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疫苗寸步难行?中国多地强制疫苗接种引发舆论哗然(组图)
本文综编自河南商报、联合早报、界面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期,中国多地发出的紧急通告显示,未接种冠病疫苗的人员,出行将受影响。这种变相强制接种措施,引发民众反感,网友纷纷质疑:“谁给这些地方政府发布与国家防疫措施相悖政策的权利的?”
眼下在中国,一张冠病疫苗接种证明,俨然已成为参加很多重大活动必备的“通行证”。
有分析称,推进疫苗接种是对各地治理能力的一场考验,出发点都是防疫,简单粗暴的手段能全面达到目的;劝导与说服需要更长时间,也未必能如“一刀切”般全面达标,但与前者相比,后者才是现代社会的良治追求,更是“软力量”的对内使用和展示。
中国多地通知未接种冠病疫苗将影响出行
据《河南商报》报道,7月13日,广西玉林北流市融媒体中心“大美北流”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凡年满18周岁以上(户籍不限)且无疫苗禁忌症的人员均须接种新冠疫苗。
北流市还要求,8月1日起,原则上未接种人员(有禁忌症除外)不得参加市级组织的重大活动。原则上不允许未接种人员(有禁忌症除外)进入医疗机构住院部、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托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监所等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农贸市场、农村集市摊主(有禁忌症除外)未接种疫苗不允许出摊。
北流还提出,根据“应种尽种”原则,各个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户口本上家庭成员符合接种条件的在开学前就近完成接种。原则上未完成接种的,暂缓入学。
图片来源:微信公号“大美北流”
无独有偶,在河南省内乡县,官方7月13日发布消息,号召抓紧接种疫苗,否则影响学生入学。
另外在安徽和江西,部分地方通知新学期开学要查验新冠疫苗接种证明。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网报道, 日前江西崇仁县、江西定南县、江西安远县、浙江丽水、宁波宁海都发布了上述相关通知。
相关通知规定,从本月下旬开始,原则上不允许未接种冠病疫苗人员进入医疗机构住院部、养老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校外培训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监所等重点场所(有禁忌接种证明和18周岁以下人员除外)。
宁波宁海和浙江丽水市青田县还在通知中规定,入境人员居家健康观察和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均须接种疫苗,否则居家审核不予通过。农村集市摊主未接种疫苗不允许出摊。
强制疫苗接种引发质疑
地方上强势推进疫苗接种的做法,在中国社交媒体引发哗然。
有网友表示:“现在连户口都成了疫苗的筹码了,未接种的人员孩子不能上学!再说这疫苗也不是永久的。”
还有人质疑,“谁给这些地方政府发布与国家防疫措施相悖政策的权利的?”
有网民表示,“不应该一刀切的,那些疾病缠身不适合打疫苗的人群怎么办?”
也有人表示:“其实打疫苗不单是为了自己,也是有利于家人,何乐而不为呢?除特殊人群不能打之外,每个人都有打疫苗的义务。”
中国已接种疫苗13.9亿剂次
据悉,中国各地过去几个月加速推进疫苗接种,截至7月12日,全国已累计报告接种疫苗13.9亿剂次。不过,疫苗接种率在各地参差不齐。
作为疫苗接种“优等生”,北京截至本月11日,已有1740.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全市18岁及以上人群的全程接种率达到89.39%。截至上月29日,上海18岁及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也已达到77.6%。
相较而言,近期发布“不接种疫苗影响出行”通告的地区,在疫苗接种率上拖了后腿。以江西省为例,截至上月26日,当地的接种率仅为35%。
中国媒体《财经》引述国家卫健委人士称,到今年10月,中国的目标是完成75%至80%的接种率。
不过,由于疫情有效控制,加上对疫苗副作用的担忧,还是有一些中国民众对接种疫苗的紧迫感不强,动力也不高。
一名在浙江的朋友私下透露,她身边的朋友、同事中,仍有近一半尚未接种疫苗。虽然社区也曾上门动员,但她以“备孕”为由,告知社区工作人员暂时不打算接种。
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不可取
据《联合早报》报道,3月下旬,中国全国上下曾掀起一场运动式的疫苗接种推广活动。政治任务加身的各地基层,为了鼓励民众接种疫苗各出奇招,送鸡蛋、送面粉、发放消费券。
花式鼓励民众打疫苗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过政策“一刀切”苗头。例如,有学校把疫苗接种与学生升学毕业、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个别地方政府也威胁,不接种疫苗“出行交通没车坐”,“子女上学、工作、参军、住房报建等都会受影响”。
这些现象一度引发官方关注。为此,国家卫健委发言人4月在一场发布会上特别强调,针对个别地方接种工作中出现的简单化、甚至“一刀切”的情况,强制要求全员接种,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如今,一些地方为了赶接种进度,虽然没有强制全员接种,但对未接种疫苗者设立种种生活障碍、剥夺日常通行自由,无异于变相强制接种疫苗。
各地希望尽快推进疫苗接种的初衷并没有错。不过,地方官员把推进疫苗接种当成政治任务,以“一刀切”的方式强推接种,反而会引起民意反弹。一方面,官员懒政的作风会让人产生反感,另一方面,在“鼓励打疫苗”与“惩罚不打疫苗”之间选择后者,背后折射出了中国官场长期存在的用权力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劝说解决问题的惯性;平常日子已经习惯用权力解决问题,遇到紧急情况则祭出高压手段,更让人们心存厌恶。
推进疫苗接种是对各地治理能力的一场考验,出发点都是防疫,简单粗暴的手段能全面达到目的;劝导与说服需要更长时间,也未必能如“一刀切”般全面达标,但与前者相比,后者才是现代社会的良治追求,更是“软力量”的对内使用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