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若晤金正恩要有比特朗普更大突破(组图)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Joe Biden)1月20日宣誓就职之后,他的新政府如何应对朝鲜核问题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即将离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给拜登新政府留下很多“窟窿”,但唯独在半岛问题上,反而为新政府留下一些发挥空间。拜登不但要迈出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这一步,而且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突破。
过去20年,三位美国总统的对朝策略本质上一致,要么接触多于施压,要么施压多于接触。但总体上,美国在朝鲜半导己整个东北亚政治博弈中很被动,尤其是战略上被动。虽然策略上偶尔通过军事施压或经济制裁,迫使朝鲜回到谈判桌,但最终都是朝鲜赢得发展核能力的时间和改变地缘政治博弈的脉动。
2019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越南河内继续举行会晤。这种元首会晤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朝鲜半导局势。(Reuters)
美国也经常被动求助于中国,部分原因就是美国己方立场太过僵化。僵化原因一方面是美国内政因素,一方面是美日韩盟邦体系考虑。过渡考虑盟邦体系,或者站在日韩立场,美国就很难向朝鲜做出让步,这是美国对朝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
奥巴马(Barack Obama)实施对朝战略忍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和朝鲜的外交接触,导致他执政期间在朝核问题上未取得实质进展。他下台时告知特朗普,朝鲜核问题是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特朗普上台后和金正恩三次会面,虽然无果而终,但自2017年以后朝鲜再也没有试核试导。这说明美朝元首会晤也是有效果的。
而且,从克林顿(Bill Clinton)到特朗普,美国政府都是追求朝鲜弃核,手段包括经济和军事全面施压,但最后都采取了外交手段予以应对,包括美朝接触、六方会谈、中美朝韩对话等模式。根据韩国民调机构“韩国研究”(Korea Research)12月23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成韩国人希望拜登就任后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首脑会谈。
从这个角度看,拜登新政府对朝工具箱可用工具并不多,终究还是要诉诸外交手段,尤其是美朝外交。而且,如果要在外交上求突破,拜登应该寻求取得比“特金会”更大的突破,包括两位领导人的互访。
2020年11月24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亲密助手布林肯担任国务卿。(Reuters)
目前,布林肯(Tony Blinken)和沙利文(Jake Sullivan)等亚洲政策幕僚对待“拜金会”此类话题时会比较谨慎,尤其是布林肯,在提名通过前一般会展现对朝强硬,即便通过提名后,作为美国外交的门面,也要保持强势姿态。但是,在私下,布林肯、沙利文以及坎贝尔(Kurt Campbell)这样的外围幕僚,都会建议拜登尽快和金正恩会面,不宜拖延,避免像奥巴马那样无果而终。
拜登今年10月曾说,他会和金正恩会面的条件是“金正恩同意降低其核能力(nuclear capacity),实现朝鲜报道无核化”。这一条件很容易达成。
朝核问题的根源是美国不把朝鲜视为正常国家,不承认其和平发展和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中也掺杂了对共产党政权的不信任。沙利文这类改革派智囊支持拜登改变20多年来美国同朝鲜接触的思维方式。这是美国新政府摆脱对朝被动的一种探索。
比如,布林肯2018年就已承认朝鲜拥核国地位。按照他的评估,朝鲜拥核弹头可能有60枚。这种对朝认识上的变化也会促成外交思维及方案的调整。
布林肯支持以伊朗核协议的模板推进朝核问题谈判。虽然拥核的朝鲜无法和核武的伊朗相提并论,但布林肯这样提的目的可能是要让朝鲜不要继续生产新的核武器,并且通过谈判让朝鲜销毁或放弃核武。这就意味着谈判很有可能会分阶段进行,像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时那样,先易后难地推进。这种谈判也为美朝走向关系正常化提供了机会。
最后,拜登信政府也不得不强化同中国的合作。虽然美国对中朝关系或者中国对朝影响力有误解,但还是会依赖中国的帮助。当然,美国过去最大的毛病就是“怪中国”,始终不相信六方会谈的效力,同时又拒绝对朝双边上做出让步。这也是战略忍耐策略失败的主要原因。
另外,近几年,金正恩完成国内的一系列整顿和改革后,国内权威得到巩固,和中国的关系也得以强化,这样使得金正恩处于底气和勇气同美国打交道。朝鲜有可能提出新的条件,更多地向“承认拥核地位”要求美国。
比如,从奥巴马时期朝鲜姿态和特金会、文金会过程中金正恩提的条件来看,金正恩政府支持“半岛无核化”,而非“朝鲜无核化”。半岛无核化意味着美军要削减或撤出驻韩美军,包括美军对韩国的核保护伞。
这就要看拜登在中青代智囊辅佐下如何探索出一条“中间道路”。如果有突破点,可能是“美朝外交”,这是难点,也是中国政府敦促美国亟待改善的双边接触。如果拜登能够总结前任们对朝策略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大胆迈出改善对朝外交的步伐,民主党政府就有机会在外交上取得比保守派政府更积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