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之战的四个可能发展(组图)
4月18日,重新部署好的俄军据报已正式开展了针对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全面攻势。乌方安全部门指,俄军在顿巴斯的顿涅茨克(Donetsk)、卢甘斯克(Lugansk)战线,以至东北部哈尔科夫(Kharkiv)一方等整条俄乌对峙前线都已开始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将此称“顿巴斯之战”。
这一条战线分成三个部份。一是顿巴斯地区两个由俄罗斯承认的分离主义“共和国”;二是俄方此前未能攻下的乌克兰第二大城哈尔科夫东南方的东北前线;以及从南部克里米亚往北及东开展的南方战线。
根据美国的情报,俄方在顿巴斯地区已有76个营战术群(Battalion Tactical Group,简称“BTG”),而每一个BTG大约有800至1,000人。如果我们以俄国开战至今大约有4万兵员因战死或受伤而未能上阵的估算来看,可见俄国已将军队主力放在顿巴斯地区。
随着俄方放弃围攻基辅,将其战略目标收缩至乌克兰东部,俄军的战线长度已大大收缩,不必从俄国绕到白罗斯再从北方进入基辅周边,而能直接依靠俄国领土或俄国自2014年已实然控制的土地上的交通设施行军,大大减少了物流的难度。同时,乌东地势以平地为主,与基辅以北容易遭到埋伏的森林地带不同,也削弱了乌军以轻型武器突袭俄军的优势。
这个似乎有利俄军的新形势,大概会有四种不同的可能发展。本文从对俄军最不利的可能情况开始作分析。
一、俄乌陷入长久消耗战
首先,欧美各国也知道战争形势的转变,因此,除了容易使用、便于携带等反坦克、地对空导弹之外,各国也开始输送坦克、榴弹砲、包括坦克在内的装单车、直升机、雷达系统、反导弹系统、自杀式无人机等等的武备,以帮助乌军更有效在新的环境中抵抗俄军的炮击和地面及空中攻势,甚至主动袭击俄国境内的前线基建——俄国近来已多次指控乌军越境攻击俄国境内目标。
在西方源源不绝的对乌支援下,如果俄罗斯无法迅速达成其军事目标,宣告结束“特别军事行动”的话,双方有可能会进入一场漫长的消耗战之中。且由于俄国欠缺足够的专业军人进行长久作战,加之西方制裁对其国内经济的长远影响,一场让普京难以抽身的消耗战,将是对俄国极其不利的发展。
虽然乌克兰直至18日才正式宣称俄国全面展开其乌东攻势,但从俄国此刻在该地周边的进攻来看,其速度大概似乎不会比此前基辅周边的迅速。例如哈尔科夫东南四万人小城伊久姆市(Izyum)已被攻打数周,却尚未攻下,而俄国在乌国东北一线的多个小城、小镇也出现俄乌两军争持良久的情况。
二、开通克里米亚“陆桥”之后鸣金收兵
而为了避免陷入消耗战,一个对于俄国而言无论是长远还是短期而言都有利的策略,就是在攻下乌国南部亚速海(Sea of Azov)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Mariupol)后宣布已达成战略目标,大幅减低攻势,并促请乌方认真地回到谈判桌上。
目前,被围攻超过一个半月的马里乌波尔已进入了落后俄军手中前的最后阶段,守军只集中在港口附近的亚速钢铁厂房地区一带,利用该地复杂的地道作最后的抵抗。无论俄军最终会否如乌方所言出动重型炸弹强力消灭守军,马里乌波尔港口的失陷只是数天或最多数周时间的问题。
夺得马里乌波尔之后,配合克里米亚的俄军已夺得黑海口关键城市赫尔松(Kherson),以至扎波罗热(Zaporizhzhia)以南第聂伯河(Dnieper River)南岸的大片土地,俄军将完全开通俄罗斯、顿巴斯直至克里米亚的陆上通道,将亚速海变为内海,使整片土地更易防守、补给,并解决克里米亚的供水问题。
而马里乌波尔作为极右军团“亚速营”的基地,这也能供俄罗斯宣示“去纳粹化”目标达成,以作为暂且收兵的理由。
这个时候停战,一方面已足俄国以强势地位开展更积极的谈判,另一方面也能够换得更多增加部署的时间。
三、夺取整个顿巴斯
由于目前俄国已明确将“解放顿巴斯”订为主要目标,而其所承认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所宣称拥有的领土包括整个顿巴斯地区,并非止于“两国”在此次战前所实际控制的范围,因此,俄国有可能会在攻下马里乌波尔之后分出人力集中兵源攻下所有顿巴斯两省土地后,才愿意收兵。
如此施行,虽然会冒上一定程度陷入消耗战的风险,却能以武力实现顿、卢两地分离主义者的主权声称,更切合俄方最新宣示的战争目标,也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更多的筹码。
根据数周前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还价,乌方只愿针对克里米亚和2月24日开战前顿、卢分离主义者实际控制的地区展开15年的后续磋商。如果俄国能透过武力制造出更多由俄方或亲俄力量实控的土地,并以停火作条件试图交换乌方愿意重新审视这些地方的未来主权地位,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个可观的战果。
四、消灭乌克兰精英军力
不过,从俄国目前的行军攻势来看,其目标似乎是要对在顿巴斯地区与分离主义者交战良久的数万乌克兰“联军行动”(JFO)精英部队,展开“三面包炒”的攻势,迫使该部队死战到最后、投降或冒险从狭窄退路逃走。
这三面攻势,一是哈尔科夫东南一带的东北战线,二是顿巴斯的东部战线,三是俄方攻下马里乌波尔后北上的南部战线。当中,在开战以来最为成功的南部战线可能是最重要的。俄国在本月上旬就任命了原负责领导南部战线的将领德沃尔尼科夫(Alexander Dvornikov)作为全个对乌战争的领导。
在攻下马里乌波尔之后,俄军有可能沿着第聂伯河北上,试图夺得扎波罗热,甚至是乌克兰第三大城第聂伯(Dnipro),或者至少是这段南北向河道的东岸。这一方面能构成俄乌两军隔河对峙的形势,对两边防守既有土地都有利;另一方面则能在西边战况稳定下来之后,配合东北战线伊久姆市一带的俄军,以至顿巴斯东线的力量,三面包抄中间的“联军行动”部队,歼灭或击败此精锐力量,以达成普京口中的“去军事化”目标。
如若事成,俄军将占有乌克兰东部的大片土地,且有往西继续攻势的可能。在此时,仍然停留在白罗斯内的俄军,更可被再次用为进攻基辅的工具。而失去“联军行动”部队的乌克兰也将士气大挫,难免不在谈判桌上作出更具体和实际的退让。
至于这几个可能发展哪一个会成为事实,相信在数周内即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