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中欧投资协定遇冷 默克尔能否力挽狂澜(组图)
“考虑到当下中欧关系的基本面,有关中欧投资协定的审批工作只能暂时延期了”——近日,欧委会副主席、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首席代表东布罗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在接受法新社专访时如是说道。
无独有偶,欧委会也在期间发表了类似的官方声明,称“鉴于中方对部分欧洲议会成员的,不可接受的制裁举措,眼下不是探讨中欧投资协定审批事宜的合适时机”。
虽然此前欧美舆论场也有不少中欧协定可能胎死腹中的论调,但首次由欧盟官方出面认证上述可能性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味。
不过,在中欧投资协定看似陷入四面楚歌之际,作为该协定首要推动者的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仍然表现出了足够的政治定力。
于这位即将卸任的强人政治家而言,放任这份对德国乃至整个欧盟的未来都至关重要的地缘战略协议无疾而终显然非其本意。因此,离任之际的默克尔正在抓紧布局,以最大限度地支撑协议过关。只是受制于当下微妙的舆论环境,上述布局的推进显得颇为低调。
自4月上旬习默通话以来,默克尔的相关布局就在有条不紊地铺开。首先是全力稳住中德关系的基本盘,并以此为基础筑牢中欧关系的大盘。
这一点在上月的习默通话、中德外长通话以及第六轮中德政府间磋商中得到了充分映证,在上述三次会议中,柏林方面都以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提及了中欧投资协定一事,默克尔本人更是相当急切地表达了愿与中方一道推动投资协定最终落地的殷切期望。
同时,默克尔还“恰逢其时”地抢在离任前“闪电般”地任命自己的外交政策首席顾问(默克尔的心腹之一)黑格尔(Jan Hecker)接任驻华大使一职,其欲在离任后继续保持中德官方层面良性沟通的意愿一目了然。
其次是尽一切可能维系欧美关系的平衡,尤其是在对外战略上保持与华府的适当距离。作为对中欧投资协定影响程度最深的外部变数,如何处理与美国在相关事宜上的分歧也是欧盟当下面临的棘手问题。
这一点在3月下旬召开的,有华府参与的欧盟峰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彼时,面对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发出的共筑对抗中国崛起之统一战线号召,默克尔毫不犹豫地予以回绝,并重申了欧盟在对华问题上维持战略自主原则的决心。尽管如此,华府仍然得以通过诸如绿党及新老欧洲分野这样的“内部抓手”持续影响欧盟的对华政策走向。
再者是尽力维系内部政局稳定,为中欧投资协定的顺利通过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条件,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基民盟必须在9月的联邦大选中继续保持第一大党地位。
为此,在默克尔授意下,基民盟集体推举新任党魁拉舍特(Amin Laschet)为总理候选人,同时给予民调数据喜人,却出于基民盟党内团结考虑而落选的基社盟主席索德尔(Markus Soder)以未来内阁枢机职位。
显然,默克尔意在以上述竞选人事安排全力阻击绿党的异军突起之势,从而防止因后者在新一届内阁中话语权过重给德国乃至欧盟的对华战略带来不可控的消极影响。
不难看出,默克尔为了中欧投资协定的最终落地可谓煞费苦心,上述布局也无一不体现出一位成熟政治家应有的精巧与机智。因此,中欧投资协定的未来仍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