国际经济的挂钩,都将都是大的灾难,更不要说年底还将召开中共党的代表大会了。
更加说明问题的是,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上述政治局常委会议召开后的第二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就全域静态管理实行标准等问题表示:“‘动态清零’并不意味着是全域静态管理。恰恰相反的是,‘动态清零’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梁万年表示:当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一方面要强化快速、果断、彻底地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另一方面要强化精准科学防控,最大限度地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正常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的做法。
梁万年的上述介绍当然就是当前中国政府的抗疫指导政策,按照中国国情,这当然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通过的。这一切说明:一个政策无论是谁指定的,都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加以建设性地执行,而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
至于为何政治局常委会发布上述宣示,恐怕是既有为维护权威的考虑,也有界定一般性原则的目的。
不可能只有抗疫而无经济
当前中国的抗疫政策为国际社会所质疑的直接和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上海的困境。而由于上海的国际影响和在中国经济、特别是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这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也受到损害。但不能由此认为:中国当前只有抗疫而无经济,甚至像部分国际媒体所声称的,是中国领导人个人权威的重要性压倒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恐怕难以成立:因为在当今世界上,没有经济的发展,任何国家的领导人都谈不上有个人威信。
按照中国今年一季度的GDP数据,中国经济增长率为4.8%,这个数字低于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平均值,尤其是考虑到一般春节时期服务业的增长理应较快的规律。而由于疫情的关系,今年二季度经济的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全年的后两个季度了,这能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吗?这里还特别需要考虑到中国是人口大国,GDP必须要有一定的增长值。
而且现实是,包括上海在内,中国各地凡能够正常发展经济的地区在严厉抗疫中,也在尽可能挽回经济损失,并力图实现复工。其中上海据说实现了660家大型外来投资企业的复工。但据外国商会人士告诉笔者,日本和欧洲企业的生产能力恢复并不好,单个企业往往只能恢复30%的生产力,因为要几个月时间恢复因为上海疫情而突然被中断的供应链。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除了抗疫以外,必然也会尽全力发展经济,除非国内形势出现颠覆性变化。因此,中国不会也不能只抓抗疫而不抓经济。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