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累计感染破5万:封控何时结束?34年前的上海已经给过一次答案…(组图)
这轮上海疫情,大家想必都已了解。
数字还在攀升,到今天无症状感染者都有5万多例。
正巧前两天,看到一篇上海原副市长谢丽娟回顾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的文章。
才发现,当年的那场疫情,与今时今日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01
1988年暴发的传染病,因一种叫毛蚶的食物而起。
长这样
上海人本来就爱吃毛蚶,而且不是熟吃,只是用开水烫一下,就图那口半生的鲜味。
当时,上海附近的启东在江里挖出一个大毛蚶带。
4000吨毛蚶,一半以上都销往上海。
那还是买肉要用票的年代,毛蚶好吃,不用票,还便宜,人们当然争相购买。
想象一下,小龙虾突然只要几块钱一斤,你抢不抢?
不过那时没人知道,那片水域其实已经被污染,运输毛蚶的船还运送过粪肥,导致那些毛蚶都带着甲肝病毒。
全上海有230万人吃了这批毛蚶,结果甲肝暴发,连续好多天单日新增1万以上。
两个月的时间,30万人感染。
这是什么概念?要是那时候有微信,估计朋友圈都炸锅了。
上海一处由单位礼堂改建的临时医院挤满了甲肝患者
铺天盖地的疫情里,出现了许多让人无奈的局面。
一是最开始的掉以轻心。
其实早在1982年底,上海就出现过一次由启东毛蚶引起的甲肝流行,只不过当时收治的病人总共就一万多。
一次小规模暴发,上海的医疗和卫生系统足以很快很好地扑灭。
所以,没引起什么重视,更没有做什么预防准备。
二是很多信息不够明朗。
谢丽娟回忆,那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上海经济建设备受重视的时候。
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相关部门对疫情的具体情况还有所“保密”。
顾虑太多,搞得很多防疫措施不能很好地执行。
即便医生都知道,只要做好防护,讲卫生,就能把传染降低。但普通民众不专业、不了解,就会很紧张。
三是医疗资源被挤兑。
当时上海增设了一万多个隔离点、十几万张床位,但医护人员就那么多。
有次谢丽娟走访医院,一个病人跟她大声抱怨:
“我从早上发烧进来到现在,一口水都没喝上,你们就忙到这种地步?”
说实话,还真就忙到这种地步。谢丽娟说她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鼻子发酸。
你看,回顾当时的情况,再看看现在,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
医院走廊里的患者
02
那34年前,上海是怎么把甲肝疫情摁下去的?
除了抓紧扩充医疗资源,首先做的,就是最大力度公开信息。
上海传染病医院院长频频在电视上通报实时情况,广播每天滚动科普,各种报刊都开辟专栏。
为的就是让每个人都知道,别生吃毛蚶了,也不必乱着急,好好洗手、讲卫生就是最好的防治。
再就是呼吁市民,少出门,别出门,减少接触,也就降低了感染。
也别疏忽大意,一旦有苗头,抓紧治疗。
信息都清楚了,大家心里也就没那么慌了,交叉传染得到了有效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上海的领导,担心防疫政策落实到基层会束手束脚。
于是公开表态:
“这是一场病灾,上海有什么事,要说责任,就得是我的责任。”
这话听起来轻松,但真的给压力巨大的防疫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
他们得以放开手脚,更灵活地推进工作。
比如说当时有个病例:一个孩子的满月酒桌上有毛蚶,大人觉得好玩,给宝宝舌头上舔了舔。
结果年轻的妈妈和两个月不到的婴儿都染上甲肝。
对这样的情况,上海因人制宜设置家庭病床328张,让大人带着孩子隔离。
还有针对孕妇,在了解甲肝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后,上海专门设立了甲肝产科病房。
非常时期,怀孕的妈妈也能很顺利被收治、生产。
当年上海的甲肝产科病房
信息的透明公开,媒体报道的到位,市民不再人心惶惶,当然积极配合。
有了兜底的声音,有了人性化的具体措施,大家也都更乐观,有信心。
感染人数30万的甲肝,短短两个月,就被上海消灭。
03
回顾完往事,再来看看上海当下的情况。
前两天,上海官方发布了一则道歉:“面对传染性、隐匿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我们的认识不足; 针对感染者大幅增长的情况,我们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同时,一些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有些封控地区群众生活保障不够周到。”
几句话,说清楚了上海正在面临的主要麻烦。
其实看看现在上海防疫出现的问题,不难发现,有些和34年前几乎如出一辙。
上海经历过迪士尼封控下的烟花、把奶茶店划分为最小的“中风险地区”,科学精准,一直被称赞。
但这次“精准模式”在与奥密克戎的赛跑中,却显得力不从心。
而且上海本来就是人口流动很大的大都市,稍不留神,疫情还会外溢。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病毒需要被重新认识。
有些传统的模式,比如封闭管理,虽然痛苦,但也是必要。
再就是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人心惶惶。
新闻上陡然增加的数字,小区接二连三封控,有些小区还突然解封几个小时。
人人心里纳闷:为什么封,是疑似,密接,还是阳性?封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临时解封,但出去买菜又被制止,到底应该怎么做?
