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0日 17.4°C-17.4°C
澳元 : 人民币=4.5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2021年中国时政大事盘点(图)

2021-12-29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政府必须努力为国民服务,温暖周全地照顾到国民个体尤其是弱势个体。国民从中看到希望之光,就更容易转化为个体的自觉奋斗。

2021年中国时政大事盘点(图) - 1

疫情频繁反弹冲击经济民生

中国“抗疫”进入第二年,各地疫情此起彼伏,每月未曾断过。2021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都有反弹,厦门、南京、郑州、杭州、西安、成都、哈尔滨、大连、合肥、海口、石家庄、银川、昆明等二线城市、副省级市、省会也有反弹,扬州、上饶、绍兴等地级市和农村地区反弹就更多。

溯源后发现,病毒都是从境外输入,表明口岸防护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例如,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国内、国际区域没有实施“硬隔离”,终于酿成大祸。

南京、张家界、扬州、郑州、绍兴、西安等地局部暴发疫情后,事实上都是“半封城”,经济生活基本上一个月按下暂停键。

由于基数低,中国一、二季度的GDP增长数据亮眼,但三季度疲软低于预期,四季度也不容乐观。防疫开支刚性增长、急剧增长,财税收入却急剧减少,一增一减“剪刀差”更大。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企业、政府、国民都感受到阵阵寒意,都在过紧日子。

“动态清零”防疫策略符合国情、制度、心理,仍需坚持至少一年。中国14.1亿人口基数太大,基层官员问责压力太大,确诊病例太多必然透支医疗资源,加强针疫苗远未普及。

郑州特大暴雨遇难近300人

7月18日18时至20日24时,河南省郑州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尤其以7月20日为最。

但称为“千年一遇”是胡说八道,有夸大灾难严重程度、为官员推卸责任之嫌,千年以来有完整的气象记录吗?称为“五十年一遇”可以成立,毕竟拿得出五十年的气象记录。

8月2日,郑州市长在河南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8月1日18时,全市总共遇难292人、失踪47人。财产损失难以测算,至今没有官方数据。

同日,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任组长,对郑州特大暴雨灾害进行调查。目前调查报告未公布,庸官失职渎职的行为待暴光,相应的问责惩罚待实施。遇难者不能瞑目,家属和公众仍在期盼。

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最强音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十四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有五个维度,其中民生福祉落脚“共同富裕”。

第十四篇的导语明确,“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自觉主动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四十八章“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导语提出,“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三个问题,首个就是“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可见权重。

共同富裕,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浙江。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6月10日至11日,浙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7月19日全文发布,52条、25494字。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真正体现。如在建国百年之际实现,才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府,目前还是进行时。

国家由一个个国民组成。政府必须努力为国民服务,温暖周全地照顾到国民个体尤其是弱势个体。国民从中看到自己、岗位、行业、社区的希望之光,就更容易转化为个体的自觉奋斗,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人口都是一个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

5月11日,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达到14.1178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比预期公布时间更晚,有国际媒体臆测中国总人口明显偏低,正在进行数据处理,很快受到中国官方的驳斥。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当晚新闻通稿讲解了很多大道理,强调了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等等,没有提及文件何时开始起草。

老百姓很上心,事先没有任何风声,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下了转不过弯来。刷屏的就一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很多评论很精彩,读者们想必都记忆犹新。

配套政策和立法随即切入快车道。6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作出《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7月20日全文公布。7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

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修订2002年9月1日施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议案,将第十八条第一款原文“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改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中国人口红利急剧衰减,未富先老,已成心腹大患。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口多、底子薄、日子穷,一直研究计划生育。1980年号召“只生一个”,此后各省市区陆续实施“双独二孩”,2013年“单独二孩”,2015年“全面二孩”,2021年“全面三孩”。生育政策不断放宽,反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多地开足马力,迅速制定实施条例,延长产假、公租房优先等。12月9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指导意见》。

