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纪念袁隆平 难以忘却的中国饥饿之困(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早年间,中国民间曾流传过这样的说法,“中国人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代表政策),二是袁隆平(代表技术)。尽管后者谢绝这样的说法,但深植于民族记忆里的对粮食短缺的恐惧造就了人们对袁隆平的膜拜。
袁隆平在中国备受推崇,这种超越身份的群体认同除了其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还有他对于中国历史上饥饿时代的省思与对粮食安全的愿望。(微博@-过敏王)
2021年5月22日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突然辞世的消息传出,中国社会上下陷入悲痛,在其居住地湖南长沙,街道上民众自发鸣笛,民众冒雨 “十里长街”相送,前去吊唁者排满数公里的长队,一时长沙菊花售尽。 “国士无双”“袁老千古”的缅怀之音荡彻中国舆论场,从官方媒体到数以万计的网民,人们不吝溢美之词,不掩悲痛之情,呼吁降半旗为袁隆平致哀。甚至在其遗体送别仪式上,有声音认为官方祭奠袁隆平规格不高而表示遗憾。
一位科学家的逝世所调动的社会情绪与如此范围的自发哀悼是非常罕见的,当大家震惊于民众会如此推崇袁隆平时,更该追问的是,当舆论在缅怀袁隆平时,缅怀的是什么?
事实上,可能在缅怀袁隆平的相当部分人里,关于袁本人对中国粮食增产乃至细化到水稻领域所作出的贡献,是没有具体认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真情流露。“杂交水稻之父”“喂饱了x亿中国人”这样的头衔已经成为几代人的共识并广为流传。正如希望“一切从简”的袁隆平不会在乎身后事“规制”的高低一样,中国民众对业界所谓的贡献比较一样不感冒。
与其说,民众需要的是代表着中国粮食技术标准的科学家,不如说是更需要一个可以被符号化的,可以承载中国民众对粮食愿望的人。因此,大众对袁隆平的赞誉与共情,是超越了他科学家身份所带来的实际效应,延伸到情感投射层面。
当然,这种情感很复杂,延伸到,中国是水稻的故乡,水稻凝聚了中国在农业技术上的骄傲;再具体的,袁隆平在公众面前兼具朴实的农民、严谨的科学家、浪漫的文艺爱好者的形象。当然最重要的,是其满足了人们对饱腹的朴素愿望。
此次公众缅怀袁隆平流传最广的一段文字是:袁隆平有两个梦,一个禾下乘凉,一个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尽管这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不少层面的现实问题,但其所寓意与“民以食为天”的本性追求直接联通。而事实上,中国人对粮食缺乏的记忆并不遥远。2006年中国才废除农业税,在此之前,这项税收已实行2,000多年。由于中国小农作业,及至农业税免除前后,相当部分农村地区仍处于相对闭塞的自给自足状态,每年除了上交给国家农业税折合的粮食实物后,所剩余粮难以支撑全家每年所食的也大有所在。不过这尚不至于到饥馑层面。
刻在中国百姓骨子里对饥饿的恐惧是历史上数千次的大饥荒。据统计,从中国西汉时期至近代20世纪之初,历史上至少发生1,828次饥荒,这相当于几乎每年至少在一省发生一次。其可能是全国范围内造成上千万人死亡,或者是区域性数万人受灾。及至中共建政后,1959年至1961年的全国性饥荒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以及对中国百姓的心理阴影至今仍挥之不去。袁隆平在一次受访中提到这段经历,“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吃不饱饭”,对于当政者来说,意味着政权的颠覆甚至亡国灭种的危险,对于百姓来说,“吃不饱饭”可能会发生比死亡更残酷的事情。
2012年中国上映一部电影《1942》,讲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河南饿殍遍地,当地百姓逃荒的灾难记忆。电影里,为政者忙于政治博弈、仕途算计,百姓在战争与灾害叠加的饥荒中,想尽办法活命。偷抢粮食、卖儿鬻女,人吃驴,狗吃人……电影里的是演绎,真实可能更不忍提。大饥荒带来的恐惧、耻感、悲情,是刻骨铭心的,其已经化为了一种文化,以至于饥荒多发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民众,互相之间打招呼都是问“吃了吗”。
“粮食是庄稼人的命根子”,这是电影《袁隆平》里的一句台词,也是刻在中国民众脑子里的警句。当一个以“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科学家袁隆平出现,民意对他的加持是其本人都无能谢绝的,如果理解了中国人对粮食的渴望,就知道袁隆平为何备受推崇,甚至被认为“神化”。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