不明不白的时候,小道消息最容易传播发酵,一时间大家不知真假,手足无措。
这也导致了接下来的民生问题:
封控期间去哪里买菜?网上买不到菜怎么办?家里有病人怎么办?
网上段子满天飞,土豆换萝卜这样物物交换的,没辙薅绿化带的,上海人只能开启自嘲模式。
他们哭笑不得,我们看着心疼。
包括这次上海疫情无症状患者数量非常多。
但网上很多人说,自己明明有症状,但却被归为无症状,不明白怎么回事。
根据浦东疾控中心一位朱医生说,上海现在所谓的无症状是无影像学肺炎症状。
但不是无发烧咳嗽的流感症状。
我们一直以为连发烧咳嗽都没有才叫无症状,事实却不是这样。
这种知识,公众没有被告知、教育,又造成许多误解,引起恐慌。
更重要的是,上海的医疗资源吃紧。
虽然现在的卫生体系肯定比当年更发达,但上海的人口数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医护工作者筋疲力尽,意外状况还频频发生。
被医院耽误救治而去世的护士,被120拒绝帮助的老人......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但它们还是发生了。
如果制度上,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紧急决定。
那么次生伤害恐难避免。
这些,都是当年和现在,上海在经历的问题。
04
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只顾着嘲讽和吐槽。
而是真正要叩问,摸索前路。
我们不能只讨个教训,却不吸取经验。
当然,今日的上海已不是当年的上海,今日的新冠也不是当年的甲肝。
但有用的经验,依旧值得借鉴。
个人觉得,我们有必要把一些政策、信息,公开地更清晰一点。
哪些小区封了,为什么封,居委会应该做什么,居民应该做什么。
轻症、无症状应该怎么办,是居家隔离,还是要去挤兑医疗资源。
一件件慢慢来,说清楚了,大家明白了,自然不会焦虑,有条不紊,好好配合。
很多临时的政策,也要有弹性的余地。
谁都无法预料突发状况,特别的事情,也当灵活地去办。
不能让本来就生着病的人,因为小区封闭,无法就医。
不能让不会网购的老人,买不到菜,苦苦哀求。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隔离在封闭的小区,妈妈从外买菜回来,却进不去。
规定严格,但人也该有温度。
前两天闵行区,有个阿姨独自拎着大包小包,要去医院。
但地铁停运,要走2.5公里,阿姨崩溃地掀起自己的假发大哭:
“我走不动了,我是要去化疗的人。”
两位民警看见后,核查完阿姨的核酸报告,马上开着警车送她去了医院。
这就是我们希望更多看见的人情味:既保证了防疫,又顾全了人的需要。
而我们普通人,也有权利讨论、提建议。
目前的讨论,很多夹杂着情绪,我们可以冷静下来,提出更理性的想法。
比如你小区被封过,遇到过不便,就可以想想,有些措施怎么调整会更合理更高效。
即便不一定都正确,但肯定比光吐槽有用。
更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更多人。
就像上海的一位大哥,悉心整理了民间防疫保护指南。
带小区居民们了解科学知识,积极自救。
告诉每个人,与其在家抱怨、恐慌,不如团结互助,积极抗疫。
当前的上海,正是焦灼期。
哪个城市突遇大规模暴发,都会措手不及。
再给他们一点信任、一点时间,相信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每个普通人,也要先把自己妥善安排好,少添乱,再保护好身边人。
34年前,上海等来了春天。
相信这一次寒冷,也很快就能过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