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滩海胆已移居,议员批政府未在启用前做好准备(图)
大埔龙尾人工泳滩于6月正式启用,惟意外频生,更曾出现海胆剌伤泳客。据了解,海胆被检走后已经移居到万宜水库对开的水域,同一系族的海胆并不会在该水域再次出现;而黑沙及海毛虫属于海洋生态普遍现象,实属巧合。有议员指出,政府在规划阶段应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出现海胆、水母等海洋生物刺伤市民的状况时亦应该及早关闭泳滩处理,并质疑政府有否就相关情况发出指引。
规划逾10年、耗资约2亿港元兴建的大埔龙尾人工泳滩,在6月底正式启用,及后退潮时有大量海胆冲上岸边,令数十名泳客受伤。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更指曾有泳客遭水母刺伤而需要职员协助治理。然而,有网民更指沙滩在本月初亦曾出现海毛虫及「坑鲶」幼鱼尸体,两者均具毒素,专家指如泳客被海毛虫刺伤,会出现痕痒及刺痛,甚至有机会引致头晕及呕吐等症状。在本月更有关注团体发现经连日大雨大埔龙尾泳滩表面露出下层的黑沙,担心泳客下水接触带菌海水及黑沙,有机会导致皮肤敏感。
现时沙滩已挂起横额,指近月在附近水域出现海胆及水母,提醒泳客小心。不过,海胆近月已绝迹沙滩。据了解,龙尾滩检走的海胆已经被「移居」至万宜水库对开水域,确保当地并不会再度出现同一系族的海胆。消息人士指出,海胆本身亦有生命,当被「赶走」及「移居」后,就会得悉龙尾滩并不适合生存而避免重回旧地,但并不能保障当地不会出现其他种类及系族的海胆。
至于海毛虫被冲上岸,消息则指情况十分罕见,但指出龙尾滩本就是生物聚居的地方,情况属于自然的海洋生态现象。对于黑沙事件,消息则指多数沙滩深层均是黑沙,退潮时偶尔亦会出现相同情况,并不值得担忧。
虽然康文署曾就龙尾滩多次意外回应,但仍未能释除议员疑虑。议员容海恩指曾到泳滩视察,发现泳滩仅挂起「水域今日发现水母及海胆,请游泳人士小心」的告示,但未有其他措施,市民照常到水中嬉戏。她称,虽然有告示指出泳滩有海胆或水母出没,但并不足够,政府应做好宣传,例如呼吁市民避免赤脚下水,避免被刺伤。她又质疑政府有否就处理海胆、水母等事宜向救生员发出指引,并会在立法会继续跟进。
她指龙尾滩在临近暑假时启用本是好事,但批评政府明知区内有不少海洋生物,部分容易对市民造成伤害,却未有防范,本应避免市民受到伤害。她直言下次遇到相同状况,康文署应该立即封滩,待专家或外判商处理后才重新开放泳滩、以减少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