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挣了41元”!中共官员体验送外卖累瘫街头,感慨太委屈:这钱太不好挣(视频/组图)
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不同于传统行业,这些没有固定劳动场所和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新问题。
4月27日晚,北京卫视系列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播出。在这期节目中,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拜师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送外卖的感觉。
接单后去商铺窗口取餐,取餐后在过道里快跑,送餐电动车被夹在机动车之间难以前行。离送餐时间还有14分钟,导航显示还有24分钟才能到,已经迟到20分钟。视频中,外卖小哥对王林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快点老王”。12小时里,王林完成5单送餐,获得快递费41元。其中一单跑了近一个小时只挣了6块6,“送晚了要扣60%。”
一天下来,累瘫的王林坐在马路牙子边,感叹:“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觉得很委屈。我今天跑了那么长时间,就挣这么点钱,离我的100块钱的目标差那么多。这个钱太不好挣了,真的太不好挣了。”之前他疑惑:“为什么平台给小哥派那么多单?”现在他明白了:“我们小哥要有收益的话,必须要抢那么多单。”比如他的师父,能同时送15单。所以这可能有博弈。
王林对外卖小哥感叹说,也不好说这事怪谁。现在的困惑,小哥想多挣钱,商家和顾客想要小哥快点,怎么才能将这些中和起来。
央视评副处长体验送外卖累瘫街头:察实情才能说实话办实事
北京人社局副处长体验送外卖,12小时送单累瘫街头却只赚41块。“晚了20分钟”“已经凉了”“太委屈,这个钱太不好挣了”……
切身体会外卖员遭遇的种种问题,必将给他的工作带来更多思考与推动。管理决策部门一定要带着问题导向,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这次的真实体验,不能也绝不应是个真人“秀”,体验后将推出什么具体的、创新的措施,这是公众最关心的,也是副处长的职责所在。
希望领导干部们这样的行动更多一些,少说套话、空话,多到一线出出汗、到艰苦的行业去壮筋骨。
北京“送外卖”副处长转战网约车,司机一番话让他大吃一惊
在北京卫视播出的系列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中人社局副处长王林化身乘客调研网约车司机社保现状开网约车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在调研中面对王林的提问司机们表示:“每个月到手8000多元。”
“早上(开)四五个小时,晚上(开)三四个小时,一天挣400元左右。”
“想多挣几个钱,最起码一天得十三、四个小时,不跑这么长时间挣不着钱。”
在调研过程中
王林认识了司机小杨
他开网约车三年了
小杨有一个梦想
为了梦想
他更愿意把钱攒在手里
为了梦想
他甚至不愿意休息
小杨的一些真心话
让这位副处长很吃惊
随即陷入了沉思
小杨说
自己以前干过
服务员、保安、修空调
之所以选择开网约车
因为这比别的工作挣得多
“你要挣到钱的话,
就要开12小时以上。”
小杨说
一天对他而言最重要的
是早高峰和晚高峰
因为价格相对来说会高一点
当王林问
多长时间会休息一下?
小杨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不会休息。”
理由是
“休一天就少好几百元,
后面一个月都跑不回来。”
当王林疑惑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小杨是怎么坚持的?
他这样回答:
“你就必须要坚持,
一天坚持不了,两天坚持不了,
这个你就没法干了。”
不过
为了减轻司机工作强度
网约车平台有规定
计费时长满4小时
强制休息20分钟
这也为了防止疲劳驾驶
但这种保障
在小杨看来,却是一种束缚:
“时间就是金钱,
车停着挣不了钱。”
“不想休息,只想挣钱,
开10个小时我都不累,
连续开我也不累的。”
直到晚上10点
辛苦了一天的小杨
才收车回家
他仔细地擦拭着
自己赖以为生的车子
为了节省成本
他使用的电动车而不是燃油车
“电动车充电一个月
能省一两千块钱。”
精打细算的小杨
却没有上医保或者社保
“保什么咱不懂,
该交多少钱咱也不懂,
去哪上也不知道。”
小杨给出了一些现实理由
但当王林追问
如果提供一个顺畅的社保
缴纳渠道,他会不会上?
小杨的回答让王林吃了一惊
“我不会去上,
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小杨坦言,自己觉得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
“挣钱、存钱”
因为他有一个梦想
挣钱回老家开个理发店
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存5万元
“我觉得今年就可以实现。”
他笑着说
这些真心话
让人社局副处长王林
陷入了沉思
他有了新的认识:
“年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
还是更愿意
把钱实实在在地握在手里,
对他们来说社保还是有些遥远。
但一些基础保险,
比如职业伤害险,
面对突发意外情况,
还是会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对于行驶在路上的他们来说,
是很有必要的。”
回到本职工作后
王林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着力推动支持与规范
“新业态”方案落地
推动平台企业完善
对网约车司机的关怀和保障
网友评论
你怎么看?
延伸阅读: 副处长“送外卖”,更利于解决民生痛点
4月27日,北京卫视《我为群众办实事》播出一期“副处长送外卖”的节目,节目中,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拜师“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送外卖的生活。忙完一天,王林感慨:“太委屈,这个钱太不好挣了。”
这个钱确实不好挣。节目中,王林副处长匆匆忙忙接单,骑着电动车还被汽车夹在道路中间,当他一屁股坐到马路牙子上感慨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一种“终于结束了”的幸福。
王林一天的经历,是每一个外卖小哥的日常,他们的汗水在衣服上凝结成碱,他们一直在不停奔跑,为的是能够按时送达并多送几单……一天的基层体验,让这位副处长触摸到外卖行业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
这样让人“流淌汗水”的经历,无疑弥足珍贵。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制度法规的落实,都需要这样在地的体验。这也提醒有关各方,各级领导干部需主动作为,到生动的现实中去,到真实的一线中去。只有深入基层,与民众同甘共苦,才能更及时地发现社会痛点,进而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时,更有针对性,切实解决外卖骑手群体的难处。
这些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卖、快递等行业日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外卖骑手、快递员这种“灵活就业人员”,也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群体。如何针对此类新就业形态特点,制定能够切实保障劳动力权益的社保政策,一直是治理者关注的问题。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关爱外卖骑手已成社会共识。此前,最高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曾联合发布意见,称要加强对网约工、快递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的司法保障。而自去年始,外卖小哥也以“网约配送员”的名义成为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的新职业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亦明确指出:“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
政策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不过具体到各地的实施层面,仍有必要多一些体察和了解。可以说,身为北京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的王林,此番亲身体验,也将使其在以后参与外卖行业政策制定时,更能“对症下药”。
事实上,北京也一直在致力于改善外卖等相关从业人员就业环境。北京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北京正在研究一些政策措施,解决快递员、外卖小哥等人员社会保障不够完善、合法权益保障难等问题。
相信,随着外卖骑手权益被越来越多地关照,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更多切实有温度的创新治理措施也将会逐渐出台。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王林副处长的基层调查研究,引发了舆论的关注,这也是一种启示:相关政策制定、执行部门多一些“眼光向下”,多一些实际体验,如此,方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每一个职位都不简单。外卖小哥是这样,体验“送外卖”的副处长也是这样。惟愿通过这样的“送外卖”等等体验,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更切实的措施,为从业者办更多实事,让更多人感受到政策的温度。