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7日 27.4°C-30.8°C
澳元 : 人民币=4.5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公知”参与日本外宣中国舆论哗然,学者:与两国关系紧张有关(图)

2021-06-09 来源: 联合早报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日本外交部旗下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一份成果评价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间有144名中国知识分子、意见领袖和团体成员受邀参加赴日参观考察项目。中国网民将这份报告视为日本“收买”中国公知的证据。

中国刚释放出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的信号,国内舆论却因公共知识分子和意见领袖受邀赴日交流、参与日本“外宣”而哗然。

受访学者认为,中日间的正常交流项目引发民间反弹,与近年来两国关系紧张有关,也折射出近期外交事件导致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公知”参与日本外宣中国舆论哗然,学者:与两国关系紧张有关(图) - 1
受访学者认为,行之有年的中日交流项目现在才引发中国舆论关注,与美国新总统拜登上台后美日关系拉近、中日关系紧张有关。(互联网)

日本外交部旗下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一份成果评价报告,本周在中国互联网流传,显示2008年至2016年间有144名中国知识分子、意见领袖和团体成员受邀参加赴日参观考察项目。其中,2014年受邀的青年作家熊培云回国后出版《西风东土》,2015年参加项目的蒋方舟则出版《东京一年》。

这份报告在社交平台微博上被热转后,有网民顺藤摸瓜整理出2008年至2018年间受邀赴日考察的“公知”和“大V”,并找出他们回国后撰写的文章,如学者何兵的《日本法官为什么从不腐败》、媒体人段宏庆的《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以及熊培云的《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等,指其中充斥对日本的赞美之词。

中国网民将这份报告视为日本“收买”中国公知的证据,并指责参与项目的“大V”是为日本“拿钱办事”做文宣。在微博上较为活跃的蒋方舟,因此招致网民留言讽刺:“日元好赚吗?”“来参观从日本外务省(外交部)拿工资的中国作家”。

蒋方舟前天回应称这项活动是“公开正常的文化交流”,但网民并未善罢甘休。她昨天又发文解释,自己是在2015年受邀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学者访日项目,邀请方按国际交流惯例支付在日期间的生活成本以及研究费,每月约2万元人民币(约4100新元),此外没有任何额外费用。

蒋方舟:访日文化交流绝非“拿外务省的钱”

蒋方舟说,期间她与日本文艺界人士进行文化交流,同期进行交流的还有进行适老环境改造和乡村教育有关的中国学者,旨在增进了解,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回国后出版的书籍也与基金会无关。

旅日中国学者、日本法政大学教授赵宏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这类中日民间交流项目早已有之,只是近年来将邀请范围从学者扩大到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邀请方固然希望受邀者为促进中日关系发挥作用,但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为日本说好话。“但的确有些人把日本吹捧过头,引发中国民众反感。”

赵宏伟认为,行之有年的中日交流项目现在才引发中国舆论关注,与美国新总统拜登上台后美日关系拉近、中日关系紧张有关。今年4月日本和美国发表联合声明,提及台湾、新疆和香港等涉及中国内政的内容,引发中国官方抗议和民间怒火,“现在什么课题都容易拿来与政治挂钩”。

网民“宣泄民族主义情绪”

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林大伟认为,中国官方在美日联合声明发表后没有高调批评日本,日本至今也没响应美国号召抵制北京冬奥会,表明中日两国关系并未严重恶化。

林大伟认为,比起大V赴日交流,前几天美国参议员坐军机访台的事件更挑动民间情绪。中国官方对此的克制回应令不少网民不满,因而在偶然曝出的“公知亲日”事件上宣泄民族主义情绪,“不一定代表官方态度”。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前天评论这起事件时认为,不能因为中国人参加了某些西方国家出资的交流活动,就对他们加以指责或定性;但网民随即炮轰他“为公知洗地”。

胡锡进昨天再度发文强调,理解批评他“假爱国”的群体,但这种观念令“爱国”的概念和阵营狭隘化,“他们需要在定义谁爱国谁不爱国时保持克制”。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wencherofur妈
wencherofur妈 2021-06-09 回复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teal
teal 2021-06-09 回复
新文革开始了
Tinyyyx1n
Tinyyyx1n 2021-06-09 回复
两面人不好混
Angela_Sssss
Angela_Sssss 2021-06-09 回复
公众人物必须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涉及到政治层面的,不要太自以为是了。
晓晓在澳洲
晓晓在澳洲 2021-06-09 回复
这点小事没必要上纲上线,不然显得太小器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