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人女孩自述:毕业后回国,月薪3000元,和6人合租…半年后辞职重返澳洲(组图)
我叫小海。
记忆中,2001年,我跟随家人,第一次出远门旅游。
自此,父母每年放暑假都会带我旅游,见识祖国山河。
我去过广州的花都广场和深圳的世界之窗。
车子穿梭在城市,我抬头看着和我家乡截然不同的风光,高楼林立,灯火通明。
我心想,将来一定要走出家乡,来这样的大城市体验不同的生活。
10年后,我考上广东中山大学,是全国39所985、211知名高校之一。
大三时,我作为交换生到澳洲留学2年。
毕业后,我在深圳找到一份工作,实习工资3000元。
刚满半年,我就辞职离开,转身考进澳洲TOP1名校:墨尔本大学。
(我在海边)
为挣学费,我去便利店打工,还通过学习拿到澳洲大学提供的大概人民币5W元奖学金。
从学校出来,我找工作碰壁,几乎没有面试机会。
再入职场,我经历过老板PUA,经历过无休止的加班,还有各种客户的刁难。
如今,我已经29岁。
三年前,经过我和男朋友一起努力凑分,拿到澳洲永居身份。
两年前,我跨入纯澳洲本地公司,开始在职场里火速成长。
一年前,我跳槽到澳洲上市科技公司。
如今工作氛围和工资收入都非常满意,感恩拥有的一切。
1993年,我出生在湖南省小地级市的一个工薪家庭。
我是独生女,家里经济条件尚可,从小没吃过生活的苦。
父母给予我物质上的满足,但在行为习惯上,对我要求严格。
上小学后,父母特别注重培养我的学习习惯。
回家第一件事要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文具。
晚上9点上床睡觉,因此往后的上学时光,这都成了我自觉完成的事。
比起农村的孩子,我在市区能见到更新奇的玩具,但依旧觉得周围的世界太小。
我很好奇,想去电视机里的“大城市”。
(我在澳洲外出游玩拍的照片)
小学5年级时,父亲带我去广东旅游,我见到深圳的世界之窗,广州的花都广场。
仿佛一脚踏进万花筒,被眼前的高楼大厦映得眼花缭乱。
我好想在大城市生活啊!
父亲对我说,我要靠自己努力,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走出去,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铭记在心。
跟城市里其他孩子一样,我听从父母的教导,力争做懂事优秀的孩子。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拔尖,生活和学业都很平稳。
中考后,父母不再帮我做决定,该报考哪所高中,轮到我自己做主。
我太渴望离开家乡去省城读书,于是就报考长沙市的一所高中。
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寄宿生活,我很不适应。
我被分到实验班,跟全省优秀的学生对比,我才知道自己的差距,成绩排到二三十名。
自上学以来,我从未有过这样差的成绩,内心深受打击。
好在文理分科后,我选择文科,逐渐凸显出优势。
三年后,我参加高考。
我的分数远超重点线,多个985、211院校都可以选择。
我的第一志愿是中山大学,第二志愿是武汉大学。
最终,我被中山大学录取,来到小时候梦想的城市。
我的脚步不止于此,我不光要走出湖南,还要走出国门。
高考填志愿时,我选择的专业包含国际交换生项目,大三就可以去澳洲留学两年。
这是我自己做主的人生规划,父母很开明,他们也支持我的决定。
我学的是会展专业,还没到大三时,老师就带领我们去德国柏林参加旅游展。
那是我第一次出国。
(我在澳洲的周末时光)
我们一群20岁左右的青年,在异国他乡见识到不一样的人文景观,真是大开眼界。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加很多大型展会,看主办方如何布展,体验展会文化。
不得不说,实地体验比课堂上学到的更多。
我们还去参观当地的教堂、画廊、博物馆,看到各式各样的户外文化活动。
欧洲式的文化气息,带给我独特的体验,让我流连忘返。
可惜,只能游学两周。
大三,我来到澳洲布里斯班,正式开始为期两年的交换生学习。
我的学费加上生活费,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刚到澳洲不久,我就去便利店打工,尽量覆盖生活费。
读书期间,我尽力考出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
我的奖学金1W刀左右,折合人民币5W多元,可以缓解学费压力。
留学期间,我的英语能力进步迅猛。
在国内,我从12岁开始学英语,高考也考出高分。
