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校学者:中国人提起印度 要么不喜欢要么看不起(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印度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失控为全球关注,又因其和中国近年的边境冲突被中国国内舆论“仇视”,为什么说中国对印度政策需要战略前瞻性?美国波士顿大学帕蒂全球研究院国际关系副教授叶敏提出了中国对印度政策的几点建议。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失控,引发世界关注。(AP)
中国人提起印度,要么不喜欢,要么看不起。但是,在接下来的30年,印度的发展将会相当惊人。印度的人口结构、企业和技术阶层、以及外部环境都很有优势。
中国要摒弃个人喜好进行系统思考:“就在你的南大门,就要有一个高速发展的巨人,它跟你有领土冲突,民族情绪相对激烈,你要跟它全面对抗还是争取相对稳定和彼此互利的相处?”
中印矛盾和竞争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战略性的对待印度决定了中国能否有一个相对友善的亚洲大陆。基于这种考虑,作者认为,对印度的思考不应局限于几个突发事件或一时之间的较量,而是认真解读印度的政治生态从而制定相对应的策略。
印度,与中国一样有三类精英团体,他们对于中国、美国、和外交的看法取向是不同的。第一类,可以说是全球主义者(Globalists),主要是从事与关注印度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在国际组织、国际发展和治理,以及跨国企业的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
这批人关注发展问题、世界性问题,与中国在国际领域有很多一致的诉求。同时,他们也清楚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这批人,中国要积极争取与合作。在国际范围内的地区和双边合作中,推广和加深制度性的运作。
第二类是务实的经济利益关注者 (Pragmatists),包括地方政府、当地企业与民众。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受媒体影响较大,疑虑较多,但他们的立场会因为经济利益而改变。基于印度与中国经济的互补性,中国需要大力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投资和经贸努力,建立中印稳定关系的基石。
第三,印度的军方和外交决策者(Military strategists)是一个特殊的精英团体。他们传统的使命就是在地区防务和军事争霸。现在,他们跟美国、澳大利亚及日本在军事战略上有很多共性,因而在四国团体会较积极,但走多远,如何抗华,都有分歧。也基于中国的军事外交调整。
基于这种战略分析,中国要积极推动印度参与区域经贸谈判(RCEP和印欧谈判),也积极推动印度在国际经贸组织、气候、公共卫生、药品、防疫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话语权。
只有印度全球主义的声音突出,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才有更好的合作空间,也可以更好抵制西方以价值为取向的制度规则。
对于印度的国内发展,中国要淡看它时不时冒出的困难,也淡看它高层政策的摇摆不定,而是积极的关注和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和贸易。中国企业、社团、和个人要加强对印社会经贸的往来。
这种投资在10年至20年之内会有很高的回报,同时也是稳定双边战略对冲的危险。中国人曾经很会搞人际关系,把关系提升到外交的重要地位。现在,在对印政策上,这个传统和优势怎么会丢掉呢?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