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没那么可怕?感染者自述:“喝水、多休息,睡一觉醒来,感觉好多了”(组图)
3月28日,解放日报社出品的上观新闻,刊发了一则耐人寻味的报道《新冠感染者自述:健身房“病友”竟这么相识;2岁娃收到了儿童肉泥和煮烂的面条》。
在这则报道中,一名26岁的年轻人阿俊讲述,在确诊前几天,他有些咳嗽、发低烧的症状,开始还以为自己是“感冒”;确诊后被安顿到集中隔离点。
阿俊说:“其实被确诊为新冠阳性患者,也并没有传闻那么严重,我们也只是患了病的普通人。我没有失去味觉、嗅觉,只是有些低烧。新转来的叔叔阿姨也只有一点咳嗽。”
而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阿俊也向网友们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完全不慌。”视频内容显示,被隔离的他状态很好,还在房内健身。
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所以真的是一群疲惫的医护人员看着确诊生龙活虎的健身、刷手机。”
另一名接受上观新闻采访的36岁女子王若清,和她2岁的儿子都感染了。在上述报道中,王若清分享了她对新冠症状的观察:
3月18日,她和2岁儿子的核酸结果异常;截至21日,隔离4天3夜后,“我和儿子都出现了低烧和轻微咳嗽,但一直在好转,没有其他不适。”
“我和小孩低烧退后,嗓子开始不舒服。我了解到,很多人感染后也有这样的情况。”
王若清说,“隔天起床,儿子说话的声音完全好了,我问他有痰吗,他说没有了。而我的嗓子还不太舒服。我就喝水、多休息。果然,再睡一夜醒来,感觉嗓子就没那么疼了。”
“可能睡个好觉,让身体自己修复也很重要。”
3月25日,王若清母子转院到了公共卫生中心,“经过几天的恢复,我和孩子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了。”
事实上,疫情三年来,对新冠感染者隔离后处境的报道并不多见:
感染后,他们的状况如何?怎么康复的?吃了什么药?接受了什么治疗?出院后是否有后遗症?
这些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一直像是一个谜。
作为上海的权威官方媒体,上观新闻的这则报道,最核心的信息或许是:新冠没那么可怕,或许睡一觉,第二天就好转了。
前几日,张文宏医生在其个人微博上也发布了《新冠没有那么吓人,但是仗很难打》文章指出:
“我最近多次与香港专家讨论香港疫情管控过程,特别是对老年人病死率高的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
今天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线预发表了关于疫苗作用的论文,结果很重磅,香港730万人口共接种了1270万剂疫苗,两种疫苗均可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在年龄≥60岁的成人中,灭活冠状病毒两针接种对重症新冠与死亡的保护率为74.1%,不如BNT162b2 (有效率 88.2%)。
可喜的是,两种疫苗的三剂接种可提供非常高水平的预防重症与死亡保护率,保护率均达到了95%以上。这数据奠定了中国未来走出疫情的底气。
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畅通,同时还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这些将成为上海抗疫后一阶段的重点。抗疫尚未结束,但生活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