这些措施有多大成效还得观察。严厉的计划生育实施数十年,有巨大的惯性。以前GDP竞赛,各地为了人均经济数据好看,严控人口;如今放宽,适龄青年生育意愿却明显降低,疫情、就业、房子、教育、歧视等压力山大。政府没有真金白银的系列政策鼓励生育,解除后顾之忧,中西部地区人口很难增长。

袁隆平逝世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省长沙市逝世,享年91岁。

近两年,年高德勋的两院院士不断辞别,堪称国殇,尤以袁隆平为甚。长沙市民自发冒雨送灵,泣不成声,全城菊花清空;很多外地民众专程告别,更多民众在网上寄托哀思,包括很多青年,留言情真意切、朴实感人。

或表达自己哀思:“很难受很难受”,“我真的哭了”,“我们很爱您”,“终于感受到当时父母辈们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心情”;或缅怀他的贡献:“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天地同悲”,“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或向他致崇高敬意,“功高盖世,至伟至朴。堪称救世主”,“在古代,救活那么多饥饿人。那是活菩萨,要建寺庙供奉了!”。

中国历史农民起义多,主因之一是吃不饱,没有活路,官逼民反。新中国成立之初,水稻亩产不足200公斤。大跃进“放卫星”,吹出亩产上万斤,最高记录吹到亩产130434斤10两4钱。接着是“三年困难时期”,袁隆平也饿肚子,2013年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沉痛地边摇头边回忆,“那真难受,我亲眼看到五个饿殍,倒在田埂上、路旁边和桥底下,饿死几千万人。”

中国人厚道,很多人曾经饿过肚子,很多人知道父辈、祖辈饿过肚子,命悬一线,能让百姓吃饱肚子就视为“大恩人”。科技专家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91岁高龄还奋战在田间科研第一线;政府官员以小平、耀邦、紫阳、万里等改革闯将为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数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才能理解改革开放初期,为何两句民谣传遍中国:“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

极少数人说,现在吃的杂交稻少,似乎不领袁隆平的情。不要忘记,杂交稻口感虽然不如常规稻,正是因为袁老等专家不断提高杂交稻产量,可以大量用来做储备粮、饲料等,帮助中国人摆脱了对饥饿的恐惧。否则口粮不够,粮价飙升,有的吃就谢天谢地了,哪还计较什么口感。

袁老自称“不懂政治”、“讲错话”,率真可爱。1958年,毛泽东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他不知道出处,以为是农业部提出,更正说“差个时字”,理由是“不误农时,要讲季节”。有人提醒“这是毛主席讲的”,他吓了一跳,补了一句大实话“毛主席不是学农的”。文革时挨整,幸好研究杂交水稻,国家科委公函“救了我的命”。

肚子吃不饱,一切都是空谈,更别提什么“优越性”。从1974年杂交稻实验成功并推广至今,中国水稻产量因此增长逾4倍,增产的产量每年多养活7000万人口。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老一生的梦想,前者即将实现,后者逐步实现。袁隆平团队2020年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实现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杂交稻自1979年走出国门,进入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越南、菲律宾、孟加拉等国,他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了大量国际留学生和科研人员。

他是了不起的人民英雄,为填饱人类的肚子奋斗一生。1981年获首个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国际奖项也很多。联合国悼念:“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

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在人民心中永生,这是最高褒奖。

中国空间站长期驻人

2021年,中国载人航天实施5次发射任务,次次圆满成功。

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入驻天和核心舱,停留3个月,9月17日返回地球。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入驻天和核心舱,停留6个月。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6个月也成为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11月7日,王亚平出舱完成太空行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1位、人类历史上第16位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一小步,中国女性一大步。12月9日,她在8年之后,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天空课堂”第一课,激发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好奇心、投入科研的求知欲。

中国载人航天规划科学、精细、高效,一大批三四十岁的青年技术骨干已经成熟,进入“丰收期”。从2021年起,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一年四射”成为常态,两次神舟载人飞船发射之前,先发射两次天舟货运飞船。

