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供应33万公屋,香港政府要解房市之痛(图)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月6日在立法会发表她任期内的第五份施政报告时表示,未来十年香港可兴建约330000个公屋。
8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长远房屋策略》报告。报告指出,未来10年香港将兴建约43万套住房,其中公共住房占比七成约33万套,预计有11万套公营房屋将于5年后落成。
在30.1万伙的公营房屋供应目标中,21万伙是公屋或绿置居单位;9.1万伙是其他资助出售单位,数字同样与去年无异。
在香港,超过12.7万住户居住环境欠佳
根据《长远房屋策略》2021年进度报告,预估全港有12.71万户的居住环境欠佳。
当中约73%为居于俗称“劏房”的分间楼宇单位的住户,数量约9.22万户,今年再增3200户,增幅达3.6%。
居于属临时构筑物单位的住户有2.21万户。而与其他住户共用单位的住户及居于非住宅大厦的住户则分别有5800及7000户。
在基本预估下,香港有12.7万户的居住环境欠佳,住房狭窄,没有很好的卫生条件。
《长远房屋策略》资料图片
公屋对香港来说意味着什么?
居住环境欠佳的人群大多属于租房人士。
在2020年底的一项房地产业内调查显示,香港目前至少有11%的人在商品市场租房(约70多万人)。而差一些的房屋10多平米要6000多元,好点的房屋甚至要上万元不等。
但是公屋就便宜非常多。
举例来说,现在香港共有约73万套公屋住房,超过200万人租住,占香港总人口的29%。一套10多平米的房屋,平均月租为1320元,只有地区市场价的四分之一。
并且50多年来,公屋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从2平方米增加到12平方米。以房屋署署长陈振源所言,“除了面积小,配套设施和环境甚至比私人物业还好。”
公屋轮候难,房子多了会缩短等候时间吗?
在2021年9月底,约有153700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100800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
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获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9年,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3.8年。
如果未来10年,提供有33万个单位,将可以解决掉所有轮候公屋人群的住房问题。在房屋充足的情况下,香港12.7万的“劏房”住户以及外来住户的住房问题都将获得解决。
未来的房子能解决所有住房问题吗?
根据《长远房屋策略》计划,首五年只能供应当中三分之一的公营单位(即约11万),其余大部分单位则在后五年后推出。
港府表示,将继续推进各新发展区项目建设,以保证更加长远的房屋供应。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称,政府对土地供应做得相当多,觅地已做相当多功夫,会加快压缩“造地”时间,希望尽早提供公营房屋予市民。
目前,备受瞩目的北部都会区可供应16.5万至18万个单位。而在未来10年,由于有相当多的基建、前期规划处理,预计会有四成房屋可以入伙。
对于私营房屋方面,陈帆指未来10年准备好170公顷土地,并透过卖地、铁路物业招标,为市场提供10万个单位的用地。如果加上其他私人土地发展项目,未来10年期间将可以满足12.9万个供应目标。
未来,香港的住房之痛有望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