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域,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崇礼太子城近几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一个普通的山村,变身为充满现代气息的冬奥小镇。图为2021年11月23日拍摄的张家口冬奥村夜景。(新华社)
与此同时进行的考古发现,则找回了这片土地湮没已久的记忆,在800多年前的金代,这里是一处帝王行宫。从金代行宫到燕山山村再到冬奥小镇,这跨越800年的绽放,传衍着悠长深远的文脉。图为2018年5月1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遗址考古现场。(新华社)
从北京出发,乘京张高铁不到1小时即可到达太子城站。在高铁站、冰雪小镇、冬奥村及周边其他组团建筑中,占据“C”位的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子城遗址。1995年出版的《崇礼县志》将太子城址列入古迹介绍,称这里出土过辽代文物,是辽金城址。图为2022年1月10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遗址陈列馆内景。(新华社)
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太子城区域被选址建设冬奥配套保障设施,现在的太子城遗址曾规划为冬奥村项目地块。2017年,中国河北省文物部门对太子城遗址进行全面勘探发掘后确认,这里为一处金代行宫遗址。图为观众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遗址陈列馆欣赏太子城遗址出土的铜坐龙。 (新华社)
据介绍,作为第一座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太子城遗址入选201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火如荼的冬奥会场馆规划建设随即为考古遗址“让路”,冬奥村项目另选地块,太子城遗址及周边历史环境得以实现原址整体保护,并规划建设了考古遗址公园。图为2015年8月26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村。 (新华社)
太子城遗址四面环山,河流穿城而过,最终汇入永定河奔向北京。太子城地区应是金皇室从中都去金莲川捺钵路线上的重要节点。800多年后,北京与崇礼携手办奥,“再续前缘”。图为2021年10月18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左)和高铁太子城站(右)。(新华社)
紧邻太子城遗址的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赛时将每晚为当日或前一日获奖的运动员颁发奖牌。(新华社)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太子城一带的雪场资源受到投资者青睐,云顶、太舞等滑雪场陆续开发,冰雪经济悄然登场。当地村民开始在雪场及其带动的旅游业中找到活计。村民意识到,“造孽”的雪,也能“造福”。图为2019年1月5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滑雪场。(新华社)
真正的巨变发生在冬奥申办成功之后。因冬奥基建需要,太子城村整体搬迁至崇礼主城区,村民“一步跨进小康”,成为新市民。全村三分之一的人端上了“雪饭碗”,年轻人也都回来了,村集体还有3,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发展资金。图为2021年11月27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新华社)
冬奥还改变了整个崇礼,从塞外苦寒之地到“脱贫摘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从事冰雪产业;从“全城一条路,没有红绿灯”到变身国际化、现代化“冬奥之城”;从交通闭塞到坐拥两个高铁站,高速纵横,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图为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遗址陈列馆(下)、太子城冰雪小镇(上左)和高铁太子城站(上右)。 (新华社)
从太子城高铁站走出,对面就是太子城冰雪小镇。小镇占地面积相当于3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建筑彰显北方山地特色。2021年10月18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遗址陈列馆(下)、太子城冰雪小镇(上左)和高铁太子城站(上右)。(新华社)
与太子城冰雪小镇一道山梁之隔的,是已被国际奥委会批准命名为“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的古杨树场馆群。其中,主体建筑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中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图为2021年11月7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新华社)
紧靠明长城遗址,蜿蜒山地的中国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静卧山谷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赛时将为观众呈现“速度与激情”,赛后将打造“山地公园”或冰雪培训、游乐项目。图为2021年12月23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新华社)
2021年12月30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下)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右上)夜景。(新华社)
目前,崇礼已拥有万龙、太舞、云顶、富龙等7家大型滑雪场,其中太舞、万龙等4家跻身“中国滑雪场十强”。区域内雪道总长超过160公里,有15条雪道通过国际雪联认证,成为中国高端滑雪聚集区。图为2021年11月23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富龙滑雪场。(新华社)
2021年11月8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云顶滑雪公园赛道。(新华社)
滑雪爱好者在张家口市崇礼区万龙滑雪场滑雪。(新华社)
2019年,美国《纽约时报》评出当年52个值得前往的旅游目的地,崇礼榜上有名。该榜单介绍道,崇礼原本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但在过去几年内已经成为一个“闪耀的冬季运动中心”。图为2021年10月18日拍摄的张家口冬奥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