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郑州地铁站前的鲜花和挡板(组图)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郑州洪灾牵动着在美华人的心,除了血浓于水,大概也是因为那里发生的事让人感同身受。但习惯了在各种悲剧现场看到人们自由表达同情与哀悼,郑州地铁站门口那些遮住了鲜花的挡板看上去显得突兀、冰冷、匪夷所思。
郑州,暴雨过后,被洪水冲走的汽车堆积成山。Credit...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郑州洪水的消息传出后,我在微信上立刻就看到有身在美国的华人发朋友圈说:“郑州挺住!河南挺住!海外华人华侨牵挂着你们!”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每次祖国受灾,海外华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参与捐款救灾。
除了血浓于水的情感,这大概也是因为郑州发生的事让人感同身受。郑州遇灾之前,欧洲一些国家洪水肆虐,灾情最重的德国有百余人罹难,多人失踪;纽约地铁最近也经历了类似郑州的情况,在暴雨中淹水,虽无人伤亡但足以令人心有余悸。
郑州和中国一些城市面临的防洪难题,同样困扰着世界很多城市。2012年飓风“桑迪(Sandy)”过境造成重大损失之后,纽约市开始投资上千亿美元兴建防洪工程。郑州斥巨资兴建的“海绵城市”并没能挡住“千年一遇”的洪水,纽约的防洪闸是否能有效治水,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
气候变暖带来的天灾越来越频繁,让身处世界各地的人感觉越来越像坐在同一条船上。在面对大自然的挑战时,不同文化和政治体制下的决策者本应适时掌舵,但他们往往处事惊惶,表现失准程度难分伯仲。郑州洪水之后,关于为何在有暴雨红色预警的情况下没能事先叫停地铁、在地铁淹水后也未能及时施救的质疑不绝于耳。同样的质疑对生活在美国的人来说也不陌生,纽约冬天的风雪就是例子。
2010年12月,纽约下了一场该市历史上第六大的暴雪。时报报道称,当气象局发出暴风雪警告时,时任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正匆匆前往百慕大度假,他不在纽约的那两天里,市政部门在很多地区扫雪进度缓慢,一时间民怨沸腾,这也成为布隆伯格市长任期中让纽约人至今难以释怀的污点。2015年1月,大雪将至,纽约和邻近的新泽西州紧急叫停了地铁,导致很多依靠地铁通勤的人抓瞎,结果这场雪远小于预报的程度,又引发了一波对政府“反应过度”的批评。2018年11月,纽约市没有在暴雪到来前关闭学校,导致一些校车接孩子们放学途中在雪地里被困数小时,有的孩子甚至直到次日凌晨4点半才被送回家中,全程既无食物也没有厕所应急。2019年3月,市政府在大雪到来前夜宣布学校停课,结果第二天早上雪势甚微,又被指责“决定过早”。
但要论严重程度,这些事故都比不上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Katrina)”袭击新奥尔良的案例。关于这场造成1800多人死亡、上千亿美元经济损失的灾害,时报整理出的事件调查记录文件清楚地显示出,其中人祸因素比重不亚于天灾,从市、州到联邦政府都难辞其咎。
这些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美国人在灾难面前并不相信政府能救他们,要想活命唯有自救。一些人的应对方式是每有飓风或暴风雪预警便疯狂抢购厕纸和汽油,还有些人甚至因为担心公共秩序崩溃而大肆购买枪支弹药。正如去年西海岸山火中试图救出被困邻居的逃难者对时报记者所说的:“我们知道没人会来帮我们,我们必须试一下。”——结果确实没有人来帮他们,加州消防局的疏散令姗姗来迟,消防车也未能及时搜救出几名失踪的居民。
在美国住了二十多年后,我目睹也经历了许多灾难,如果说郑州这场水灾里还有什么让我觉得罕见的,那就是罹难者“头七”这天地铁站周围的黄色挡板。习惯了在各种悲剧现场看到人们自由表达同情与哀悼,比如为纪念警察暴力受害人摆上鲜花,或是为车祸身亡的自行车手和行人安放白色自行车之后,郑州那些遮住了鲜花的挡板看上去显得突兀、冰冷、匪夷所思。在最终被人推倒之前,它们不合时宜的样子已经在微信里刷了屏。
同时刷屏的还有一个男人披着雨衣坐在地铁站门前的照片,他身旁的一块纸牌上写着:“妞妞,爸爸还想接你回家。” 中国学者艾晓明为这张照片配的一首诗也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诗中写道:“你们用挡板遮住鲜花的景象/但怎么遮挡得了妞妞的爸爸呢/他坐在那里/哀伤如空气 连通生死”。
在猝不及防的灾难中失去亲人,这本是所有人一看就懂的痛,就算遮挡,恐怕也没什么意义吧?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