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各国站队?两岸均递交CPTPP入会申请引爆热议,外媒披露多国不愿接纳北京(组图)
22日,台湾宣布已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而就在6天前的9月16日,中国大陆正式提出申请加入CPTPP,这可能令该协定11个成员国本已尴尬的处境更加复杂。
两岸均递交CPTPP入会申请
据多维新闻报道,台湾行政院发言人罗秉成周三表示,台湾已正式递出加入CPTPP的申请,同时知会所有CPTPP成员国寻求支持。
罗秉成表示,自台湾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就任以来,台湾政府各部门就加入TPP进行通盘准备。这似乎暗示台湾申请加入的时机与此次中国的申请无关。罗秉成说:“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按照自己的节奏步调。”他还表示,更多细节将于周四公布。
中国政府上周表示,希望加入CPTPP。16日,中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向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达米安·奥康纳(Damien O'Connor)提交了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
美国态度如何
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16日回应中国申请加入CPTPP时表示:"申请加入CPTPP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把这个问题交给成员国来决定。"
据悉,CPTPP最初由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构思,目的是对抗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2017年,奥巴马的继任者特朗普让美国退出了该协定的早期版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简称TPP)。
2018年底,该协定正式生效,日本是其中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总统拜登已表示,这项协定需要重新磋商,否则美国不会考虑加入。
目前CPTPP的创始成员国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等11国。
CPTPP成员国之间态度不一
对于中国大陆申请加入,CPTPP成员国之间已出现温度差。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对中国大陆的加入表明了欢迎的立场。而包括日本在内的部分CPTPP成员国对中国加入的资格提出质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提交加入申请使美国的一些盟友陷入尴尬处境,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最近都在安全问题上与中国发生了冲突。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部长特汉暗示,只要中国不解决高关税等问题,就不支持启动中国加入CPTPP的谈判。
包括日本在内的部分CPTPP成员国也对中国加入的资格提出质疑,理由包括中国政府对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以及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贸易专家表示,此外,中国要达到该协定关于环境保护和工人权利的标准会很困难。
墨西哥则持慎重态度,墨西哥的最大贸易伙伴是美国,在中美摩擦加深的背景下,墨西哥对于中国大陆的加入难以表示支持。
相比中国经济,台湾经济更加市场化,这也许让台湾加入TPP的理由更充分一些。
美国和欧盟都对中国在开放经济方面缺乏进展感到失望,并渴望对台湾的民主和更自由的市场政策表达支持。
外媒:各国将被迫“站队”
两岸先后申请加入CPTPP引发西媒广泛关注。
《金融时报》称,北京和台北竞相加入CPTPP,将引发该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担忧,即如果不能迅速同意中国大陆加入CPTPP,或首先决定允许台湾加入CPTPP,可能将引发北京方面进行更多的“经济胁迫”。
美国彭博社称,蔡英文政府认为“台湾已经是一个事实上的主权国家”,因此将争取该地区民主盟友的支持作为努力对抗北京日益增长的压力的关键部分。
德国之声以《两岸经贸角力 台湾申请加入CPTPP》为题报道称,在台湾争取加入CPTPP的同时,台湾最近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协定方面取得相当进展。
《日本经济新闻》称,台湾申请加入CPTPP意味着日本等成员国将被迫“站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二选一,需要从安全保障的角度去做考量,很难下判断。
分析称,在新加入之际,需要现有的CPTPP成员国全体一致批准。只要形成对立的两岸的任何一方加入,另一方的加入都将变得困难。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一个可能阻碍台湾加入的因素是台湾禁止进口日本福岛附近生产的食品;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了核灾难。这个问题一直是台湾是与日本的一个摩擦点。
中国为何要加入?
另据BBC中文网报道,分析人士认为,虽然CPTPP的体量并没有RCEP大,但比后者拥有更低的关税和更高的贸易自由度,还涵盖了加拿大、秘鲁等美洲国家,这可以提升中国参与主导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当CPTPP生效、成员国之间开始实行零关税,若中国被排除在外,可能直接影响中国商品在亚太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社科院的苏庆义曾在一篇经济评论中进行分析,在不同情景下,中国加入CPTPP将会拉动GDP增长0.74%至2.27%、出口增长4.69%至10.25%。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对官方媒体《环球时报》说,申请加入CPTPP是中国参与国际经贸协议制定的重大进展,这将推动中国在决定未来贸易规则时"处于更好的地位"。
他还表示,该协定也有助于国内深化改革开放的现有努力,特别是在放松贸易和投资管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