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称,该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经采样和核酸检测,疾控人员发现邮件的部分包装外表面、内表面及文件内纸张标本显示新冠病毒阳性。对病例标本的基因序列分析显示,病毒与北京既往病例及近期大陆报告的毒株均存在差异,不属同一传播链,但与去年12月北美和新加坡等地分离的部分毒株相似度较高。
庞星火表示,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可疑物品样本检测结果及病例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深圳当天也通报,深圳一起本土病例的病毒基因组与以往境外输入病例也不同源,与全球数据库中北美地区上传较多序列的基因组100%同源。
深圳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林汉城表示,该病例从事境外冷冻试剂收发货工作,曾接触和分拆来自北美的快递,未做个人防护,不排除由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的可能。
此外,珠海通报,根据目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专家研判当地本次疫情不排除由暴露在污染入境物品导致,进一步的疫调还在加紧进行中。
据北京日报报导,针对北京15日报告新增的本土确诊病例曾收发过新冠病毒阳性国际邮件,海淀区疾控中心主任江初表示,过去也曾在邮件包裹上检测到新冠病毒,但含量都非常低。病毒在外界环境一般存活2到3天后活性就会大大降低,而本次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邮件,在检测过程中体现出的病毒量和存活时间都超出预期。
江初说,「整个邮寄过程长达8天,还有可能造成物传人感染。这让我们对新冠病毒有了新的认识,再次给我们敲响了防范新冠病毒的警钟。」
有鉴于此,大陆国家邮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司已通告,要求各企业要切实做好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的消毒、通风等工作,对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后,第一时间逐件进行外包装各面全覆盖消毒。
新华社指出,根据各种公开报导可以发现,基本上是市场、物流等第一接触点的人员感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物传人」的限定条件较多,并非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早前曾表示,「物传人」要造成感染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物品污染较重;二是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三是接触污染物品时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吴尊友认为,相比受到人感染,受到物感染的病毒量不同,病例容易出现无症状感染或轻症感染,往往因发现不够及时,可能引发新的疫情。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因此建议,民众在收取快递时最好选择「无接触」方式,或尽量佩戴好口罩和手套。拆除外包装后,应及时摘下手套并清洁双手,做好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