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1日 18.6°C-21.0°C
澳元 : 人民币=4.5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最新研究:Omicron最新变异与初始菌株相似,解剖结构曝光:找到“飞速传播”的原因了(视频/组图)

2022-02-17 来源: 综合报道 评论5条

本文综编自看看新闻Knews医学界,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据《看看新闻Knews》报道,根据南非的一项研究,快速传播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2亚型,并不会比最初的变种引起更为严重的疾病,这一最新的消息,似乎减轻了人们对它会导致更严重疾病的担忧。

美国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分析了一家大型医院集团和政府实验室服务的数据,他们表示,感染了这种新的BA.2亚型病毒的患者,最终患严重疾病和住院的比例与那些感染了原始奥密克戎病毒的患者是相似的。

最新研究:Omicron最新变异与初始菌株相似,解剖结构曝光:找到“飞速传播”的原因了(视频/组图) - 1

美国国家实验室分析的9万5千470例的感染病例中,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BA.2亚型的人中,有3.6%的人住院,而感染原始菌株的人中有3.4%住院。

在3,058名住院患者中,感染BA.2的患者中有30.5%的人出现严重疾病,而原始奥密克戎病毒版本的患者中有33.5%出现严重疾病。

Omicron会是最后一种新冠病毒吗?

Omicron毒株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但它似乎仍不满足。

目前,其子变体BA.2也有逐渐取代此前流行的Omicron BA.1之势。相比于大众最早认知中的Omicron,学界估计,新子变体的传播力又增加了约30%。

“如果Delta毒株是蛮力的绿巨人,那么Omicron就是闪电侠,蒙着面极速行动。”2月11日,《科学美国人》在一篇关于Omicron毒株的解释性报道中比喻道。

文章分析了Omicron“令人惊讶的解剖结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家Wendy Barclay表示,不相信一切会就此结束,随着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它还将想出更多传播方式——包括人类甚至还没有想到过的。

Omicron如何抵抗人类围剿,《科学美国人》给出解释

像是躲避警察追捕的罪犯,病毒也似乎天生具有“智慧”,在一次次经验教训中,不断尝试更改“作案”与“出逃”的方式,以抵抗人类的围剿。

医学界援引《科学美国人》最新报道Omicron’s Surprising Anatomy Explains Why It Is Wildly Contagious,“更具伪装性”“更加稳定”“新的入侵方式”“更低的毒性”是Omicron最显著的特征,也让其迅速取代Delta成为优势毒株:

最新研究:Omicron最新变异与初始菌株相似,解剖结构曝光:找到“飞速传播”的原因了(视频/组图) - 2

更具伪装性

目前学界的共识是,在新冠病毒所有变体中,Omicron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无与伦比。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会与人类ACE2受体结合。为了抵御感染,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识别病毒的RBD,阻碍它与人ACE2结合。

但病毒很“聪明”,会换“马甲”。在以往的变体中,新冠病毒RBD上的个别氨基酸发生突变,“变了个样”,躲避部分抗体的识别。比如,Delta有3个RBD突变。

但Omicron包含多达15个RBD突变,其中许多位于主要抗体结合位点,相当于从换“马甲”直接到“易容”了。

最新研究:Omicron最新变异与初始菌株相似,解剖结构曝光:找到“飞速传播”的原因了(视频/组图) - 3

在1月25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分析中,科学家展示了这种戏剧性转变的结果:目前使用的八种新冠病毒抗体治疗中,只有一种(基于天然抗体)仍然能绑定到Omicron的RBD上。

还有研究表明,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感染获得的抗体,RBD上的突变都能让Omicron顺利躲避追踪。

更加稳定

在Omicron大幅改变刺突蛋白的“样貌”时,虽然不容易被认出,但也丢掉了一些对结合很重要的氨基酸残基,阻碍它与人类细胞的结合。

它采用其他突变方法弥补,根据《科学》杂志最近的一项研究,Omicron的RBDs形成了新的“化学桥”,帮助有效地结合蛋白质。

最新研究:Omicron最新变异与初始菌株相似,解剖结构曝光:找到“飞速传播”的原因了(视频/组图) - 4

“化学桥”让Omicron的刺突蛋白变得更加坚固,其中的亚基能更加紧密的结合,避免了刺突蛋白在入侵人体细胞前就发生分裂。

“病毒知道如何让变化出现在正确的时间以及正确的位置上,触发并进入细胞,而不是在此之前。”研究人员称。

新的入侵方式

在过往诸多新冠病毒变种中,有一个特点是不变的,即病毒依赖于人类细胞表面一种称为TMPRSS2的蛋白质,以此帮助它突破人类细胞膜。

但Omicron没有使用TMPRSS2,而是采用完全不同的途径进入细胞。在与ACE2结合后,它包裹在细胞膜的囊泡结构中,囊泡漂移进胞内,病毒随后暴发并开始接管细胞。

