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是时候抛弃“少数族裔”标签了吗?(图)
我在美国住了20多年,最近从时报的一篇报道中第一次得知,很多超市都设有“少数族裔风味”货架(ethnic aisle)。我的一些华人朋友告诉我,他们知道有这样的货架,却并不热衷,因为在这里很难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篇报道提到,当初开设这个分类货架,是为了给曾赴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等国作战、想念这些外国口味的二战老兵提供方便。但现在欧洲国家的食品早就成了“主流”的一部分,货架上只剩下了非西方的食物,似乎越来越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身为“少数族裔”,我和我的朋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分类指导,我们通常到亚裔经营的超市或副食店去购买故乡的食材,在那里它们也不会被另辟货架称作“少数族裔风味”。
我之所以被这个报道所吸引,是因为它读起来像是一个隐喻。而几天后美国人口普查数字公布,隐喻变成了明喻:在白人人口首次出现下降、少数族裔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定位的何止是“少数族裔风味”食材,更有少数族裔群体本身吧。
英文里“ethnic”这个词的本意是“民族”,而“民族”是人人皆有的身份特征。但在美国,这个词已经被用来特指少数族裔。在时报刊登过的一次关于族裔问题的对话中,影像艺术工作者萨利姆·雷沙姆瓦拉(Saleem Reshamwala)曾经对它做出这样的解释:“在美国,它可能指‘非黑非白’或‘父母非本土人’或‘眼睛形状跟我的不一样’或‘不光用黑胡椒这一种辣味调料’或‘说高中不教的外语’。”简而言之,“非我族类”。而这个被“ethnic”标签永久外化的人群对它的定义毫无发言权,照理说,在少数族裔渐成主流的今天,取消这样的标签对这个群体来说应当是件迫不及待的事。
但从“少数族裔风味”食材供应商和超市经营者的纠结中可以看出,这件事对所谓“少数族裔”来说并不是敲锣打鼓欢庆当家作主人这么简单。就像超市里的“少数族裔风味”货架,它们的确令某些特定食品失去了吸引更广泛受众、成为主流的机会,但同时也让这些食品身份更加明确、更容易吸引到对它们情有独钟的客人。如果被移到了普通货架,你可能会为它们的“融入”感到自豪,但同样也可能会为它们独特的文化特征被弱化而感到心酸。
美国历史上,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群体的态度也曾经在贴不贴标签和怎么贴之间摇摆。19世纪,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实施同化政策,强制他们学英语、起英文名、摒弃自己的文化以期将他们纳入欧美文化体系,这给原住民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至今仍让人不寒而栗。而自1970年代开始,举国庆祝“黑人历史月”、“亚太裔传统月”、“西语裔传统月”、“原住民传统月”的风潮渐起,提高了少数族裔文化的可见度,但这些标签是否能囊括多元文化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况且,就像一些中国网民在评论妇女节、教师节时所说的,这样的节日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正说明这些群体尚未受到足够的尊重。
但正如“少数族裔风味”货架给一些特定的食材带来特殊的商机一样,在并未获得完全平等权益的背景下,作为“少数族裔”的人群也能享受到一些特殊的政策扶持。从平权法案,到纽约市市长要求市府部门将一半的广告预算投放给少数族裔和社区媒体的行政令,再到联邦政府优先向少数族裔经营的餐厅发放餐饮业复苏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在执行中途被法院叫停),例子比比皆是。
“少数族裔风味”货架存废之争说到底是民族风味产品的市场问题,但对于所谓少数族裔群体来说,是否承认这个标签大概也难免涉及利益的权衡吧,毕竟成为“主流”并不意味着平等就会自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