1薇=13.41亿元

中国一线明星和网红天文数字的收入、偷税和罚款,不断产生新的计量单位,不断刷新民众的心理底线。

1爽=2.99亿元、1冰=8.84亿元、1薇=13.41亿元,分别指代郑爽、范冰冰、薇娅(黄薇)被税务部门行政处罚的款项。对绝大部分人而言,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薇娅是淘宝网直播“台柱”,也是互联网直播“一姐”。12月20日下午,浙江省杭州市税务局通告,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13.41亿元。当天,她的淘宝、抖音、微博等社交账号被全网封禁。3月12日,她受邀任“2022年杭州亚运会宣传形象大使”,肯定歇菜了。参照此前范冰冰、郑爽的偷税先例,薇娅何时复出是个大问号,即使复出能否有顶流更是个大问号。

这不是浙江自主行为,国家税务总局显然全程指导,所以同步发出声明。12月22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河南、贵州、深圳等地税务局通告,要求明星艺人、网络主播等社会公众人物对照税法自查,“2021年底前向税务部门主动报告和纠正涉税问题。”

除了单位落款和联系电话,各地通告内容几乎一样,显然又是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统一模板,由各地填空发布。目的很直白,先礼后兵,主动补足应纳税款,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税务处罚”,否则“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薇娅已被祭旗立威,上千网络主播纷纷主动补缴税款。

2021年,中国市场监管的力度前所未有,严打垄断、资本无序扩张、偷税漏税,缩小贫富差距和阶层焦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拳打击互联网企业“二选一”等垄断行为,4月10日对阿里巴巴集团行政处罚182.28亿元,这是中国实施反垄断法以来的最大罚单金额,10月8日对美团行政处罚34.42亿元。

6月30日,滴滴出行不顾监管部门清晰提示,偷跑、抢跑在美国上市,企图将生米煮成熟饭,盘算中共建党百年之际需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股东和管理层有望高位套现。

中国政府迅速强势出击。7月2日,国家网信办公告,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7月16日,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巨额罚款只是时间问题。12月3日,滴滴出行官宣:“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为了缓解孩子和家长的“内卷”,提高生育率,中国政府再出重拳。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整个义务教育培训行业彻底洗牌,头部企业新东方被迫转型,计划直播卖农产品。

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博弈新热点

拜登政府就任后,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依然大打“台湾牌”,反证这是美国两党的高度共识,台湾问题因此高热不退。

4月,美国国务院发布新准则鼓励美国政府与台湾接触。6月6日、7月15日、7月19日、11月9日,美军机半年内四次降落台湾。8月4日,美国又售台武器7.5亿美元。8月19日、10月21日,拜登接受采访时,两次“承诺”协防台湾。

10月21日,美国副助理国务卿沃特斯指责北京错误使用第2758号决议,阻止台湾参加联合国活动。10月26日,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支持台湾在所有联合国系统及国际社会的大力和有意义的参与。”11月18日,立陶宛允许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隔周美国与其签订6亿美元的进出口信贷协议。

不必大惊小怪,台海无战事,两岸三方都坚持“战略模糊”。美国国内的对华强硬派、台湾岛内的独立派是白欢喜一场,大陆的民粹是白气愤一场。

美国沿袭特朗普政府2020年的表述,执行《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美国“六项保证”指导下的“一个中国”政策。12月9日至10日,拜登主持召开线上民主峰会,邀请台湾,但未邀请蔡英文,避免过度刺激中国。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发言时所用地图,因台湾与大陆不是同一颜色,直播时保留声音、切除视频,可见美国小心翼翼。

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授权动武有三种情形,但不具体细化,苦于师出无名。目前最务实的是找到正当借口,军机首次飞入台湾本岛上空。

民进党稳定掌握主流民意,有把握长期执政,虽有“台独”之心,并无“激独”之行(例如搞全民公决独立)。非不为也,实不敢也,受制于中、美两个严厉的“紧箍咒”。“激独”反而导致“急统”、“武统”,不符合台湾和民进党的利益,民进党长期执政反而悬了。

台海局势持续升温,中、美、台相互刺激,斗而不破,恶性循环,但三方都不想打仗,而且都清楚另两方很不想打。目前现状很不爽,打破现状更糟糕,凑合着日子还得过下去。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