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朋友讲了一个惊悚的故事。他在新买的房子里办事,突然小区封控。这时候,南门已封,北门还开着。
他从地下室慌乱上车,以生死时速,冲向北门。
前后仅仅几分钟,他的生活就是冰火两重天。新房里空无一物,连最基本的桌椅床凳都没有。如果封控在新房里,他的生活就是悲惨世界。
4月26日北京某小区门口市民选购蔬菜(图/视觉中国)
对,这发生在北京。
01
前两天,北京的气氛非常哈皮。“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了,不封感觉对不起自己抢的菜了。”
嗯,这样的话,其实上海人说过。
当然,过了两天,似乎北京的乐观情绪又上来了。有几种论调十分流行:
其一,北京不可能全面封控;
其二,北京的物资十分充足;
其三,北京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就算封控,也不会出现上海那样的问题。
今天所有北京人的乐观与畅想,上海人都曾经有过。以上海的经济地位,市场完备,物资供应,管理能力,医疗资源,市民富裕,社区结构,员警素质……疫情封控能有多大的事?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近一周,上海新增确诊数字居高不下(图/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
奥密克戎的传播性,是极度惊人的。而以北京的流动性和重要性,就算不进入全面封控,部分封控总归是必要的。那么你到底有多大的幸运,不被列入封控区域?
你准备赌俄罗斯轮盘吗?你确定自己有机会以生死时速,逃离封控区?
一旦进入封控,你能预料时间吗?如果时间是一个不可测因素,那么北京的物资充足还和你之间有本质的关系吗?
所谓封控,也就是对在其中的居民进行严格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面管控。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一切服从命令听指挥。但人是生物,你的生物属性,并不随着封控而转移调适。该生病还得生病,该危机还得危机。
北京准备的时间再长,对于我们这些微小的个体而言,都属于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以上这么多,说的意思是:封控无常,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北京的朋友们应该放弃乐观的幻想,做好各种的打算。
02
作为一个迄今依然禁足家中的“过来人”,我想提供的,不过是一点非常个体的经验。
部分是因为运气好,部分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危机感十足的人,所以在封控之前,正好做了一些储备。
生活必需品,例如纸品、粮食(仅限于米面等基础物资)、油盐调料、洗漱等用品,我在平时就有囤积习惯,一般起码保证一个月以上的用量。因此从来没有发生过慌乱。
个人所需的日常用药,正好我在封城之前的三月底去看过医生,开足了一个月的用量,因此躲过一劫。
以上虽然轻描淡写,但是绝非无足轻重,而只是因为我历来有囤积习惯,因此一带而过。
对于没有储备习惯的朋友,恐怕以上得做十分必要的功课。例如卫生用品一项,卫生纸、餐巾纸、湿纸巾、消毒用品、牙膏牙刷等等,如果缺少用度,你会觉得自己生活得像一个野蛮人,很影响心情,导致对隔离的生活质量下降,心态也会急剧下行,日子就会变得异常漫长。
连拉屎都成了问题,你还有心情做什么?
我的重点,是作为一个资深家庭煮夫,跟大家谈论一下如何在疫情中,以食物来进行疗愈,给家里制造出一个依旧美好的生活状态,尽管虚幻,但多少是一种心理按摩。美食安慰人心,多少能让你的日子没有那么糟糕。
一句烂大街的话,“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在日常的时光中显得多么苍白,而在隔离时间里,却显得多么珍贵。
03
先说一下教训。
由于最初上海宣布浦西的封控时间仅有4天,因此我在葱姜蒜的储备上出了一点问题。尤其是葱,特别容易腐烂,当时我就没买够。香菜完全没有储备。
葱和香菜的储备,其实也没有太难。
洗净甩干之后,在保鲜盒里垫一层厨房纸,期间不断挑出变质的部分,最起码能储备两个星期。
植物的部分。绿叶菜可以储备一个星期的量。虽然绿叶菜腐烂得比较快,但是如果不是冰箱的质量太差,一个星期左右还是可以支撑。
绿叶菜可以组合的菜式很多,尤其对于调剂口味非常重要。后期主要的食物依靠能长期储存的肉类来维持生命,因此最好在前期能有足够丰富的绿叶菜保证。
接下来是相对能够比较储存的一些硬货,类似于大白菜、土豆、缸豆、豆角、牛心菜之类的植物,
从口感而言,虽然远不如绿叶菜那么爽口,但是如果有做饭习惯,其实也是可以做出许多料理。煎炒煮炸蒸,总有一款适合你。
图/网络
菌菇类产品一定不要忘记。
因为我只有两天的时间做筹备,因此只想到了前面两项,而菌菇存储非常稀少,只做了一顿菌菇汤和一次炒蘑菇。但是它们的鲜味,足足使我们怀念了一个星期。
西红柿和鸡蛋,真是不可缺少的。
