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对立陶宛祭出严重报复?背后关键是…(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中国周二(8月10日)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后,立陶宛驻华大使周三证实她被通知得尽快离开中国。专家分析,若中国对立陶宛施行严厉的惩罚,此举将影响到中欧投资协议获核准的机率。
立陶宛驻华大使米克维切涅(Diana Mickeviciene)11日向媒体表示,她已被要求离开中国。她说,自己刚回到北京,就被告知必须尽快返回立陶宛。她通过电邮告诉法新社:“我刚刚抵达北京......就被要求尽快离开。”
米克维切涅补充道,她必须接受为期21天的强制检疫,但一旦检疫结束,她就会离开,并且必须立即行动。同日,中国外交部重申,立陶宛允许台湾政府以“台湾”名义设“代表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有权也应当做出正当合理的反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再次敦促立方不要误判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切实履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0日,北京因不满立陶宛允许台湾以“台湾”的名义在其境内设立办事处,要求立陶宛召回其大使,而中国也将召回其驻立陶宛大使。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 )接受“波罗的海通讯社”(Baltic News Service) 访问时表示,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立陶宛可以自行决定与哪些国家发展关系,而缺乏相互尊重的国与国关系是无法被接受的。
他强调,立陶宛与中国建交后,一直实行“一中政策”至今,并说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否则若对话成为单方下最后通牒,这样的做法在国际关系中是不被接受的。
专家:中国能采取的实际行动有限
面对中国罕见以召回大使的方式向立陶宛施压,部分欧洲专家认为,中国试图阻止部分欧盟国家在以原则为基准的方式与中国交流时,也对台湾采取友好的立场。捷克智库“欧洲价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 的主任扬达 (Jakub Janda) 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立陶宛政府官员从捷克与台湾交流的经验中学到的是,当一个欧盟成员国试图与台湾建立友好关系时,他们往往会收到中国的威吓。
他说:“中国不喜欢台湾在国际上受到认可,所以对欧盟国家来说,虽然给予台湾更多国际承认是一个层次较小的步骤,但对中国来说,却是个重要的举动,这也是为何中国要召回驻立陶宛大使。”
在中国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后,中国官媒环球时报10日在一篇报导中引述中国学者的观点,表示如果立陶宛不纠正其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的话,中国不排除“断交”的可能性。
扬达分析,如果中国真的用非常强硬的惩罚立陶宛的话,此举将削弱中欧投资协议生效的机会。他说:“目前中欧投资协议在欧盟议会中被冻结,原因便出在中国的行为。中国需要欧盟作为一个主要的贸易市场,也需要欧盟在其与美国的对抗中,成为潜在的政治盟友。”
欧洲研究组织“中东欧中国观察者”(China Observer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的负责人卡拉斯科娃 (Ivana Karaskova) 却认为,在中国祭出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的举动后,欧盟国家对于如何发展与台湾的关系可能采取观望态度,因为他们希望评估立陶宛的举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她告诉德国之声:“有鉴于北京和维尔纽斯之间没有共同的议程,以及立陶宛和中国之间相对较低的经济合作水平,中国不太可能真正施行严重报复。”
欧洲价值安全政策中心的扬达指出,中国的作法等同于与部分欧盟国家做单边的脱钩,他们希望透过此举让这些欧盟国家知道,他们需要决定是想跟中国做生意,还是“要成为美国的魁儡”,发展与台湾的关系。
他说:“对中国政府来说,如果对在中国营运的欧洲公司进行严厉惩罚,他们将失去让中欧投资协议获得欧盟议会批准的机会,同时,中国将吓跑任何想在中国做生意的欧洲公司。 ”
卡拉斯科娃与扬达都认为,在欧盟与中国关系渐趋紧张的同时,台湾确实有更多空间在不同领域推进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卡拉斯科娃表示,确实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国感到厌倦,因为中国并未实现其做出的投资承诺,而对欧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也没有大幅增加。
她向德国之声表示:“上一次17+1峰会揭露了中国如何对待欧盟国家,这也让一些中欧和东欧的国家或多或少开始抵抗中国。这些因素会使台湾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