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国家长收入缩水,纷纷将留学美澳的孩子转到泰国(组图)
本文转载自精英说,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从国企辞职 卖掉北京学区房“隐居”泰国
大家好,我是老杨。2015年,我从国企辞职,2018年,我卖掉了北京西城的学区房,和妻子两个人带着孩子来到泰国定居,过起了“大隐于世”的生活。
我到泰国开了两家公司,一年下来大概有30万左右的净收入,加上卖掉学区房的钱,我让孩子在芭提雅上了顶级的国际学校。有人质疑我,也有人替我惋惜,可我一点都不后悔,还有什么比陪伴孩子成长更值得更快乐的事呢?
泰国随处可见沙滩大海,女儿两岁多,我就带着她在浅海玩冲浪了。
我是北京人,1986年出生在一个双职工家庭,一家子都是电力系统的。小时候我爸妈工作忙,从出生一直到6岁,我都在姥姥姥爷家长大。后来要上小学了,我妈才把我接回去。我妈很爱我,但对我的管教也很简单直接,不听话就揍我。
我记得有一回晚上,我妈来姥姥家接我,我不想走,我妈就说,你必须走,我绑也得给你绑回去。
第一回上幼儿园,我也不愿意,各种哭闹,我妈就真的给我绑在婴儿车上,送我去幼儿园,我生生哭了一路。关于我爸,可能因为他都忙于工作,到处跑,做工程,很久才见一次,我童年对他的印象比较模糊。而且他这人比较严肃,不太会表达感情,哪怕是现在,见了面经常说不了十分钟的话,都不知道说什么。
我看育儿专家都说,孩子前三岁是最需要父母的陪伴的,但那会儿我没有这个意识,只是觉得,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都差不多,爸妈忙就老人带,父母的管教方式就是打。
不过总的来说,我的原生家庭是幸福的,父母给了我足够的爱,我成年后的三观也挺正,只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受了时代影响,跟现在的肯定不一样。
这是大学时候的样子。
我小时候照片特别少,我也不怎么爱照相。女儿刚出生时,我爸妈想帮忙看孩子,但我给拒了。主要原因,是我觉得我父母辈的育儿理念,已经跟不上现在年轻父母的需求了。
他们那个年代的人,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对营养搭配、合理安排膳食没概念。而且人都有惰性,一旦有人帮你看孩子了,你肯定就会想着自己能清闲点,也会变得不想管孩子,而我搬到泰国这件事儿,为的就是能多陪孩子。因为我不想孩子有跟我一样的成长经历。我什么样呢?这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我爸喜欢拳击和格斗,想让我也练,突发奇想,把上小学5年级的我转到一家武术学校练拳击。那地方老远,好像是在北京的北五环吧,是寄宿的。我不想去,但我那会儿的性格就是挺闷的,反正父母怎么安排,我就怎么顺着来呗。你知道,那时候能把孩子送到武术学校的,一般都是家庭条件不好,平时不好好上学,或者外地的居多。
当时学校95%都是外地孩子,我住的那个宿舍,就我一个北京孩子,他们都说家乡话,我一句听不懂,感觉就被孤立了。很孤独,几乎要疯了。上了一个月,我妈觉得学校不靠谱,因为那学校不怎么教文化课,全是武术练习,他俩不放心,怕我文化课受影响,又把我转回到之前的学校上学。
这大概是2007年,已经快大学毕业了,现在看那会儿真是青涩。
后来1998年,我该上初中了,我爸妈又把我送到海淀一家寄宿学校。就是在那几年里,我开始不服管了,抽烟喝酒这些个习惯都养成了,而且花钱的欲望越来越大。因为你身处的环境就是这样,身边都是一些高干子弟富二代,也会无形中开始攀比,那会儿就比宿舍谁床底下的球鞋多,谁的球鞋好。
有时候我爸妈也说我,我应该是在叛逆期了,也不听他们的。