但真正到澳洲后,还是听不太懂当地人说话,更谈不上交流。
等到我真正沉浸到语境中,英语交流能力才突飞猛进。
初到澳洲,第一感觉这个国家地广人稀,生活节奏很慢。
(我在公园:50米外的袋鼠,一点也不怕人)
我走在路边,十米开外的陌生人会向我挥手打招呼。
我有点小吃惊,刚开始还以为他们认错人。
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地的文化,给人很亲切的感觉。
留学生活很充实,两年时间很快结束,我也面临工作选择。
几番衡量,我决定回国找工作。
我的英语水平在国内工作更占优势,加上留学经验,我能够在国内找到不错的工作。
最后一学期,我集中精力投简历找工作。
严格来说,从中考以后,我一直为自己做主。
我人生的每个重大选择,父母从不过多干涉。
有一种教育观说:“开明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底气。”
在我身上的确如此,父母不会替我决定。
我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保持慎重,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
2015年,我把国内会展行业的公司全部了解一遍,针对性投递简历。
我有985、211名校背景,还有海外求学的经历,很快收到几个offer。
经过对比,我最终入职一家行业数一数二的公司。
公司地点在深圳,是我儿时第一次旅游的城市。
我以实习生的身份入职,主要负责展会的营销推广,工资每月3000元,转正工资6000元左右。
因为我的英语独占优势,工资比同期入职的实习生都高。
(我在澳洲工作的办公室)
2015年,我负责一个重要项目,项目推进到关键时刻,我需要跟国外客户进行深入沟通。
这时,我发现我的英语能力还不足以让我把握这么重要的项目。
沟通时的磕磕巴巴也让我意识到,只满足现有的英语水平是不够的。
我想拾起英语,到国外去练习。
工作之余,我开始审视自己。
这份工作跟我想象中不一样,我擅长的计划,管理,沟通。
而我实际的工作内容,更偏向于基础事务。
我没办法发挥自己的特长。
下班之后,回到出租屋,我常常感到孤独。
我和6个室友合租,我的房间是在客厅区隔起来的小房间,没有厨房,我只能在阳台烧饭。
有几次,我看着阳台外的夜景,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我不想工作,我想重新回到学生时代。
在深圳工作半年后,我递上辞呈。
真庆幸当初做出这个决定,让我重新回到澳洲,进入澳洲TOP1名校:墨尔本大学。
很多人认为澳洲留学门槛低,学校很水。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墨尔本大学可以称得上是澳洲最难进的学校。
(我在海滩骑骆驼)
我很高兴能挤进来,却从不愿标榜自己苦读、励志。
在我看来,无论是上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学历不分贵贱,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走的路。
想要做什么,就努力去争取,趁年轻的时候去拼搏。
美丽的空想比不上踏实地做事,只要开始行动,就算再晚也不迟。
如果当初我没有争取,也不可能换来之后的精彩生活。
读书期间,我有个可以走捷径拿到本地身份的机会。
有一个在澳洲长大的男生表示出对我的好感。
我也知道如果和他在一起,可以一步到位拿到永居签证。
他是个很优秀的男生,可是,确实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认为感情比身份,永居这些身外之物都重要得多。
如果只是因为永居身份而去发展感情,以此来获得永居,在我看来是有点不可思议的。
当然每个人想法不同,在他们心中事物的排序也不同。
只是对我而言,靠自己努力争取而获得的东西,才能有足够的底气。
(我在河畔公园喝下午茶)
毕业后,我留在墨尔本找工作。
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我虽然从澳洲排名第一的名校毕业,但找工作并不容易。
我是商科专业,很难找到工作,不如土木工程、IT等技术性更强的专业好找工作。
我投出去的简历,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直接遭到拒绝。
虽然沮丧到极点,我依然没有放弃。
毕业初,我进入一家创业型公司。
老板是马来西亚人,公司是agency性质,业务关联到国内的A里巴巴平台。
公司办公场地堪称迷你,就5平米,员工加上老板一共三五个人。