西红柿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上海的硬通货,无论是西红柿蛋汤还是西红柿炒蛋,这两个中国国民菜,现在于我已成珍稀菜式。西红柿虽然不可久留,但运用范围广泛,值得收藏。
鸡蛋当然是核心物资,营养丰富,组合繁多。我有几百个鸡蛋的储备,组合上完全随心所欲,早午晚三餐,都能玩出许多花样。
早餐现在是最大的烦恼。
因为是南方人,所以面包、包子、饺子、馄饨、馒头,我平时都很少积攒。想想大饼油条豆腐脑,也能成为我的怀念对象,毕生所未有。
早上决定了一个人一天的情绪,因此早餐得有足够的样式,以保障全家人一天的元气。西式的牛奶面包三明治,中式的稀饭包子腌咸菜,需要不断变换。
图/网络
肉类的准备,当然是核心。
所有植物类的产品,冷冻之后难以下咽,所以中后期主要依靠的就是肉类产品。但要保证封闭期间也能花样百出,核心就在于多元化。
牛羊猪鸡,筒骨排骨五花肉里脊肉,鸡翅鸡腿鸡胸,牛排牛腩牛腱子,肥牛羊肉卷,不仅仅要对总量进行安排,而且要对种类进行足够细致的划分。隔离时间一旦超过一个星期,就会对食物的种类结构开始敏感。
隔离在家,面对同样的风景,做同样的动作,看到同样的人,如果吃的还是同样的食物,就会产生巨大的沮丧感,对隔离生活心生厌倦,就会造成心理问题,甚至走向抑郁。
现代人不缺吃不少喝,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会有多元化问题,选择面广阔。在封控期间最大的问题就会是千篇一律,单调令人产生绝望感,使隔离生活无限延长,会比实际时间更加难耐。变换菜式花样,关键还不仅仅是维持生存,更重要的是维持希望。
接下来是甜品,甜蜜生活的源泉。
蛋糕类的产品持续时间很短,因此不建议大量囤积。奶制品,包括酸奶之类的东西,基本上可保存期都在一个星期以上,建议不妨多买。可以多买一些可制作的原料,例如蜂蜜、陈皮等东西,后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甜品。甘蔗马蹄都可以熬制甜汤,而且保质期也尚可,可以入手一些。
海鲜是我胸中之痛了。
因为担心储存问题,我基本上没有储备海鲜产品。但是事实上,冻鲜可储存的时间相当长,例如鲳鱼、黄鱼、海参,都有相当长的保质期,其实都可以进行一定的储备。
对了,现在肥宅快乐水,是魔都最大硬通货。
前几天听到一个录音,一个女孩在对话中因为拿不到团购的可乐而痛哭失声。人的执念有时候真是奇怪,两块钱一瓶可乐,在日常生活中是罪恶源泉,而在封闭生活中却是甜蜜记忆。因此,饮料,不管是可乐,还是啤酒,如果缺乏储备,可能会摧毁你的意志。
当然,在日常的情况下撸一遍下厨房,你可能会发现储备几乎无从做起。但并不能以此来过度想象封控的生活需求。我在这个并不算指南的指南中,着重想要说明的,只是对家庭食物的多元化储备原则。
图/微博
多元化本来就应该是我们这个世界生活的一个前提。因为多元化,荤素干湿,中西内外,酸甜苦辣,能够制造出一些我们仍然生活在正常世界的幻象。对于孩子,在他们理解能力之外,能够获得成长;对于老人,易于陷入情绪,能够提供慰藉。
而对于家中的中流砥柱,能够让整个家庭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情绪中,既是责任,恐怕也是对自己人生意义的一种确认,避免自己陷入虚无的生命怀疑论之中。
在封控期间,面对单一的环境与行动,人非常容易陷入沮丧与悲伤的情绪之中,而在社交媒体中,会普遍弥漫出一种相当低沉的声调,虽然依靠食物并非唯一的解决之道,但是吃得好,你的味蕾得到了安慰,你的耐受性,就会更加长久一些。
最后讲的一点,是战略储备:方便食品。
这些包括方便面、饼干、垃圾零食等。也许平时作为对身材管理的需求,是需要控制的。但是在隔离期间,你可能会疯狂地渴望这些东西。做适当的储备,并且当成是一种调剂,让自己的心情好一点,它们会有帮助。
04
自然,无论是怎样的储备,和厨房中玩出花来的生活,都不是正常生活。封控期间的厨房,依然会让你产生出厌倦感。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尽管有些风险是无谓的、无辜的和无耻的,但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的生活应当在海阔天空,星辰大海中,去寻找幸福。但今天它不是。
上海人常常说的一句话,叫做螺蛳壳里做道场。生命逼仄,生活困顿,但即便如此,也要在如同张爱玲说的,在尘土中开出花来。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说的是美食安慰人心,但是它最终的意义,在于爱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被放弃。
抗疫时期的厨房,不仅是美食的表达,也是爱的表达。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越来越热爱上海,因为我一直认为,它不是一座“中国”的城市。现在,我学会了热爱上海人。他们在这场抗疫之中,给予我们的,是关于文明、独立与爱的许多表达方式。
虽然这很乌鸦嘴,但是我还是得说,北京,以及任何一座接下来可能全面封控或部分封控的城市,即便生活艰难,记住美食,记住爱。任何的管控,都不能杀死你内心的强大。
所有那些我所认识的与陌生的人,如果你不幸要踏入一场苦难,请记住:
即便封控,也要祝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