2008年,我大学毕业,我爸让我进电力局。一开始我不想去的,因为全家都在那,你就觉得吧,这么去了显得自己特没本事。
可没办法,拗不过,还是去了。可能我确实不太适合体制内的工作吧,2015年我就辞职不干了。我爸妈挺不乐意的,他们觉得体制内福利好,他们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也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这样。我有自己的想法。2013还是2014年的时候,我一个特好的哥们跟我说,他们家投了美国的别墅项目,在国内建公司进行销售,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海外房产。我俩就聊,说一起干这个。
那段时间在泰国和国内两边跑,看房子,买房子,重新盖然后再卖出去。我辞职后,就做泰国房产这块,老往泰国跑,带人看房子,这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了泰国,包括它的环境啊、气候、教育什么的。
我特别喜欢泰国的国际学校,它和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首先,它都是英国和美国的名校在泰国开的分校,老师都来自北美或者欧洲国家,学校硬实力这块是有保障的,学生能享受和北美学校相同的教学环境,而且小孩可以接触更为多元的文化,更加国际化。学校整体来说非常人性化,比方说,国内的幼儿园中午都要午睡,睡不着你也得躺在那。这边不是,想睡的孩子就睡觉,不想睡的孩子由老师带着玩。泰国现在有180多所国际学校,国际教育这方面在东亚国家可以说是位于领先行列。
相对于国内的国际学校,它对外国人不仅没限制,还有一些优惠政策。
再有就是,国内的国际学校,幼儿园一年就得十几万,泰国学费减少了一半,几年下来也省下不小一笔钱。孩子在泰国上学,你几乎不需要认识孩子家长,也不需要和老师搞好关系。因为大家的家庭条件其实都差不多,上个几年就走了,不存在什么关系网啊,攀比啊,内卷啊啥的。
泰国的房子,你眼光够准,然后自己再设计改造,卖了就能挣到钱。我呢,从小就是个不太会拒绝别人要求的人,原本也习惯了按照父母安排的轨迹去走。但我发现,这样的人生总是差点意思。2018年12月19日,我女儿出生了。我不想我女儿也重蹈我的覆辙,她应该有不一样的童年,她应该有比我更好的人生。
我身边的朋友都说,国内的孩子,个个都特别累,不停地辗转于各个补习班,学校内卷严重,孩子身心疲惫,家长更是心力交瘁。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妈去香港给我买了一块Gshock的电子表,800多港币,当时全年级都炸了。但现在的孩子,可就不光比鞋,比表,比手机了,还会比父母的背景,比家里开的车,住的房……你当家长的,怎么忍心孩子在学校让人瞧不起呢?怎么办,往死里卷呗。
这些情况都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北京作为超一线大都市,竞争确实激烈,我们从小到大活得都够累了,干嘛还继续折腾孩子?
我生命中的小天使降临了。
差不多到了2018年,我在泰国的房产业务做得已经不错了,后来呢,又和朋友搞了一个汽车租赁公司。两块业务加起来,一年下来有个30万人民币的净收入,也够一家人在泰国的生活了。我就想着,带着孩子来泰国生活上学。开始的设想是,把位于北京西城区右安门的那套学区房租出去,租金差不多每月一万块,收入在泰国也能满足基本生活。
不过思来想去,我还是做了个更大胆的决定:把房子卖掉,带着太太和刚出生的女儿,定居泰国芭提雅。
这是当时西城区的房子,不算老破小,有个100平米。
曼谷人太多,堵车很严重,感觉和北京没什么区别,我既然都换地方生活了,干嘛还找个跟北京差不多的?