我在这家公司野蛮生长,打下深厚的客户管理的基础。
因为工作需要,我要不停的讲英文。
这不仅锻炼我的英文能力,连客户沟通能力也提升好几个档次。
我们的客户公司规模小,在合作沟通中对方会提出无理要求,甚至随意发泄个人情绪,这让我产生挫败感。
多经历几次,我练就一副大心脏,变得处事不惊,临危不惧。
创业型公司充满挑战和机遇,同时也隐藏很多弊端。
公司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培训体系,个人发展路径不清晰。
我思索再三,冒出辞职的念头,想去找更适合我的工作。
(澳洲的海边风景)
几经辗转,后来我进入一家国际贸易公司,主做国际贸易采购。
老板看我能干,分给我40多个客户进行维护。
我每天要给客户回邮件,每封邮件要沟通十几个产品品类。
一个人要做三个人的活。
这份工作我做了两年,因为加班严重,我不堪忍受精神压力,果断辞职。
前后经历几份工作,我遭受过职场PUA,也经手过棘手到薅头发的项目。
走过的每个砍,都额外给我一份附赠:经验。
凭借实打实的经验,我找到现在这份工作,可以说是我职场生涯的顶峰。
公司规模大,团队团结友善,员工关怀无敌好。
我还没入职,公司就把办公椅、顶配的苹果电脑邮寄到我家,很壕很不可思议。
我超喜欢这份工作,即使要面对跨专业的挑战,我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
新工作让我不断突破舒适区,不断发觉自己的潜力,寻求未知领域。
从商科到IT行业,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一路磕磕绊绊,却也一路充实。
有人问: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什么体验?
我想应该是:从内而外散发幸福感,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里,都能让人闪闪发光。
没错,我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日子过得充满烟火气。
清晨,我家后院的树枝上,还滴着昨夜的雨水。
婉转动听的鸟叫声,充满勃勃生机。
我和男朋友搬出烧烤架,放在院子嫩绿的草坪上。
三五个好友如约而至。
大家斟满香槟,炭烟裹着烤肉的滋滋香味扑鼻而来。
酒杯碰出一箩筐的知心话。
我好喜欢这样的惬意和慵懒。
每天都能感受自然,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距离感。
工作之余,我喜欢外出。
(我在海滩游玩)
在湖畔公园喝一杯下午茶;在白色沙滩上踩下一串脚印;
在街角的隐秘酒吧,吃一顿烛光晚餐。
我爱上这种慢生活的方式,我也会时常怀念家乡。
因为疫情,我已经两年半没有回国。
我特别想念父母,想念家乡的美食。
想跟父母牵手逛街,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湖南米粉。
尤其到过年,海外游子的仪式感,是必须得看春晚。
爱国,跟身在何方没有任何关系。
父母总是对我表示担忧,怕我一个女孩在国外可怜兮兮,没人照顾。
我找到男朋友后,父母才放心。
读研期间,我没想过找老外做男友。
我的男朋友也是中国人,我们都说家乡话,时常一起在厨房倒腾中国美食。
(我做的中国菜)
自己制造家乡味,就像生活在国内一样,
我家附近有很多中国餐馆,也有中国超市,华人很多。
澳洲的物价也很奇葩,牛奶比矿泉水便宜,菜比肉贵。
我曾花50块钱买块姜,花20块钱买把葱。
作为一个湘妹子,我在这吃得起肉,却吃不起辣椒,整一个大无语。
我现在事业爱情都属于很满意的状态。
对事业的满意,不仅体现在收入在同龄人和同专业人中偏上这点,更体现在工作带给人的充实感和团队带来的幸福感中。
作为一个小镇出来的女生,我如今的生活,有父母亲人的帮助,也靠我自己的争取。
在我看来,女孩子不管什么年龄,不管是否恋爱、结婚,都要有独立养活自己的能力。
人生起起落落,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有一份值得信任的感情,能让人生锦上添花。
如果没有,自强自立才能抵御风险。
(我在海岸边拍的背影)
我希望在未来的人生里,自己能够读很多书,见很多人。
经历一些常人不曾经历过的事,慢慢成就一个不可替代的自己。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内心阳光的人。
不急躁,不忧伤。卸掉外表浮华,保持内心强大。
口述: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