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号传出,中国开始试点防疫政策优化?(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大约一个月前,笔者在《事情正在起变化 中国何时调整防疫政策》一文中写过,“中国国家治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重大政策的调整许多时候都会有一些线索”,“中国大概率正在为防疫政策更大幅度的调整作准备”。
目前来看,中国尝试优化防疫政策的迹象日趋明显。4月13日,财新网报道,“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选择上海、广州、成都、大连、苏州、宁波、厦门和青岛8个城市作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试点地区,于4月11日正式启动,为期四周”。据财新网的说法,试点措施包括: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措施由“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密接接触者隔离管控措施由“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封控区和管控区的解封标准由“连续14天检测阴性”调整为“连续10天检测阴性”。不过,比较奇怪的是,目前财新网已经删除这一报道,中国大陆网络上一些转载财新报道的链接同样已经失效。
然而,从中国网络上一些网民的分享来看,至少厦门应该已收到防疫措施优化试点的通知,财新的报道大概率是真实的。除了财新,4月12日、13日,包括台湾《旺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在内的多家海外媒体都有报道中国选取8个城市进行防疫措施优化的试点研究。从中国国家治理的行事逻辑和中国防疫形势来看,允许一些条件合适的城市先行先试,为优化防疫政策积累经验,是可以预期的。
众所周知,过去数十年,每当中国尝试进行政策调整或启动重要改革时,往往都会选择一些条件合适地方进行试点,以积累经验,为日后的政策调整或改革进行探路。这是因为中国实在太大,人口众多,国情复杂,若贸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重大改革,有可能因经验不足或准备不足而出现混乱,故为了规避风险,提升改革的成功率,选择一些地方进行相对可控的探索。这样做的优点是审慎、可控、渐进、务实,兼顾改革和稳定,规避保守和冒进,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与此密不可分。
至于当下中国的防疫形势,同样需要允许一些条件合适的地方在现行防疫政策下摸索。笔者多次写过,因为中西现实情况不同,中国不仅人均医疗资源和医疗科技水平相对有限,没有像西方那样民众由于自然感染,在造成大量人死亡后形成群体免疫,目前中国依然有大量老人未充分接种疫苗,而且中国人的观念、价值倾向和西方有所不同,以人员密集接触为特征的制造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又远超西方,所以中国今后防疫政策总体上还是会比西方严格许多,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根据疫情的形势、病毒的特点和支撑日后防疫政策松动的准备工作的进度来优化防疫政策。
毕竟,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和对外开放中获益极大的中国,自上而下都不缺乏继续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强大意愿,这就意味着只要条件允许,中国必然会更大力度开放国门,让经济社会秩序早日恢复正常。但与此同时,中国从上到下的绝多数人都不想像西方那样,由于自然感染造成大量民众染疫身亡,所以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必然是审慎的、有序的和渐进的。在这种情况下,允许一些条件适合的地方为防疫政策优化探路,不失为一种务实可行而又可控的策略。
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在中国大陆整体防疫政策呈现比较严格的面相的同时,事情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今年2月1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该药品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月7日,身兼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文主张“下阶段的工作应该是力求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力争在常态化防控和疫情处置的各个环节采取最优的防控措施,做到以最小的防控成本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3月1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核酸Ct值≥35时不再算作阳性,减少隔离时间和防疫投入。
观察和分析中国,既要看到那些大大小小、多种多样的实际问题,不能因为宏大叙事而忽略或消解具体的问题,又不能被一时一地的具体问题遮蔽,忽略更为宏大和主要的面相。今年“两会”上,中国总理李克强谈到改革开放时说道:“中国太大,你要找个案都能找得到。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的确如此,中国实在太大,只要你愿意,几乎任何观点迥异的人都能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案例和论据。但在这些具体而琐碎的面相之外,中国一定有更为主要的面相。以防疫为例,不论各地防疫有多少存在争议之处,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那就是在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体系,中国的发展有赖于对世界开放,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现实国情又决定了中国不能也不应该像西方那样由于自然感染造成大量民众染疫身亡的情势下,中国越来越需要一些条件合适的地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防疫政策的优化,为迟早要来的对世界的开放和人民生活回归常态探路。
面对当前新冠病毒的新特点,曾在中国抗击SARS、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钟南山院士,最近提出中国应该在“动态清零”基础上逐步放开的观点。这一观点值得当下中国决策层重视,目前中国大陆的严格防疫应当建立在为日后防疫政策优化和逐步开放赢取准备时间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选取一些条件适合的城市为防疫措施优化探路,是一件既非常必要又顺理成章的事情。希望中国好运,早日探索出一条更合理更持续的防疫路径。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