我比较喜欢芭提雅,气候好,又是海滨度假城市,随处都是阳光沙滩。这事我差不多提前半年就和我妈沟通了,第一次她没同意,觉得学区房卖了可惜。第二次就答应了,还算开明,可能也是了解了国内学区房的一些改革政策吧,多校划片之后,确实学区房的意义就真没那么大了。我爸没同意,就是单纯的不同意,或许是我走的路和他设想的不一样吧,但他也没阻拦我,只是不支持。
2019年,我把卖学区房的1000万存进了银行,带着太太和女儿来到泰国芭提雅,异国他乡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带着女儿在海洋馆。
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儿看学校。早在2018年的时候,我在泰国出差,就了解到,Rugby School Thailand(泰国橄榄球学校)是泰国即将建立的最新的国际学校,是英国橄榄球学校在亚洲的第一个分校 ,以全面教育和学术成功而闻名。
所以呢,其他学校我都没看,早早提交了Rugby School Thailand的各项申请报了名,等孩子过去了,到了年龄直接上学。其次是减肥。我在泰国没什么社交,不到一年就顺利地从210斤减到140斤。
在国内,我酒局和应酬很多,今天和这个同事吃饭,明天老同学又要聚一下,你总感觉明明没什么事,但社交就是断不了。
最胖的时候,我173cm的个子,体重达到了210斤。血压最高能到180或190,然后高血脂、脂肪肝、哮喘,还经常感冒。我说要减肥,但很难,我特别明白,只要你饭局酒局不断,就甭想瘦下来。
大概2017年吧,我体重严重超标,我的身体也开始了预警,三天两头跑医院,这就是在医院病房拍的。
到泰国之后,陪女儿去学校,我发现孩子同学的家长都很健壮,一看就是那种有健身习惯的。为了不给女儿丢人,我拼命健身。也开始研究营养学,饮食怎么搭配,不到一年就瘦了下来,现在一直稳定在140斤。
为了女儿,我还戒了烟。孩子出生后老咳嗽,医生说,因为我抽烟,身上有附着物,抱孩子就会让孩子咳嗽,我就把烟给戒了。
减肥成功,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了,我感觉像换了个人。
泰国的生活节奏很慢,公司里也有员工打理琐事。疫情前,我每天早上十点去公司工作,下午四点没什么事就回家了。
后来赶上疫情,公司业务停摆了,女儿又正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我就早上7点起床,8点送孩子上学,然后就开车出去喝个咖啡,上集市里转转,或者打个高尔夫。
泰国打高尔夫很便宜,那种很棒的场地,你打一天也就500人民币。泰国有疫情之后,酒店受冲击很大,之前一些星级酒店现在降价很多。我心想,这不正是薅高级酒店羊毛的时候吗?就经常带着太太和女儿开车自驾游。
打卡泰国鲜有人知道的度假地塞卡海滩。
后来每天闲得发慌,我就有了把我在泰国的见闻拍成短视频的想法。主要就是记录我们一家三口在泰国生活的点滴,做一些知识传递,也想认识更多朋友。
至于什么带货啊商业化啊,我都没想那么多,就当是为以后疫情结束后再想干点什么铺个路。我把经历在抖音上发出来后,有很多人私信我,问的比较多的是,卖掉一套北京的学区房,在泰国能不能躺平?答案是,不能。
这是去逛泰国的菜市场,买了一份当地最有特色的凉拌沙拉,就跟国内超市里的凉拌菜一样。
疫情原因,我的房产业务停了,汽车租赁公司也解散了,合伙人也回国了。直到去年前半年,我一分钱收入没有。刚开始觉得还行,心想,闲下来还能休息休息。
不过时间长了就不行了。说实话,卖学区房的钱,我要是省着点,也能扛个三五年没问题。但你有了孩子,光花钱不进钱,不焦虑是不可能的。有一阵我天天睡不着,甚至想着去找个工作。
可能是中国人骨子里那种焦虑吧,无论手中可支配的金钱数量如何,每个人心底都藏着一种害怕被时代抛弃,害怕各种变故突然降临的恐惧。
还有人咨询我,说手里有个几十万,能不能也搬到泰国来陪孩子上学?我的建议是,来泰国要慎重,我见了太多人来了又走,待了四五个月就回国了。
