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鹰派”议员突然访问台湾,北京抨击民进党“倚美谋独”(组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台湾外交部门周二(11月9日)证实,美国联邦参众议员搭乘美方海军C-40A行政专机,在晚间抵达台北並强调访问行程由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导安排,台湾提供行政支援亦不透露来访者及人数等细节。
台湾外交部门周二证实,一架美国海军C-40A行政专机周二晚上飞抵台北松山机场(图为同款美国海军C40A运输机资料照片)。
由于正值中共“六中全会”举行期间,此次美方参众议员从菲律宾突然搭乘美国军机访台,事先没有公布消息。
此事周二被证实之后,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随即公布在台海进行联合战备警巡,称“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周三早晨亦抨击此事,称民进党“倚美谋独”注定失败。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对BBC中文分析说,“此次美国国会议员团‘低调’访台,由立法权而非行政权作接触,政治敏感性亦相对较低,为彼此维持了战略模糊性”。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则在周二回应媒体查询时说,美国国会议员访台“合理也合法”,是履行《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 Act)之义务。
“对华鹰派低调访台”?
根据美国媒体报导,美国海军一架C-40A行政专机周二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起飞,在当日傍晚抵达台湾台北松山空军基地。另据台湾媒体报道,访台代表团共有13人,其中包括四位联邦参议员和两位联邦众议员,议员助理以及美军上校和上尉各一人。
此次访问事前没有对外宣布,消息证实后,美台双方也没有公开披露来往人数及名单。
但根据台港各大媒体周三报道,此次“突击”访台的议员包含共和党籍的德州资深参议员约翰·科宁(John Cornyn)及爱荷华州参议员迈克·克拉波(Mike Crapo)等10多人,而且有两位美军人士陪同。上述两名议员都是华府“对华鹰派”,柯宁今年称美国有“三万驻军”在台,引发议论纷纷,日前他又在参院与同党议员提出《台湾威慑法》(Taiwan Deterrence Act)草案,旨在“增强跨台海威摄与巩固台湾防御中国侵略和胁迫之能力”。
台湾《联合报》周三则披露,参访团以美“对华鹰派”共和党参议员为首,在周三前往台湾防卫部门听取简报,并有部长邱国正在场。该媒体又称,访问团将与蔡英文会面,引发各界猜测。
但台湾官方对此事维持低调。台湾领导人官邸在周二称,基于美台互信原则,相关细节不便透露,并请台湾外交部门统一说明。
台湾外交部门发言人欧江安也告诉台湾媒体说,“有关美国联邦参众议员抵台访问,相关行程由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协调安排,相关资讯将适时对外说明。”
宋文笛对BBC分析称,此次美国会议员访台符合台湾近年推动的议会外交大方向, 譬如, 2021年台湾举行了首届台美日国会议员战略论坛(Trilateral Strategic Dialogue),2019年又成立“福尔摩沙具乐部” (Formosa Club),整合了欧盟议会、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会友台小组”成员。
北京谴责美台“切香肠”战略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周二在例行记者会提到国会代表访台并不罕见,是正常情况,也符合美国履行《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 Act)的义务,获得历任政府支持,以协助台湾强化自我防卫需求。但是,北京方面已经对此表示不满。
今年6月6日,三位跨党派美国参议员曾搭乘美军C-17运输机抵达台北并与蔡英文等台北高层会晤,北京曾提出强烈抗议。北京方面认为,这些美台往来是美方以“切香肠”(salami slicing)的外交战略,希望用连续的细微外交动作,“积小成多”,持续抵御北京的实力扩张。
外界分析称,美方切香肠的动作包含对台军售频率、代表处“改名”以及高层互访等战略,渐进式地在印太地区挤压中国,拿下该区域之主导权。
但是北京据此已对美台互动,表达强烈不满。
针对此次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台,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周二发表谈话称,“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我们正告美方立即停止挑衅行径,立即停止一切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升级的破坏性行动,不向‘台独’分裂势力释放错误信号。”
同日晚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组织兵力在台海方向进行联合战备警巡。中国军方称,战区部队组织的此次军事行动,“是针对有关国家在台湾问题上严重错误言行和‘台独’分裂势力活动所采取的,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举措。”
事实上,两岸关系在近年来在美中竞逐的背景下已经跌至谷底。在上周中国国台办公布“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包含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及外交部长吴钊燮等人,被中国禁止其本人及家属入境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引发两岸三地舆论议论纷纷。
不过,针对外界质疑这份名单的效力,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仅称这“符合两岸民众共同利益。大家都不希望安定、安宁、和平的环境遭到破坏”。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