通俗地形容,“病毒这次没有开锁破门而入,而选择爬进窗户。”

最新研究:Omicron最新变异与初始菌株相似,解剖结构曝光:找到“飞速传播”的原因了(视频/组图) - 5

科学家推测,Omicron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两个可能的优势:

首先,许多细胞没有TMPRSS2,“摆脱对它的依赖,病毒可感染的细胞可能会多 7倍甚至10倍,”Wendy Barclay说。

其次,相比Delta变体经常感染富含TMPRSS2的肺细胞,Omicron能在呼吸道中快速复制,咳嗽、打喷嚏......它让自己在人与人间的传播变得更为简单。

更低的毒性

与前三个特点不同,Omicron的第四种改变并没有帮助它更具传染性。毒力减弱,像是放弃抵抗,更容易受到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攻击。

科学家们检查了Omicron和Delta对干扰素的反应。干扰素就像是信号弹,提醒免疫系统注意入侵者,Delta擅长抑制干扰素——但Omicron却反而激活了它。

科学家还不清楚这种变化的产生机理,但可预测的结果是:

与上呼吸道相比,肺部的干扰素反应更明显,Omicron的这个特点可能会阻止它扩散到更深的器官,如肺部,从而阻碍引起严重的疾病。

从病毒进化的角度解释,在获得高传播力后,它通过牺牲毒性降低宿主死亡率,以此更好地在人体内繁衍。

Omicron会是最后一种新冠病毒吗?

病毒还有可能继续变异进化吗?又会朝着什么方向进行?

先来关注眼下最新的威胁之一:BA.2。它于2021年12月下旬在印度和南非首次发现,是Omicron的一个子变体,据信是由Omicron BA.1突变产生,两者相差了约20个突变。

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最新一期的研究报告,比起最早发现的Omicron BA.1,有证据表明BA.2感染在不止一个国家具有持续的增长优势。

最新研究:Omicron最新变异与初始菌株相似,解剖结构曝光:找到“飞速传播”的原因了(视频/组图) - 6

丹麦的一项初步研究表明,该国BA.2感染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BA.1,与BA.1 相比,BA.2使未接种疫苗的人的感染易感性增加了两倍多。

好消息是,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BA.2更具毒性。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医学界”,BA.2已经到了病毒进化的一个“天花板”,短期内不太会出现更强的优势株。但长远来看,它大概率不会是最后一种变异株。

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教授分析,乐观趋势是,为了能更好与人类共存,无论新冠病毒未来如何变异,毒力总会偏向减弱或相近。

“是否有传播力和毒力同时增加的可能?也有,但这是小概率事件。”金冬雁教授对“医学界”表示,“保持警惕,但在有限的资源下不需要过分关注低概率事件。”

没有复制就没有变异,对于还未充分建立免疫屏障的国家和地区,物理防控仍是最有效的防疫手段之一。

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发布的一份最新论文中,研究人员称严格的控制措施可消除大部分传播链,而香港过去的社区疫情往往暴发在防疫不太严格的时期。

进入2022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迎接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是最新一波疫情高峰。

而在欧洲,尽管随着确诊人数的下降和免疫屏障的建立,不少国家陆续宣布解除相关防疫措施,但仍有专家持保守或反对态度。

港大医学院在上述论文中称,疫情暴发期间采取“抑制”或“缓解”防疫策略的国家往往是多个新谱系动态共同传播,而我们的研究表明,采取“消除”策略的香港,第三波和第四波疫情期间只有两个谱系构成了主要的病毒种群。

“认为Omicron是最后的变异株,或认为我们已进入疫情最后阶段,都是非常危险的想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强调。“相反,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更多变异株的条件已经成熟。”

上个月,《柳叶刀》在重磅预测文章中提到,今年3月会是新冠全球大流行结束的标志时间点。但在目前全球感染数仍居高位的情况下,常荣山认为,全球大流行不会这么快结束。

“至少也要等到8月看情况才能下结论。”常荣山说。

本文综编自看看新闻Knews医学界,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叶轻羽
叶轻羽 2022-02-17 回复
拿啥刀解剖的?
陳蒲州
陳蒲州 2022-02-17 回复
那么,为什么奥密克戎出现,德尔塔就主动隐退了呢?
木子-小六
木子-小六 2022-02-17 回复
天天变异,就不会出现不可控的变异吗?
Emma_Lyu
Emma_Lyu 2022-02-17 回复
国外一直用数据说话,国内一直在不听吓唬人
MrsVCyr
MrsVCyr 2022-02-17 回复
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病毒这种东西,所谓的变异是随机的一种本能,还是一种智慧的本能?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