带着女儿看鹦鹉,培养她和大自然和小动物的接触能力。
疫情下家长收入缩水,留学美澳的学生无奈转到泰国
在我看来,换个赛道的前提,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泰国更适合一二线城市的人来,它的消费水准是低于一线城市、持平二线城市的。很多人以为泰国生活很便宜,其实不然,衣食住行每一样都要花钱。
你比方说上学,北京的国际学校学费要比泰国贵一倍。我有个朋友是安徽的,他女儿上的本地最贵的国际学校,但当我把泰国的国际学校费用做成一览表给他后发现,还要比他当地的贵出两万块。
也有人问我,在泰国干啥能挣钱?想赚钱就不该来泰国,应该去欧美国家。我来泰国,一是为了孩子。泰国的国际学校,和欧美的大学都是接轨的。
如果最终是要让孩子去国外上学的,那泰国是个性价比比较高的中转站。
我身边有很多孩子中小学原本在澳洲、美国、加拿大上学的,因为疫情关系,家长的收入缩水严重,有些家庭几乎都不能支撑孩子在欧美上学的费用,纷纷开始把孩子往泰国转。
2021年9月1号,女儿第一天上学,学校很人性化,刚入学的孩子家长可以陪着,直到孩子适应了为止。第二,我想让自己的生活轻松些。
我身边很多来泰国做生意的华人都回国了,确实挣不到什么钱。但我也不会考虑回国,我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慢悠悠的,不堵车,十几公里的路就十几分钟,在这里我住300平方米的房子,回北京呢?300平方米的房子我得挣多少钱才买得起啊?
这是我泰国的房子,300多平方米连带装修加起来才260多万人民币。
第三,我不年轻了,也不想把自己逼得那么紧。那会儿没来泰国之前,几个哥们聚的时候,大家热闹地谈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我几乎能感受到一种中年人特有的倦怠感。小房子要换了大房子,孩子要上好学校,每月背着车贷房贷的司空见惯,不敢辞职不敢移居不敢任性。之前我有个同学,一年挣30多万,工作特别忙。
好像是2015年吧,有一次我们聚会,他那天刚好开会,说赶不过来了。后来才知道,他那天一直开到凌晨3点,然后第二天早上10点还要继续上班。
直到上幼儿园,孩子从小没离开过我的视线。来泰国后,偶尔我和要好的几个朋友也会聊天,也打电话。我会跟他们聊聊这边的生活,他们有时开玩笑地说,哎呀真羡慕你。慢慢地我意识到,对于某些物质享受的欲求,其实也是成年人的痛苦之一。我不想要这样的痛苦,更不想要我女儿也这样。我希望她从小能活得自由些,长大了能独立思考,不要被一些世俗的东西裹挟。
孩子不到三岁,就能在水里扑腾了。我33岁带着一家人来到了泰国,用一句现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我这属于人到中年转换赛道,调整了对人生的预期。
或者说,在自己被过度工具化以后,试着通过换一种生活方式来找回自然属性。如果总是活在既定的轨道或社会框架内,会缩窄人生的可能性和想象力。
我太太和女儿在一起。
也有人不理解我的选择,说这样不值,以后肯定会后悔。我觉得吧,人生不是仪仗队,未必要和别人走出一样的步伐。
来泰国后,生活虽安逸,我也没有躺平,也在动脑子琢磨干点什么,我得让我女儿知道,钱就是得通过努力赚来的,但我也希望她明白,赚钱不是最终目的。
来泰国三年,每天不用看雾霾数据就能随时出门,每天都能抽出很多时间陪孩子。这种陪伴的浓度是不一样的,你比方说,国内有的家长说是陪孩子,其实就是让孩子一个人玩,自己在一旁抱个手机。
但在泰国,孩子游泳,我陪着游,陪她一起接触阳光海滩和大自然。
陪着女儿的时候我没玩过手机。
女儿上幼儿园之前,从没离开过我的视线。现在她大了点,吃完饭就拉着我和小区的孩子一块玩。大部分时间,晚饭后,我带着太太和女儿在沙滩上,在深蓝色的星空下散步,我觉得我能想象的最好的生活,不过如此了。
本文转载自精英说,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